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
虾米、毛肚、黑木耳、干辣椒、水发食品,要怎么挑选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食材?该怎么与泡面、薯片、腌渍类食品、味精里的添加剂“和平共处”?如何辨别家里的蜂蜜、蜂皇浆成分……在昨天的湖州召开的全省基层消费维权自制体系推进会上,几十名佩戴证件的消费维权义工,现场将自己“慧眼识珠”的本领,倾囊相授。
据悉,在浙江,越来越多的热心群众加入到浙江省消保委组建的消费维权义工队伍中来,目前已有76个市、县建立消费维权义工队伍,注册义工已达3800多名。正是这支由消费义工构建起“消费维权民间自治队伍”,帮助收集消费信息、宣传消费知识、监督消费市场和调节简易消费纠纷,开赴城乡各地,随时随地援助消费者。
来自绍兴越城区的消费义工张大姐,现场与广大市民玩起了“大家来找茬”。在围观市民的眼中,在咨询台上摆放的多瓶老作坊酒、五粮液、长城葡萄酒等酒水,乍一看,全是“双胞胎”。但在消费义工眼中,真假货品却难逃法眼。
“真品‘五粮液’三个字系用凹版印制、表面光滑,有凸出感,字体清晰,边缘不毛,字体线条无断裂,而假‘五粮液’三个字笔画有断裂。”据消费义工介绍,从瓶身上看,真品玻璃瓶系用高白料或者普通白料制成,造型典雅,玻璃白净、透明、整体均匀精致、无气泡、无褶皱,而假货的酒瓶粗糙、有折痕、气泡,瓶上的字也不清晰。
在比较试验片区,不少市民对实木复合地板、食品添加剂、竹纤维与普通棉制品的比较非常感兴趣。通过对大品牌地板与小品牌地板的检测,消费义工公开了地板表面耐磨度、含水率、漆膜附着力、表面硬度、浸渍剥离、甲醛释放量等比较试验指标,得出合格与不合格的消费结论。
与此同时,消费义工一边发放的宣传资料,一边告诉消费者普通农产品的家庭选购标准,例如,“虾米要买干爽不黏手”、“慎买又白又大的毛肚,因为很可能是双氧水、甲醛浸泡过”、“一握就碎的水发蹄筋、海参、酸鱼最好别买”、“特别绿的海带不能买”。
消费义工现场传授“秘笈”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省基层消费维权体系从刚开始的嘉兴海盐、绍兴越城、诸暨和湖州长兴4家试点单位,发展到目前全省76个地级建立义工队伍,共有注册义工3800多名,开展消费教育活动1623次,参与消费调查、消费体验514次,开展商品价格比对126次,配合相关部门专项检查147次,开展合同点评26次,参与调解纠纷584次,无偿提供法律援助23次。其中,奉化11名消费维权义工,每人将一瓶液化石油气送到相关部门监测,结果8瓶严重短斤缺两,使长期存在的行业“潜规则”受到挑战;海盐的消费维权义工郑永祯老人自编的超市“物价表”,迫使不少超市悄悄回调不合理的价格;温州消费义工“马大姐”建起农村维权站,半年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
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浙江的消费维权义工组织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增强民众消费意识、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对经营者的监督,改善整个消费环境,提升社会信任度都有裨益。并且,在消保战线人员配置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一条增强监管力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义工对消费乱象的监督将维权关口前移,是预防消费纠纷的根本性举措。
目前全省已建消费维权服务站1826个,消费纠纷自我化解率98%。据统计,2011年全省工商系统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04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