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浙江在线记者 童俊 沈正玺 11月1日发自金华兰溪
兰溪市,地处浙中腹地,兰花之乡。
兰江穿城而过,溪以兰名,邑以溪名。
自古有“三江之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
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生息。
兰溪是晋代黄大仙,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张学良将军夫人赵一荻(赵四小姐)的故乡。
陆游、杨万里、刘伯温、王守仁、郁达夫、戴叔伦、秋瑾等名人在兰溪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篇。
兰溪,既有诸葛亮的“灵气”,又有李渔的“才气”;既有赵四小姐的“秀气”,也有兰花的香气。
这座老城的文化,就像“老字号”章恒升酱园生产的三伏老酱油一般醇厚。
一路走来,老城文化也曾经历起起落落,浮浮沉沉。
如今站在转型升级的潮头,如何继往开来,巩固城乡文化阵地,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让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彰显生命力,如何让广大农村群众学习有课堂、活动有场所、娱乐有地方?
这是一道思考题。
从10月27日开始,本网记者深入兰溪各地探寻农村文化的足迹,见证了当地文化的白与夜。
万田村文化楼
村支书以传统文化治村 每年围绕先人精神做一件实事
兰溪市诸暨镇万田村,地处兰溪、龙游、建德三地交界处,建村历史悠久,曾在村口发现东汉末年间路基。
村里,梅是大姓,全村1260人中,梅氏一族占半。
村支书梅国生今年58岁,连续干了10多年的书记。儿子是村里比较有出息的,法学研究生毕业。
从记事开始,梅国生就在村里的老祠堂里玩躲猫猫。老人跟他说,祖上曾有人当大官,祠堂里供奉的就是他。
老祠堂坐落在山脚下,有四五百年历史。
祠堂大门正中央“圣旨”两字尤为显眼,走进大门,横梁悬挂“户部尚书”“大学士”“进士”等牌匾,昭示这里的先人曾经拥有着显赫的身份,正厅则供奉着神像。
前些年,经当地文化部门对宋史和梅姓族谱的考证,发现这位名人就是北宋抗金英雄梅执礼。
《宋史·梅执礼传》里记载,梅执礼是北宋崇宁五年(1106)进士,历任武学博士、国子司业等职,官至礼部侍郎,后拜户部尚书。为官刚正严明,不避权贵。
“靖康之难”后,梅执礼等人赴金营谈判交纳金银财宝一事。当时国库空虚,民穷财尽,梅执礼等人不忍京师百姓涂炭,力陈民力困乏,竟被金人用槌子活活打死。时年49岁。
祠堂的楹柱上有联道:提举殉国铭祖训,万胜不克慰苍天。
其后裔由浦江县梅街头村搬迁到诸葛镇万田村,繁衍生息。
“以人言而得,必以人言而失,吾求在我者而已”。
长期以来,万田村人正是遵循先人梅执礼的精神,踏实、勤奋。
自新农村建设以来,其他村都是重点围绕招商引资,兴建大工程上,但万田村却把弘扬梅执礼精神放在了首要位置,走出了一条别样的新农村文化发展之路。
“我没什么大目标,就是围绕梅执礼每年做一件事情。”梅国生笑着说。
这个朴实的农家汉子话语虽不多,却是村民们最信任的干实事的带头人。
村支书的心愿:每年围绕先人精神做一件实事
第一件实事是兴建万田文化楼,这是集党员活动室、法制学校、影视厅、农家书屋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楼。
10月27日上午10点,在一楼阅览室,老人梅金山正在专心地看报纸。
尽管已经74岁高龄,但身体健朗的他到阅览室看《人民日报》是每天的必修课。
他告诉我们,早上9点多来,看两小时的报纸,回去吃中饭,睡个午觉,下午两点多,再过来看影视厅播放的婺剧。每天都要在这里呆上至少4个小时。
我们问他为什么喜欢看报纸,他笑着说,要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情。
二楼的农家书屋也是村民爱去的地方。书屋逢周三、周六开放,藏书1200多册,有历史、科普、少儿等类别,其中农技类书籍特别受欢迎,如种植、养猪的,村民都说特别实用。
村里搞建筑的林雨才空时总往书屋跑,一借就是好几本书,有关于扎钢筋的,有浇灌混凝土的。他说,现在盖房子讲究的是规范化,泥水工也要懂点科学。
老人每天起码在书屋里呆上4个小时读书看报
第二件实事是投资120万元兴建了瑞山公园。
沿着林阴山道,我们拾阶而上,一排花岗岩浮雕展现在眼前。梅伯、梅执礼、梅振南、梅荣等万田村8位先人的头像与生平简介,分别雕刻在花岗岩上,让后人凭吊瞻仰。
穿过挂满红灯笼的走廊,是两座错落有致的执礼亭,可以俯瞰全村新貌。亭内有石桌石凳,设有棋盘,村民闲时聚在这里,喝茶下棋聊天。
第三件实事是配合当地文化建设兴建牌楼,进一步挖掘梅执礼文化。这也是今年要完成的。
万田村有个老人写了一部关于梅执礼生平事迹的剧本,已经创作完成了80%。梅国生说,准备编排成婺剧进行演出。
尽管万田村不富裕,靠水库和出租,每年村集体收入不到10万元。但是凭着弘扬先人文化精神的韧劲,通过政府奖励、拨款以及当地企业赞助,每年万田村投入文化建设达到了四五十万元。
如今在万田村,梅执礼名言上墙、党和国家的政策上墙,抬头可见,时刻教育着村民。
村里还时常举行包粽子、搓汤圆、篮球、象棋等比赛,活动丰富。
村里还对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的学生进行500—1000元的奖励。
开展文化建设以来,除了村容村貌有很大变化,村民的整体素质也有了很大提升。吵吵闹闹少了,邻里间和睦了许多;赌博的少了,读书看报的多了。
去年,村里有5人考入省重点兰溪一中,而整个诸葛镇只有10人。去年,村里还出了4个大学生。
万田村因此也被省文化厅评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
农家书屋
“38、61、99社区”有个铁娘子 搞起农家书屋留住孩子
诸葛镇厚伦方社区是个典型的“38、61、99”社区。
全村1100多人口,其中就有700多人通过劳务输出常年在外打工,有的甚至远在柬埔寨、新加坡、日本等国家。
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留守的基本都是老人、妇女、儿童。
社区主任和书记是一肩挑,名叫方赛花。人如其名,人不但干净利落,办起事情也是毫不含糊,是村民公认的铁娘子。
全村有未成年人100多人,年龄稍大点的一般都由爷爷奶奶照料,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在学校里有老师管,可每逢周末和假期,孩子的安全成为了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
厚伦方社区是个半山半水的村庄,不少人是养淡水鱼和珍珠的,池塘很多。因此,在以往每年都会发生儿童溺水事件。
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安全舒心的环境,从2005年开始,方赛花就组织建起了“留守儿童之家”,成立了农家书屋,有读书1300多册,大部分都是儿童读物。
“留守儿童之家”每逢周六、周日和假期开放,主要给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和娱乐场所,可以这里看书、写作业、拼图。
原先村里请来一个退休老人专门管理,后来担心老人与孩子间有代沟,就让村里年轻的计生联络员来管理。
从那时候起,“留守儿童之家”成为了孩子们最喜欢呆的地方,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溺水、伤害等事件。
村民郑大妈今年60岁,儿子在兰溪市里上班,早出晚归,儿媳妇在武义打工,一个月才回来两三趟。
11岁的孙子乐乐在上小学四年级,恰好是最顽皮的年龄。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对于这个宝贝孙子,郑大妈真是有点力不从心。
“留守儿童之家”成立后,郑大妈赶紧把乐乐送到方书记这里,在老师管理下,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拼图、玩滑车、看书。
过了一段时间,乐乐也不调皮了,学习成绩也上去了,上学期还拿了奖状。郑大妈也是乐呵呵的:“还是方书记有办法啊。”
留守儿童之家为村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男人常年不在家,厚伦方的女人们顶起了半边天。
方赛花就成立了巾帼服务站,清一色的娘子军。
村里人一旦遇到困难,服务站的志愿者们会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农忙时,主要劳动力回不来,志愿者们先把别人家的粮食收割完再回去料理自家地里的。
在村里,我们听说,今年8月26日,有户人家的男主人在车祸中遇难,他是家中的顶梁柱和唯一经济来源。老父亲有尿毒症、母亲精神有问题、奶奶双目失明,儿子才7岁,妻子是家庭妇女,长年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一家人原本就过得十分拮据,现在顶梁柱倒了,这家人往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仅过了两三天,巾帼服务站的志愿者就把一个沉甸甸的信封送到了这户人家。
原来,志愿者郑素兰、王桂玉、吴群芳得知事情后,第一时间在全村范围内发起了捐款活动,筹集2.4万元善款。
之后,服务站的志愿者经常去这户人家做义工,照顾老人和孩子,帮助度过难关。
如今,巾帼志愿服务行动已经在兰溪全市展开。
全市农村开展了“争做文明女性,共建美丽乡村”活动,组织成立村“巾帼志愿服务者”组织,动员“巾帼志愿者”积极参与村庄整治、文化体育活动、尊老爱幼帮扶活动等。
记者采访
大妈是“种文化”的积极分子
大妈从学文化到种文化 铁杆麻友变身“文艺人儿”
每当暮色渐合、华灯初上,兰溪市上华街道马鞍徐社区的广场上就开始热闹起来。
随着悦耳的乐器演奏声,大妈大嫂们开始翩翩起舞,就连一些昔日麻将桌前的“铁杆麻友”也加入了进来。
村民们都说,自从创建农村社区后,天天都有广场舞,时时都有乐器声,生活丰富,乡风改善,欢笑增多。加上一站式的便捷服务,村民的日子过得跟城里人一样舒心。
近年来,针对农村文化贫瘠的现状,兰溪市文化部门开展了“送文化”和“种文化”活动,以“送”带“种”,以“送”促“种”,较好地带动了农村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66岁的王桂玉是诸葛镇厚伦方社区公认的舞后和歌后。
热爱文艺的她年轻时还是乡村婺剧团的一名业余演员,唱花旦的。
现在年纪大了,空闲时候也多了,王大妈又开始重新“闹腾”起来。
在市文化部门和村干部的支持下,组建起了排舞队、腰鼓队等。
没有音乐怎么办,王大妈买来空白磁带,从电视上录下来;没有音响怎么办,用自己的小录音机放到最大声;没有场地和灯光怎么办,就在村前晒稻谷的水泥地上,安个“小太阳”。
没有老师,王大妈自编自导自演,踩着音乐的节拍,正步、转身、踢腿,像模像样。没有乐队,什么二胡、唢呐、笛子等,王大妈都会。
刚开始,一群年过半百的妇女们在晒谷场上甩头扭腰,不少同龄或者上了年纪的人会指指点点,说什么“老不正经”的冷言冷语。
王桂玉似乎把这些闲言当成了耳旁风,每到晚饭过后,六点多光景,晒谷场上就热闹开了。
为了跳得更好,王大妈带着不少人还去了兰溪市文化馆接受舞蹈等培训。
虽是上了年纪的人,但在培训班里学起舞蹈来,却和年轻人一样不含糊,跟着老师一招一式地学,非常认真。
这事儿还登上了当地的《兰江导报》,题目叫《王大妈学艺记》。这张报纸王大妈一直珍藏着,这次我们去,还特意拿来给我们看。
铁杆麻友现在是广场舞的拥趸
在王大妈的感染下,村里参加跳舞的妇女们越来越多,说闲话的人也少了。
范寿兰今年50岁,以前上班没时间,今年她在家休息,经不住每天音乐的“诱惑”,也加入到舞蹈队中,每天晚上,她也跟着学。
以前她的胳膊、腿脚、腰都不太好,经常会酸痛,半年下来,现在这些老年病全都赶跑了。
只要不下雨,不农忙,村里的妇女们都会聚在一起“嗨”起来。
随着厚伦方社区活动的开展,王大妈也成为了远近驰名的名人。
今年相邻的龙游县横山镇的妇联还专门把王大妈邀请过去给当地志棠村的舞蹈队进行业务指导。后来,当地舞蹈队队员又包车赶到厚伦方社区,现场观摩了王大妈等人的演出。我们从兰溪市文化部门了解到,通过培训,指导,农村文艺团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排舞队、秧歌队、腰鼓队、舞龙队、舞狮队、书画队、故事会、座唱班等文艺团队应时而生,在兰溪农村大地纷纷涌动,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目前,全市已有乡镇(街道)文艺团队60多支,人数约2000多人,村级文艺团队300多支,人数约5000余人,社区文艺团队180多支,人数约3000人。
美丽的村景
织锦带猜谜对歌 畲乡传统民族文化“一村一品”
兰溪的一大特色就是畲族文化。
水亭畲族乡地处兰溪西部,是浙江省18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其中有8个少数民族村,少数民族2990人。
畲乡民风淳朴,历史源远流长,畲族能歌善舞,畲族“三月三”风情节情调优雅,祭祖舞极具民族色彩。荷龙里村“断头龙”闻名省内外。西姜村为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姜维后裔最大居住地,黄村坞村为北宋大书法家、诗人黄庭坚后裔的聚住地。
10月28日上午,我们走进奎塘畈村的一处民房,72岁的畲族老人钟根花正在自家院子里织带,以篾片制成梭,用红、蓝、黑、白、黄、金红、粉红等颜色棉纱编成织带。
她说,每根织带需要200多根棉纱。
我们看到,织带上有花、草、鱼、虫、人物、动物、文字及各种几何图案等,色彩鲜丽。
钟大妈说,7岁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教她织带了,那时候几乎每个姑娘都有织带的好手艺。
旧时姑娘出嫁前都要织出少则几十条,多则上百条织带。这些织带长的一般用来作为背小孩的扎带,稍短的作为裤腰带和围裙带。
在钟大妈的大衣橱里,藏着几十条织带,这些都是钟大妈半个多世纪积攒下来的,有的上面都绣了文字,是记录了畲族的历史。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少用织带了,也不会织。钟大妈说,攒着只是一种纪念,现在一年也就织几条,女儿出嫁的时候她就给过一条。
在奎塘畈民族幼儿园里,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快的畲语歌。畲族孩子们正在园长蓝素萍的带领下唱着对歌。
“什么长长往上爬,什么里面都是籽?”
“豇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唱道。
蓝素萍笑着说,这是猜谜对歌,只是畲族对歌的一种形式。畲族人常以歌为乐、以歌代言、以歌叙事、以歌抒情,均以歌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村支书张友清告诉我们,目前能唱对歌的主要是一些中老年畲族男女。为了培养年轻一代,从2007年开始,水亭乡就编写了畲族民歌的乡土教材,从幼儿园开始就开设畲族民歌特色课,组织畲族学生唱畲族民歌。
我们从水亭乡了解到,为了发扬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文化部门根据各村不同特点,抓了“一村一品”特色文艺团队建设。
如荷龙里村的“断头龙”舞龙队,“断头龙”是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今年参加浙江省乡村舞龙大赛获金奖。为了传承“断头龙”民间舞蹈,在柏园中心学校建立了“断头龙”传承基地。
目前,全乡已经有20个村建立了“一村一品”的艺术团队,群众广泛参与的民族民间艺术活动达30%以上,受益人数达85%以上,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
每年的“三月三”是畲族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村都会把各自的绝活都亮出来,演出人员达300人左右,观众超过万人,盛况空前,争奇斗妍。
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年轻人渴望多样化 传统文化恐后继无人
兰溪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靓说,农村文化大繁荣就是通过文化部门的服务和培育,让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能够更加充实,生活质量和品味更高,逐步缩小城乡文化上的差距。
近年来,一方面通过活动室、文体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村群众更加就近便利地享受到公共文体设施,一方面“送文化”下乡外开展“种文化”下乡,通过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进一步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农村需要什么,文化部门就帮着培训什么。
通过一系列措施,现在走进兰溪的新农村,当地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参与文化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群众要保持这种热情和态势,舞台非常重要,文化部门要给群众一个平台,让他们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打造草根文化。
张靓说,尽管兰溪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离老百姓的需求还是有一定距离。
兰溪市香溪镇大屋基村大学生村官徐晓明是个土生土长的兰溪人。
徐晓明和几个村官发起创立了兰溪市“识字农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 ,这是全省首个由大学生村官发起的农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
工作之余,徐晓明的生活轨迹是这样的:
陪女朋友驱车近1个小时去金华市里看电影、逛街。
在兰溪约朋唤友喝茶聊天,搓麻将、打牌。
宅在家里上网。
他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兰溪年轻人开始追求高品质的文化生活,但是作为一个县级市的兰溪,不仅在硬件设施上与大中城市相去甚远,而且也缺少一种年轻文化的氛围,缺乏组织。
除此之外,兰溪的传统文化如今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像畲族传统的织带技艺,在上世纪中期,畲族妇女几乎人人都会编织。随着市场上机械织带的出现,手工织带逐渐减少,现在水亭只有几十人会,绝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轻人基本不会织,面临失传的危险。
奎塘畈村72岁的畲族老人钟根花也有这样的担忧,她有七个姐妹,都会织带,她是最小的,现在姐妹中已有2人去世。原本她想把技艺传给女儿,但女儿也不会织,因为这种人工织带的用途越来越少,现在只成为了一种锁在箱子里的纪念品。
祭祖舞是流传在畲族民间的舞蹈,每逢正月“祭祖”,畲族人以歌舞代哭,以表哀思。舞蹈时念、唱都用畲族语言,有些唱词深奥难懂。水亭的畲族是从景宁迁入,距今大约200年。至今传到第九代,祭祖舞也是随着祖先的迁移而传入。
但至今能跳祭祖舞的只有80岁的雷树品和81岁的雷长珠两人。由于年龄较大,面临失传危险。
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畲族婚礼对歌,是畲族青年男女结婚时唱的歌,可时境变迁,也面临失传。目前,几个传授人都在70岁以上,会唱得年纪最轻也已经37岁,整个乡只有30人会唱。
我们也从兰溪市文化部门了解到,由于受经费、机制、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当地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队伍建设滞后。由于文化专业人才匮乏,特别是戏曲演艺人员、文物管理人员及群众文化专业人员等人才严重缺额,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后继乏人的严峻形势。
现有文化投入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由于兰溪乡镇财力及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有限的文化经费投入与文化建设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按照文化省建设要求和兰溪“十一五”发展规划:全市要实现乡乡建有文化站,85%的行政村建有文化室。但目前只有14个乡镇建有文化大楼。全市646个行政村,才创建315个文化活动室,只有总数的50%,离85%的目标差距极远,农村文化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一批具有兰溪传统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状态,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或过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面临困境。
发展不够平衡。一是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差异,个别乡镇领导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投入的偏差。二是乡镇之间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造成区域之间、各镇乡之间文化事业的投入存在差距。
产业发展缓慢。兰溪目前还缺乏指导性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广泛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创新意识不强。一些文化干部市场对接意识不强,开拓创新理念缺乏,没有把文化作为产业去挖掘,去开发,使文化转为现实生产力的潜能没有真正得到发挥。
(金兴洪、黄国卫、陈建斌、潘志松、王瑞旬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