浙江在线12月13日讯 辽阔草原,美丽山岗,成群的牛和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烂,挂在蓝天上……一首曾经脍炙人口的《草原牧歌》,描绘的是一幅草原图景。
这幅草原图景,对于宁波市民来说,极具想象力,熟悉而遥远,而倘若同样是一个牧场,只不过,把蓝天换成碧海,把牛羊换成鱼、虾、贝类和藻类,许多市民应该不陌生。
事实上,在那一片片蔚蓝色的海域中,宁波正在筹建一个个海洋牧场——记者昨天从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宁波市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
按照规划,从明年开始,宁波将通过十年的努力,投资15亿元,在沿海建设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渔山列岛海洋牧场综合示范区、韭山列岛牧场化资源保护区等六个各具特色的海洋牧场区,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辐射整个宁波近岸主要海域。
住在海边也吃不到海鲜,这不是杞人忧天的事
浙象渔27042号船老大王华兴有20多年的捕鱼经历,对他来说,海鲜价格是一年比一年卖得高,但是捕回鱼的数量却越来越少,并且,个头也越来越小,赚钱也越来越难了。
这不仅仅是王华兴一个人的感觉,几乎所有象山渔民对此都有切肤之痛——以前,一个渔场往往能捕两三天,如今还不够一网,不少捕上来的带鱼只有筷子般粗,而且一网中,青-鱼、黄-鱼等低值鱼类占了大头。
渔业资源的衰退严重得让人吃惊——近岸7大渔场中,灰鳖洋、峙头洋等渔场已基本不成渔汛,11种主要捕捞品种只有带鱼、鲳鱼、梭子蟹、鲐鲹等尚能成汛,大小黄鱼、乌贼、鳓鱼、海蜇等均已不能成汛。
而由于滩涂围垦、沿岸开发等原因,宁波海水养殖面积逐年减少——据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的统计,2004年至2009年,宁波海水养殖面积减少了13万亩,约占全市养殖面积的20%。
宁波的海洋牧场底子咋样
让人感到庆幸的是,除近岸及航道外,我市至少有一半即4000多平方公里海域没有利用——这些海域,都是建设海洋牧场的上佳选择。
让我们瞧瞧宁波的海洋牧场有着怎样的底子?
宁波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加之近海海域水深适中,底质平缓多泥沙,这为海洋生物营造了良好的营养条件和繁衍环境。
更值得一提的是,宁波海域还产有著名的大黄鱼、带鱼、鲳鱼、乌贼,这些可都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不少还适宜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宁波已累计在象山港、韭山列岛、渔山列岛等海域放流中国对虾1.3亿尾,大黄鱼、黑鲷、梭鱼等鱼苗2000多万尾,乌贼、梭子蟹等300多万只。2009年,宁波又在渔山海域先后放养了鲍鱼、海参等珍贵鱼类苗种1.6万多头。
目前,宁波的育苗种类包括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大黄鱼、黑鲷、梭鱼、海带、紫菜等30余种,虾苗年生产能力为8亿尾至10亿尾,泥蚶等各类贝苗5亿—6亿只,可以保障增殖放流和海底移植苗种的需求。
从2004年开始,宁波还先后在渔山列岛东北侧海域、象山港白石山附近海域投放了7000多立方米的人工鱼礁——把通过清洗改造的报废渔船和水泥框架式单体等堆放在海底,微小的海洋生物和海藻就会附在上面,从而能给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
宁波六大海洋牧场,象山港率先起步
按照规划,这六大海洋牧场区分别是:杭州湾海洋牧场区、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象山东部近岸渔场资源恢复区、韭山列岛牧场化资源保护区、三门湾牧场化贝藻增养殖区、渔山列岛海洋牧场综合示范区。
6大海洋牧场的建设将以象山港作为试验区先行启动,而后带动其他5个海洋牧场的建设。
“将象山港作为实验区,主要是因为这个区域的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都不错。”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象山港水域渔业资源品种多、蕴藏量丰富、渔期长,主要经济鱼类有大小黄鱼、带鱼、鲳鱼、鳓鱼、马鲛鱼、鳗鱼等;港内生态类型繁多,既有典型的海洋鱼类,又有定居性鱼类。游泳生物210余种,其中鱼类约124种、虾类30种、蟹类49种、潮间带生物190余种……
强蛟群岛海域,宁波海洋牧场最早试点的地方
据记者了解,象山港海洋牧场试验区规划选址象山港中底部的强蛟群岛海域。
根据计划,到2015年建成3个人工鱼礁群,总建礁规模7.4万空立方,分别设置水泥砼礁、贝藻礁等礁体;移植大型海藻60公顷,建设海草场;底播贝类苗种1500万至2000万颗;年放流各类鱼苗150万尾至200万尾;进行鲍鱼、海参等海珍品农牧化养殖试验。
此外,这里还将建设3000平方米的海上资源增殖保护研究和展示平台。
海洋牧场内海鲜又好又多
“就像赶着成群牛羊到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把海洋中的各类鱼聚集在这些海域,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让鱼儿在海洋牧场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繁殖。”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陈员祥给晚报记者描绘了未来海洋牧场这样一幕幕场景。
而让陈员祥对海洋牧场情有独钟的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1立方米海洋牧场区比一般海区平均每年多增加10公斤资源量。另外,由于海洋牧场是一种纯自然的养殖方式,可以保证品质。
按照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的设想,一旦海洋牧场顺利建成,宁波生态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比重将由现在的10%提高到40%,主要经济品种的资源量逐步恢复,增殖资源的回捕量将由现在的每年约3000吨提高到3万吨。
而建好海洋牧场后,沿岸的养殖网箱从现有的7万多只下降到4万只,同时,渔民可以进行生态养殖、海洋休闲游钓服务。据测算,如此能实现2000-3000名渔民转产转业。
新闻备忘
海洋牧场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海域里,为了有计划地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设置的人工渔场,首先营造一个适合海洋生物生长与繁殖的栖息场所,并通过水生生物放流或移植的方法,将生物种苗经驯化后放流入海,再由所吸引来的生物与人工放养的生物一起形成人工渔场,依靠一整套渔业设施,将各种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如赶着成群的牛羊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