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陈振新向记者讲述父亲的故事
“引路人”的精神值得代代延续
清晨,73岁的陈振新戴着眼镜坐在电脑前,跟往常一样开始工作。他是陈望道研究会的成员,正在整理父亲生前的资料。
“父亲不喜欢张扬,凡事都低调处理。关于早期参加建党的事,父亲生前从不提起。”陈振新说,父亲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但父亲曾经说过:“个人不想在历史上留下什么位置。”
在陈振新的心目中,父亲一生追求真理,对党的信仰始终不渝。陈振新摘下眼镜,喝了口茶,随着他的讲述,记者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
1923年,陈望道不满陈独秀一贯的“家长”作风怒而退党,但是陈望道说,“我信仰共产主义终身不变,在党外为党效劳,也许比党内更方便。”
之后,陈望道曾到地下党创办的上海大学担任文学系主任,1925年后为代理校务主任,为党培养了如阳翰生、丁玲等优秀干部;,1929年秋又到中华艺术大学担任校长一职,左翼作家联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成立……
“面对白色恐怖,父亲依旧坚持。‘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真理总是不胫而走的’,‘真理在无声的前进,没有办法阻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胜利’。”陈振新说,父亲对信仰,是坚持,对自己和家人,是严格要求。
陈振新回忆起刚从大学毕业到复旦任教时的一段经历。“父亲很少主动找我谈话,刚到复旦时父亲却主动找我谈了一次话,没想到父亲第一句话便是:好好工作,一般复旦教师做错了可以原谅的事,你都不可以做。”
回忆到这里,陈振新忍不住笑着说,父亲是校长,而我是复旦老师,自己在学校里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不能犯错。
“父亲永远都是那么严于律己,有些事说了你也不信。”陈振新夫人朱良玉老师对记者说,那时舅舅一家三口就住在一个不足15平米的房子内。
“我们去吃饭,我们坐在床沿上,舅妈没有地方放凳子,只好坐在马桶上。”陈振新说。不少亲戚想找父亲调动或安排个工作、换套住房等,但父亲从没有为自己亲属的事情向有关部门开个口。
“父亲身上的这些优秀品质,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朱良玉老师说,我们的两个儿子,从没有利用祖父的名义走过后门,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成长起来。
“两个儿子读书非常优秀,大儿子复旦毕业后到了国外,小儿子同济毕业后,留在了上海。”陈振新骄傲地说,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复旦人。
陈振新说,希望望道先生的精神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也希望能感染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