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午后暖阳下,65岁的拾荒老人冯先胜坐在屋前一张小凳上,喝着小酒,悠然自得。
“你们是来参观新房子的吧?”看到记者走过来,老冯乐呵呵地打招呼,“我们今年1月28日入住后,经常有人来参观,几乎个个都不敢相信,我们这些捡破烂的竟然有这么干净的家……”
老冯是江苏人,一家人到奉化捡破烂已有20多年,以前一直居无定所。奉化市锦屏街道建起全省首个实行社区化管理的拾荒者公寓后,他与其他140户拾荒家庭报名入住,由“破烂王”摇身变为有房住的新居民。
记者看到,拾荒者社区由21幢平房组成,有物业公司、门卫、超市、管理用房等,与一般的社区没有什么区别。每个房间的面积为30平方米,水、电、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门前屋后都是水泥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老冯说:“这里离市区不到10分钟路程,一年租金1500元,平均每月才120多元,很值。”拾荒者社区还规范服务管理、卫生健康、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日常工作,并对拾荒者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着装,统一运输标志,统一持证上岗。
“现在觉得自己是新奉化人了。”36岁的拾荒者熊庆海接过话茬。他和妻子2001年从安徽来到奉化后,花几百元钱在郊区田间租了块空地,用毛竹、废木头、毛毡搭了个棚子安家,“雨下得稍微大些,棚屋内外就成了烂泥地。”
从筹建公寓,到社区化管理,锦屏街道创卫办主任昊尔盛全程参与。她介绍说,以前乱搭乱建的棚屋,不仅又脏又乱,还有火灾、用电安全等隐患。有关部门每年几次强制拆除棚屋,但用不了多久,棚屋又连成片。
“与其放任自流或强行驱离,不如为拾荒者设身处地办些实事,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奉化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证明,建拾荒者公寓,实行社区化管理,是加强城市管理与满足拾荒群体现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