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3日讯经过4个月的书面评审、初选、实地考察和终评等环节,上月底,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浙江广电集团联合主办的浙江省2011年度“十大民生工程”在杭州揭晓,湖州“文化走亲”活动从126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成为我省唯一一个入选的文化类项目。
所谓“文化走亲”就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参与,以文化为纽带,通过文艺演出、展览、论坛等活动,开展不同区域的文化交流互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活动新格局。
3年来,湖州“文化走亲”共开展活动600余场,演出文艺节目6100个,参与人员2.7万余人次,吸引观众76万余人次;同时,还与上海,江苏的吴江、震泽,本省的杭州、绍兴、嘉兴等地开展了跨地区的“文化走亲”,活了文化、乐了百姓。
创新——新文化走进新农村
“你看,在台上表演芭蕾舞的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农妇,真是厉害啊!她们还能弯腰踮脚尖,跟电视里播放的芭蕾舞没差多少。”上月初,在吴兴区埭溪镇山背村礼堂里,八里店镇路村村的农村妇女“文化走亲”,正在为乡亲们表演芭蕾舞《茉莉花》。
传统舞龙表演是八里店镇移沿山村舞龙队的拿手绝活,伴随着悠扬的音乐,金黄色的稻穗龙带着吉祥和喜庆来回飞舞,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村民的阵阵掌声。
从2008年起,湖州在农村开展了以组织城市群众文化团队送节目下乡的“送文化”和加强农村文艺骨干培养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种文化”相结合的农村新文化推广活动。
2009年,湖州在德清县试点组织开展乡镇横向文化交流互动试点演出的基础上,普及交流互动演出,实现县区之间“文化走亲”全覆盖。一大批富有特色的农村文化在“走亲”中得到挖掘和发展。
据了解,南浔区成立了13支颇具水乡风情的文艺团队;安吉县成立了竹乐表演队;“长兴百叶龙”等一批充满民俗风味的节目,则成了全国知名的大品牌。目前,活跃在全市农村的特色文化团队达到了近千支。与此同时,通过“选亲、招亲、结亲、留亲”等“文化走亲”活动,用活这些群众文化演出队伍,让各地的村民除了能够欣赏到本乡本土的文化节目外,还能欣赏到其它县、乡镇、村的文艺团队带来的节目,吃到了新口味的文化大餐。
威风锣鼓队就是安吉县与各地进行“文化走亲”中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品牌。前两年,为了彰显地方特色,山川乡马家弄村人专门引进了独具特色的乐器竹鼓,将在该村流传了几百年的竹鼓重新包装:竹鼓的鼓面和鼓身均由当地山间竹子加工制成,同时请来省群艺馆教授编写具有江南风情的演奏乐曲,既保持了古代竹鼓特色,又融入了现代乐器气息,弘扬了竹乡竹文化。
八里店镇移沿山村大学生“村官”朱旭峰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组建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舞龙队、腰鼓队、铜管乐队、戏曲队、街舞队等多支文化团队,通过文化团队的建设,农民群众自己参与到文化中来,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大家参与文化热情非常高涨。“参与的100多名爱好文艺的村民,涵盖了各个年龄层。队员们白天在企业或农田里上班干活,晚上有空了就聚在一起排练节目,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型农民”。
村里很支持村民的文化活动,不仅打造了3个演出舞台,还拿出经费购置乐器、道具,腾出排练室,专门请来市群艺馆和湖州师院的专家来村里指导。
“文化走亲”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渐从台下观众变为台上主角。记者在南浔区菱湖镇看到,镇上的20多个行政村都有演出队,即“一村一艺”,除了重大节庆活动期间在本地演出外,村庄和社区间的交流串演很火爆。乡村演员互相欣赏、互提意见,在为乡亲提供最亲近的乡土文化大餐的同时,又提升了自身技艺水平,形成“村村有队伍,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的新风俗。
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施建华对记者说:“‘文化走亲’相对于原来单一的送文化下乡有着更好的效果,农民登上舞台成了主角,提高了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人人共享幸福生活的氛围。”
互动——城际交流快乐时尚
“文化走亲”不仅在湖州当地火热展开,同样也在城际间流行。
去年3月16日,省“文化走亲”启动仪式暨杭州市文艺演出在湖州大剧院举行,精彩的节目让湖州观众感受到了与兄弟地市进行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
充满热情的民族舞蹈拉开了杭州文艺团队在湖州文化走亲演出的序幕,小品《看病风波》、音乐杂技小品《橱窗模特》,以滑稽、夸张的表演引得在场观众放声大笑;许仙、白娘子不变的经典,加上西子湖畔、优美的江南音调,这些浓厚的杭州特色深受湖州观众的喜爱。“这些伢儿跳得真精彩,造型蛮好。”去年4月23日,家住杭城大关街道翠玉社区的王阿姨早早就来到了演出现场,织里童装模特队小朋友的表演让她连连赞叹。当天下午,“走近拱墅——吴兴之星·文化走亲”文艺演出在杭州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举行。
表演现场聚满了杭城市民和游客。来自拱宸桥街道的赵老伯看着节目单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演出他很少见到,“这次算是看到乡土味十足的基层文化表演了”。
从村际、镇际、县际的文化交流到即将拉开的城际交流,由湖州创新的群众文化建设品牌——“文化走亲”,已经演化为一场全省性的文化交流盛会。去年,省文化厅为推动各地市文化交流互动,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繁荣发展,决定在湖州“文化走亲”活动成功开展的基础上,开展全省的“文化走亲”活动,并将该工作纳入省文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旨在通过全省性的“文化走亲”,探索构建全省开放式群众文化交流平台。
而上述的“走近拱墅——吴兴之星·文化走亲”这场独具江南风韵、展示基层农民风采的文艺演出,是继去年3月16日全省“文化走亲”启动后的首场农村文化进省城活动。
此次演出节目,从《鼓动吴兴》到《三番十二郎》,再到《柳编放歌》的10个节目都是吴兴区的农民自编自演,通过《激扬吴兴》、《守望吴兴》和《幸福吴兴》 3个篇章,通过让基层群众唱主角,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文化大餐”展现了这座江南最宜人居和创业城市的幸福诗意生活,展示了湖州现代农村面貌,展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果,为交流区域文化、增进各地情感搭建起桥梁。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文化走亲”加强城际文化交流融合。据了解,湖州还与上海市黄浦区、吴江市、绍兴市等城市实现了跨地区的“文化走亲”。如去年10月27日,湖州文化团队在绍兴市区世茂广场举行了一场极具地域文化风情的文艺专场演出。演出节目有鼓打击表演《龙腾虎跃》、湖州三跳《三张火车票》、舞龙表演《百叶龙》等。
近年来,以“文化走亲”为纽带,湖州在上海举办《海上双璧——吴昌硕、王一亭书画展》;长兴“百叶龙”、安吉“竹叶龙”、长兴刘井狮舞等节目多次在杭州、上海、嘉兴、绍兴等兄弟地市的“文化走亲”中亮相,长兴“百叶龙”、安吉“竹叶龙”、“巨笔书法”等节目还多次受邀参加法国艺术节,使“文化走亲”真正走出湖州、走出浙江,走向世界。
市文广新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文化走亲”,推动湖州文化“走出去”,将外地优秀文化“请进来”,一方面可以加强各地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展示湖州近年来群众文艺成果,进一步加强不同地域文化情感的交流融合,提升湖州影响力与美誉度。
多元——“文化走亲”走活文化
近年来,湖州围绕打造“欢乐湖州”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了“十百千万工程”、“送戏送书工程”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在传统和现代、求知和娱乐、本源文化和外来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格局中,群众的审美喜好与文化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不再满足于“文化下乡”的老节目、老面孔,产生了从“单一性”向“多元化”、从“普泛性”向“特色化”、从“享受文化”向“参与文化”转变的多种需求。如何解决群众的审美疲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就显得尤为迫切。于是,“文化走亲”项目便应运而生。
2008年,首先以德清县为试点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成果,拓展覆盖面, 2009年,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牵头三县两区组织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在全市形成了“文化走亲、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 2011年,省文化厅在湖州启动全省“文化走亲”活动。“文化走亲”成为我省三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之一。
“‘文化走亲’之所以会得到多数百姓的喜爱,是因为它‘走’活了文化。”市文广新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走亲”活动以“文”为媒,重在惠民;以“走”为要,重在交流;以“亲”为旨,重在共进。
据介绍,湖州“文化走亲”的节目主要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基层自创节目为载体,并顺应当地农民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培育农村特色文化团队,繁荣本土文化,让农民自编自演各种文艺节目参加“文化走亲”活动。此外,将各自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一定艺术水准的农村文艺节目引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渐从台下观众变为台上主角。目前,全市共组建各类特色文体团队860多支,培育文化示范户1100多户,形成了以“善琏湖笔之乡”、“浙北乾龙灯会”、“新市蚕花庙会”、“孝丰孝子文化”、“洛舍钢琴节”、“三合防风文化节”、“筏头沈约故里”等乡镇节庆和民间特色文化活动,给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文化走亲”同时促进了民间文艺创作的繁荣。湖州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尤其是经过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重放光彩,如“长兴百叶龙”、“安吉威风锣鼓”、“竹叶龙”、“林城狮舞”和“滩簧小戏”等。而城里人出于寻根、怀旧等原因,往往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据统计, 2010年新创作节目100余个,如吴兴区的《放学时刻》、《织衣交响曲》,南浔区的《似水年华》、《水乡童谣》,长兴县的《开演之前》、《藤恋》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文化走亲”活动在提高了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同时,还增强了乡镇文化站“送文化”的针对性。文化站各类设施也得到了充分利用,逐渐从“看门守站”向“开门办站”转变。如武康镇文化站为组织好“文化走亲”活动,召集该镇文艺骨干召开文艺节目编排会,共创作出滩簧小品《近亲结婚害处多》、《和谐奏鸣曲》,快板《和美家园大家建》等15个节目,组成了一台戏,开展县区巡演。
(湖州日报 金佳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