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资讯通 > 便民·提醒 正文
甲肝乙肝家喻户晓 三弟“丙肝”你知道多少?

  文身、穿耳洞均可能感染

  卫生部丙肝宣传大巴明起到浙医一院义诊4天 5分钟可测出病毒

2012年07月02日 07:27:19

  甲肝、乙肝“家喻户晓”,而他们的三弟“丙肝”,“知名度”极低。卫生部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丙肝的知晓率只有38%,远低于甲肝和乙肝(分别为91%和95%)。实际上,丙肝无疫苗可预防,是个发病凶狠的家伙,医学上有“沉默杀手”之称。

  为提高公众对丙肝的认识,卫生部从2011年起开出丙肝宣传大巴,在全国各个城市巡航。明天(3日),丙肝宣传大巴停靠在浙医一院,举办为期4天的丙肝义诊。

  丙肝到底是种什么毛病?上周,我到浙医一院提前去了解时,传染病科主任医师盛吉芳教授说:“慢性丙肝是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家确实需要提高对丙肝的重视。”

  丙肝病毒

  是怎样一步步危害肝脏的?

  造成肝脏损伤的有167个病毒,中国人根据排行,把最主要的几种嗜肝病毒称为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和戊肝病毒。

  “丙肝病毒在1989年才被发现。过去,日本人得丙肝的较多。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化,中国每年法定传染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丙肝发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中国报告的丙肝发病人数约12万,是2003年的6倍。但总体来说,丙肝并没有乙肝发病率那么高。”浙医一院传染病科主任医师郑临教授说。

  丙肝病毒是怎样一步步危害肝脏的?

  浙医一院传染病科办公室里有很多图册,画了丙肝病毒的样子。

  丙肝病毒像一颗水雷,外面是一个个刺刺的凸起,里面包含病毒基因。丙肝病毒个子小,大概不到80纳米,但入侵性很强,专门喜欢定居在人的肝脏里。

  假如,一位姑娘在一家消毒不严格的美容店里穿耳洞,针具上恰巧有丙肝病毒的话,病毒就会随着创口进入她的血液。丙肝病毒顺着血液又到达肝脏,然后堂而皇之住下来,开始复制病毒,繁衍后代。至此,肝脏开始了双重伤害。

  第一重伤害,丙肝病毒生产出肝细胞有毒物质,破坏肝细胞;第二重伤害,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出丙肝病毒,会调动免疫大军去消灭它。在攻击病毒的同时,免疫大军往往也把自己人——肝细胞,也一道伤及了。

  双重伤害下,肝脏就会产生炎症。这位姑娘就会出现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通俗地说,她得肝炎了。

  接下去,又会出现两种结果:

  第一种,人体免疫大军胜利,姑娘康复。

  第二种往往是更多时候的情况。丙肝病毒通过基因变异,让外壳的“蛋白”乔装打扮,使得免疫大军无法识别,一些病毒就会藏匿下来,造成慢性损害。

  如果丙肝病毒在姑娘体内呆上半年以上,就会确诊为“慢性肝炎”。

  在没有有效的治疗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肝细胞坏死数量就会增加,肝内会有纤维组织增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就发生了。

  还有一种情况,少数人在病毒诱导下,肝细胞还会发生突变,这时就出现了肝癌。

  5月浙江因丙肝死亡1人

  丙肝比乙肝危害更大?

  丙肝也会导致死亡。浙江省卫生厅网站上,公布了2012年1月至5月,浙江省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其中,5月份因乙肝和丙肝导致死亡的人数,都是1人。

  盛吉芳教授说,说丙肝是“沉默的杀手”,一方面是因为它善于“重重掩护”自己;另一方面,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着,静悄悄地危害人体。

  盛吉芳教授说了一组数据——

  若不尽早治疗,70%至90%的丙肝患者会发展成慢性肝炎,约10%至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并缓慢进展,其中,10%至20%患者会进展为失代偿肝硬化和肝衰竭。之后,1%至5%的患者会演变为肝癌。而成人感染乙肝的话,只有小于5%的人会转为慢性。

  盛吉芳教授强调,某种程度上说,丙肝危害并不亚于乙肝。乙肝可以通过注射疫苗预防,但现在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丙肝的感染。因为丙肝这个大家族分为六个大的分支,每个分支的病毒基因,又有很多细小差别,很难找到它们一个共有特征,而生产出特定的疫苗。

  此外,单纯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变轻微,可暂不治疗,只要定期随访和观察。比如,中国有1.3亿人乙肝病毒阳性,但真正需治疗的只有约3000万人。

  但一旦感染丙肝病毒,对肝脏的损害就会持续进行。更可怕的是,初次感染丙肝病毒的潜伏期是2至16周,平均是6至7周,80%的急性丙肝患者没有症状。

  盛吉芳教授提醒,无论病人有无症状,无论转氨酶是否正常,只要体内携带了丙肝病毒,就应尽快治疗。

  文身、穿耳洞

  都有可能感染丙肝

  “从传播途径看,丙肝与乙肝一样,都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但丙肝病毒的传播,通过血液传播的概率最大。”盛吉芳教授列出十类丙肝病毒感染高危人群,分别是:

  1.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2.维持血液透析者;

  3.共用过注射器;

  4.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

  5.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6.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7.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

  8.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

  9.不安全性行为者;

  10.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针灸、美容(穿耳洞等)等。

  盛教授特别强调了第十类人群,她说起最近收治的一个病例,是一位因文身染上丙肝的小伙。

  小伙25岁,今年春天,他在朋友邀约下,去一家文身店变变形象。左臂刺了青龙,右臂刺了白虎,来浙医一院的时候,人病恹恹的,直喊恶心、想吐,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已持续两个多月。

  他原本因腹胀、全身没力气去当地医院看胃病,结果查出丙肝病毒感染。回溯发病,小伙子疑似在一家消毒不严格的文身店里文身,很可能针具上恰恰有丙肝病毒。

  浙医一院丙肝治愈率95%以上

  普通人如何远离丙肝?

  上周,在盛吉芳教授病区,60张床位只住了一位丙肝患者。盛吉芳教授说,确实,从数字比例上看,门诊里90%是乙肝病人,2%至3%是丙肝病人,其他才是甲肝、戊肝等病人。但在门诊看病的丙肝患者,一般都偏重、偏晚,往往是在发生了肝硬化和并发症后才来治疗。

  “丙肝最典型的症状是疲劳乏力,不少人认为只要注意休息就可改善,所以丙肝很难被发现。”盛吉芳教授说,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目前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使用足够剂量治疗一年,治愈率能达到70%至80%,在浙医一院,丙肝患者治愈率达95%以上。

  普通人如何远离丙肝?

  浙医一院传染病科郑临教授建议:首先要拒绝不洁用血;其次要到正规的医疗服务等机构,确保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有关用具是经过严格消毒的;第三,洁身自好,避免性传播丙肝,若性伴侣为丙肝病毒感染者,性交时请正确使用安全套;第四,远离毒品。

  此外,有丙肝的女性,先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如果怀孕,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同时在医生指导下提前预防母婴传播。

  明起至7月6日有大型义诊

  5分钟可揪出病毒

  明天起至7月6日,卫生部丙肝宣传大巴上有大型丙肝义诊,有需要的市民可免费采血,5分钟即可知道是否感染丙肝病毒。同时,为帮助丙肝患者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浙医一院传染病科将于7月6日全天和7月7日上午,由相关专家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有需要的还可接受免费丙肝抗体检测。

  “和以往丙肝检测不同,丙肝宣传大巴上将采用全新的检测方式,仅需一次采血,5分钟即可知道结果。”郑临教授说。

  检测丙肝首先需进行丙肝抗体检测,检测出丙肝病毒抗体阳性后,再进行丙肝病毒RNA定量检测,所以先要采血,5分钟即可知道结果,再决定后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测。对于不少年轻白领来说,即使平时工作再忙也应抽时间去做个检测,检测费用在20多元一次。

  据都市快报 记者 张姝

  

【今日会生活】7月2日:高温天霸气外露 杭州本周多阵雨最高温度将达37℃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钱芳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嘉兴卫生监督员百姓健康“把门” 串街走巷查卫生
  • 杭州市健康资讯汇总 中医院山水人家特色门诊开张
  • 孩子脏一点对健康更有利?儿科专家觉得有一定道理
  • 献血者健康要求新标准实施 再次献血年龄放宽至60岁
  • 别迷信防晒霜 伞、帽子、太阳眼镜比防晒霜更管用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