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5日讯 嘉兴是杭嘉湖平原上的一座三线城市,古称槜李、长水、由拳、禾兴、嘉兴、秀州、秀水。而最早的“槜李”称谓,竟是产自本土的一种水果,实属罕见,也足见这种水果的特殊地位。
端午节前一天,记者在凤桥镇三星村见到了栽培槜李的果农陆建民。老陆今年60岁,兢兢业业和槜李打了好几十年的交道,老陆把自己的果园叫做“陆园”,收获的槜李自然称为“陆园槜李”。“今年的果形特别大,几十年来没遇到过。”看上去,老陆的心情蛮不错。
槜李背后的故事
每年夏至前后,嘉兴人总会提起一种嘉兴名果——槜李。但真正的槜李出在嘉兴哪个地方呢?
嘉兴市乡土作家陆明先生有一番研究:南宋诗人张尧同写过一首《净相佳李》诗,这首诗让凤桥净相寺一带的槜李声名鹊起。诗云:“地重因名果,如分沆瀣浆,伤心吴越战,未敢尽情尝。”张尧同吟诗距今已有800余年,而槜李成为一方名果,《诗经》也有记载。所谓“吴越战”,往上溯,吴越争战,孔子著《春秋》记定公14年(前496年)“五月,於越败吴于槜李”。这是槜李最早见于文献的记载,地因果名,距今2500余年了。
据考证,当时净相寺一带出产的槜李品质最佳,相传春秋时作贡品入朝,西施慕名品尝几颗,带有醉意,故又将槜李昵称为“醉李”,西施醉后用指一掐,留下“西施指痕”。
槜李品性娇贵,常万朵花而难坐几果,故产量稀少。2007年早春遭遇“倒春寒”,全市槜李几乎绝收,而老陆的“陆园槜李”依然正常挂果。上世纪90年代,槜李被浙江省列为唯一需要抢救的果品,唯一由省长指示、由果农技术作为实施抢救要素的名果。
栽培槜李难度大
眼下正是槜李采摘上市的季节。真正的槜李在哪里?到陆园实地走访,听老陆详细介绍,才知道栽培槜李多少辛苦在其中!
“槜李皮酸核苦,每棵槜李树,产量最高的也才十来斤,一棵树种下去,要到第五年才会少量结果,但味不纯正,酸涩,第八年甚至第十年之后才会有较好的果实出现,品相、口感最好。”陆建民祖籍绍兴,上世纪50年代随祖父到凤桥落户,租地耕作,1958年开始种植果园。
“今年气温低,照理说李子成熟应该比正常年景要晚一些,可实际上今年成熟比往年反而早,而且果形大。”老陆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已没有封面的民国时期出版的《果树园艺学》,翻到李子一章,书中对槜李的介绍极其简略:国中名果,李中极品。但对槜李的栽培却只字未提。教科书中称槜李果形最大的为每颗68克,而老陆培育出来的槜李,最大一颗达105克。
“待到琼浆玉露时,惹得鹊儿口水流。”陆园坐落于嘉兴东南三十里凤桥关家浜,环境清幽,堪称世外桃源。
让嘉兴名果得传承
槜李极难伺候,要种出品相、果形、口感俱佳的槜李,真是难上加难。
“最近,市场上的槜李,有的卖到150元1斤,外行人看上去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吧?实际上,果农付出的心血真是一言难尽,这从种植面积上就可以得出结论了。就拿我们凤桥来说,眼下,除了我这里有三四百棵槜李树外,基本无人愿意涉足,周期长、产量低,栽培没有现成的经验总结,全靠自己摸索,风险很大。”陆建民说。
陆建民曾写有《陆园槜李》一文,作为一位槜李种植的传承者和痴迷者,他在文中写道:“……家父陆国钧先生,力耕之余,雅好民间音乐,喜与方外交游。上世纪50年代初,家父从净相寺永和师太获得槜李真种,移栽宅之东隅,是为陆园之始。五十余年来,陆园槜李经我父子两代悉心培育,汗水浇灌,由宅旁隙地而臻十亩,嘉树成荫,名播一方之胜。”
老陆表示,他有一个愿望,争取把自己几十年来的槜李栽培经验,通过文字和图像进行整理,把自己的种植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共享,共同把槜李种植推向一个新的层次,让嘉兴名果槜李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 雨水白天歇脚入夜之后发力 嘉兴这周气温普遍上升
- 时刻准备和日军同归于尽 嘉兴八路军的反扫荡经历
- 骑行461天穿过9个国家 何骆杰:新的人生路又在前方
- 嘉兴:QQ签名透露自杀信息 18岁小伙被及时救回
- 嘉兴一餐馆老板试吃新菜 肉丸子里吃出异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