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首届杭州“学习节”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畔拉开帷幕,古运河沿线45个文化场所组成的“市民悦学体验点”也首次集体亮相。
今夏,不少浙江杭州市民注意到,运河沿岸陆续出现一些挂着“河畔书屋”牌子的小木屋,免费提供图书借阅等服务;运河上的漕舫船,也满载书香,成为一个个“流动书吧”。
在市中心沿运河地带描画一道公益性质的“运河学习长廊”——这个带着诗意韵味的创新之举,是杭州市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要让“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杭州是国内最早实现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和学习场所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创建学习型城市进程中,如何让公益性质的阅读场所真正贴近和融入群众生活,方便群众随时就近读书、用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服务体系,一直是杭州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纵贯杭州市区、全长39公里的运河杭州段,经过多年连续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在保护改善环境、恢复历史文化景观的同时,也在沿岸孕育了蓬勃生长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区块。正是基于这些文化特色和优势,杭州市提出构建“运河学习长廊”。
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介绍,“运河学习长廊”以“书”为主题,以“学”为目的,将固定文化场所与流动书屋相结合,在已有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学习场所的基础上,新设“漕舫船流动书吧”、“运河畔古旧书屋”等,提升城市文化软环境。
古运河拱宸桥西,沿河分布的7个“河畔书屋”,迎来一批批爱书人。书屋不大,每间约5平方米,设有不同的主题和定位,像党报党刊阅读亭、漂流书架码头、二手书置换中心、创意小站等。只需交30元左右的押金并登记,书刊便能免费借阅。书屋外,还有休闲桌椅和遮阳伞供读书人小坐静读。
“运河学习长廊”串联拱墅、下城、江干、余杭4个城区,一期以拱墅区为核心,串联起运河畔45个博物馆、历史街区、书院、书屋、漕舫、茶馆等文化场所体验点。在这些体验点,还将陆续开设艺术沙龙、举办读书会、组织诗歌朗诵以及赏书、听书、淘书、换书等一系列活动。
学习,正在成为这个城市最美的风景。
原文载于9月2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