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6日讯
宁波向海而生,倚港而兴,流淌着蓝色的血液。
7000年前,宁波先民创造了中国最早的海洋文化——河姆渡文化。
在漫长的农耕社会,宁波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埠之一,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上世纪70年代,党中央决定开发建设宁波港,宁波乘风破浪,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揭开了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可以说,宁波的每一次重大跨越,都与大海紧密相连。
如今,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又被推到了时代的最前沿。
身处浙江海洋经济核心区,宁波将借助海洋经济的新引擎,开启一个全新的蓝色新纪元。
“海上浙江”的支点
发展海洋经济,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谁抢占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先机,谁就获得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近年来,国家先后作出了天津滨海、上海“两中心”建设、海峡西岸开发等区域发展战略决策,拉开了全国新一轮沿海大开发格局。
今年初,《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批,浙江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一核两翼三圈”的规划布局中,宁波处于核心位置。
历史再次选择了宁波。
从区位条件看,宁波正处于中国长江发展轴和沿海发展轴的“T”形交会处,位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紧邻亚太国际主航道,是长三角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联结纽带、东北亚的重要国际门户。
随着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以及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甬台温铁路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宁波由交通末端变身枢纽,为建设“海上浙江”提供了强劲支撑。
港口是通向海洋经济的门户。2010年,宁波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12亿吨,居大陆第2位、全球第4位;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0万标箱,居大陆第3位、全球第6位。
港口,不但是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龙头性资源,也成为“海上浙江”最为独特的优势和载体。
从大港走向大海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宁波建成了世界级的大港,并在港口后方培育出一条20多公里的临港工业带,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但是,这是否是海洋经济的全部?
事实上,海洋经济已经被赋予更博大的内涵,除了得天独厚的岸线和通达四海的港口,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近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
宁波是经济大市、资源小市。近年来,宁波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要素和发展空间制约越来越突出。
而这片面积相当于宁波陆域的蓝色国土,不但是一个资源丰富的聚宝盆,更蕴藏着破解转型发展瓶颈的金钥匙。
这里拥有“岛、涂、渔、景、油”等各种海洋资源的组合优势:
1562公里岸线,占全省三分之一;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16个,占全省五分之一;可围涂资源140万亩,占全省三分之一……
2010年,宁波海洋经济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为主导,滨海旅游、海洋化工等海洋高技术产业为引领,海洋捕捞、近海养殖为基础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广阔的海洋还培育了宁波无与伦比的开放型经济优势。从开发区到保税区、从出口加工区到保税港区,宁波拥有10个国家级开发区域,2010年外贸总额位居全国第9位。
换个视角看大海,走向这碧波万顷的大海,宁波才能突破要素制约,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才能孕育新的增长极,抢占区域竞争的制高点。
吹响蓝色号角
从海洋经济大市迈向海洋经济强市,宁波海洋经济发展风起云涌。
深水良港是宁波海洋经济的龙头,为了避免“酒肉穿肠过”,宁波将建设国际强港作为“六个加快”战略的第一位,加快从“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转型。
镇海区努力延伸港口产业链,提升港口价值链,各类依托港口的大宗物资交易市场风生水起,去年液体化工等6大生产资料交易额达450亿元,“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初现。
高端化、生态化的临港工业是海洋经济的重中之重。
北仑区按照“集群化、循环化、高端化”方向,通过补链、整合、提升等措施,打造临港产业的共生体系,舞动临港工业绿色产业链;刚刚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宁波化工区,已经初步打造成循环经济园区。
地处海洋经济前沿的宁海、象山、奉化,更是积极行动抢抓发展新机遇。象山县启动了省海洋经济综合开发试验区的创建工作,明确了“一核两港三区四城多岛”的空间布局。
而海洋新兴产业,吸引了一大嗅觉敏锐的民营企业捷足先登。
最近,浙江造船有限公司又有两条高科技海洋工程船下水,这种海工船配备了深海机器人,最深可在海底4000米处作业。
以近海风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为主的海洋能源产业,以宁波海洋生物工程院、海洋生物科技园等为主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岛资源的分类保护和开发……
宁波进军海洋时代的蓝色号角已经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