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入基层听民声
新闻中心
|
民生帮帮帮
|
评论
|
时论
|
浙江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图片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
人事
视频:渔民章纪福的平安信号:24小时开机保持通话
视频:玩具厂的包装工母亲 想送13岁的女儿学跳舞
视频:从村长到园丁 一个基层干部的转身之路
蹲点调研:高温天急诊室里忙开了锅
这几天,杭城又燥热了起来,天气一热,很多疾病容易多发,医院的急诊室里也忙开了锅。上午,记者来到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室,8点钟左右,急诊室已经挤满了人,挂号收费窗口排满起了长长的队伍,问讯台上不断有有患者询问。
安吉小伙收到录取通知书 好学坚强身贫志不贫
安吉小伙朱明乔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以理科615分的成绩被浙江理工大学电气类专业录取。他是家里的第一个本科生,也是村里今年唯一的本科生。独生子金榜题名,朱明乔的父母自然笑得合不拢嘴,但喜悦之余也为孩子的学费忧愁。
本网报道
·
怀揣“服务梦”的80后 两次创业坚持只做“好产品”
10-18
·
我要成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毕业第4年创业第八年
10-14
·
从大创赛选手到评委 赵子龙:创业要有"内在驱动力"
10-10
·
游戏玩家“玩”成CEO 非科班IT男:专注很重要
10-09
·
不放弃就不会失败 大二创业的CEO&“蚯蚓哥”
10-09
·
创业之路风雨兼程 蒙古族小伙:"靠谱"是种好品质
09-29
相关评论
·
新春走基层 几个没想到
02-17
·
冯健:“走转改”有三个作用
11-21
·
新华社提出扎扎实实将“走转改”活动推向深入
11-17
·
人民论坛:近一点,才能新一点
10-28
·
人民论坛:融入,新闻才有生命
10-28
·
一线见闻·今日谈:一深入就生动
10-09
相关背景
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在走向实践的学习中不断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能力。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标志着新闻战线加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主体,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新闻宣传就能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蹲点调研
·
从村务公开看基层民主 长兴打造“史上权力最小”村支书
·
进城打工还是回乡创业? 聚焦开化乡村的去或留
·
种文化扬传统 聚焦金华兰溪乡村的白与夜
·
关注农村养老:嘉兴居家养老服务站让老人老有所依
·
聚焦农村治安 天台“和合文化”呵护平安催生希望
·
海宁“人气”局长玩转微博公文
·
聚焦农村新农合 松阳山民看病方便又实惠
·
聚焦农村公路改变生活 泰顺农民搭上幸福快车
警察出更——记者蹲点手记
杭州民警的巡逻车多威武 路边小偷见了就逃
巡逻的工作看起来似乎很拉风,但那只是“看起来”。巡逻时,沈明芳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着,在天目山路保俶路口前,一辆电瓶车要过马路,尽管还是红灯,驾驶员看到路面上的车不多,竟然冲了过去。
·
【警察出更】酒吧服务生醉酒顶撞客人 却被"自家弟兄"打伤
杭州——感受杭城边缘人的生活
感受夜幕下的杭城:边缘人群的打拼与梦想
每当华灯初上,在杭州的街头巷尾,甚至于城市的某个角落,总有一群人还在为生计忙碌,还在为生活担忧。他们的工作相对很底层,甚至很不起眼,但为了心底的梦想,他们执着地留在了这座城市,希望有一天能梦想成真。
·
"我在寻找幸福" 杭州外来务工人员郭祥勤的诗意人生
玉树——探访玉树无电学校
本网记者探访玉树无电学校
和很多藏区村小一样,措多村小的条件简陋,学校没有电,也没有食堂,无法给孩子们提供统一的饭菜,学生们的口粮都是由家长送来的。孩子们的家境不一,伙食也各有差异。
邀您一起点亮孩子们心灵的灯
在玉树海拔4000米以上的牧区,还有许多类似措多村小的无电帐篷学校,需要得到大家的关注。为此,浙江在线发起大型年度新闻行动,关注玉树无电学校,点亮孩子心灵的灯。
点亮孩子的心灯专题》》》
·
分享学习 杭城市民四天捐图书近万册
·
本网发起爱心捐书 杭州满满都是爱
·
捐出一本课外书 让玉树的孩子跟我们一起过学习节
·
关注玉树无电学校 浙江在线邀您一起点亮孩子的心灯
新昌——走近普通村民
红薯种植大户的11年风雨路
种植迷你红薯的过程很艰辛,比如最近,地里遇到了严重的虫害,大片番薯的叶子被虫子咬得支离破碎,前几天赵百江打了农药,虫害得到缓解。到了晚上,村里野猪横行,赵百江不得不去地里放爆竹驱赶。
回山镇高湾村村民的生活样本调查
春天采茶夏天割茭白,自从去年费了很大力气引进了贡菊品种,回山镇镇长章俊就想着怎么把这个“很赚钱”的项目尽快地推广给农民,“今年准备弄个贡菊推介会,让客商知道我们回山不仅茭白好,贡菊也好……”
·
"小京生"上寄托了信念 27岁小伙子种花生种出了名堂
·
【影像记录】新昌回山茭农俞金良卖茭记
·
创作剧本30余载 东茗乡有个老教师爱“种文化”
·
茶园里走出的“土专家” 他让“东茗一号”成为茶中精品
云和——他们都有梦想
云和"老李帮忙团"响当当
去年7月,老李所在的新华社区党总支响应开展“阳光服务先锋”活动,意图打响一个服务品牌,于是“老李帮忙团”火热出炉了。居民们有任何便民需要,都能拨打帮忙团服务中心的电话得到咨询或解决。
·
云和"老李帮忙团"响当当 一年间从8人发展到1000多人
·
云和玩具厂的包装工母亲 想送13岁的女儿学跳舞(图)
·
云和37岁“老男孩”尝试全职种葡萄 “等卖了就取老婆”
乐清——渔民的酸甜苦辣
渔民章纪福的平安信号 24小时开机保持通话
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渔民家庭,丈夫出海打渔,妻子修补渔网。海上的,一网网,收获喜悦。家里的,一针针,织着牵挂。他们保持联系的,是丈夫的一个手机。这个手机号,已经用了十几年,而且24小时保持开机。
·
乐清朴湖农村社区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
【走基层】渔民章纪福的平安信号 24小时开机 保持通话
·
【走基层】下海29年终于买了条大渔船 船老大却有了新烦恼
义乌——美丽乡村 甜蜜笑容
大陈农民周荣山的幸福“退休”生活
尽管是“农民房”,但是周先生的家,无论是从外立面,还是从内部的装饰来看,都不亚于大城市的排屋。这幢房子,地上有三层半,加上地下一层,总面积近500平方米,已经是一幢别墅的规模。
·
【走转改·义乌行】他是村书记也是企业家 赢得了全村尊敬
·
【走转改·义乌行】新光集团:“组合拳”走出金融危机
·
【走转改·义乌行】大陈镇"软硬"结合整治环境 打造美丽乡村
·
【走转改·义乌行】陶亚萍:义乌小商品商人的典型样本
缙云——小镇居民 幸福生活
本网记者走进缙云小镇 体验温情
在缙云县壶镇镇,记者走入车间厂房,从一线工人的言语中读出了这个小镇的魅力——“幸福”。
64岁的吕唐满:幸福就是知足、满足
26岁的陈瑞雷: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
·
从村长到园丁 一个基层干部的转身之路
·
小村庄家家必看天气预报 为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索面"
·
聚焦农田里的打工者:缙云土地流转 转出农民好生活
·
缙云小县城里的广场舞 舞出甜蜜美好的生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