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 “洗粽叶、淘大米、定量灌装……这些原本人工操作的程序,如今却由机器代劳,真是太了不起了。”昨天下午,走进嘉兴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各类粽子机械动作到位、“巧手翻飞”,参加2012年度全国粽子行业新设备、新技术交流会暨中国食协粽子行业委员会2012年度理事会的200多名专家和生产企业代表赞叹不已。中国食协粽子行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翁洋洋表示,从手工裹粽向机械裹粽迈进,这是整个粽子行业的期待,更是嘉兴粽子企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粽子机械化生产走在全国前列
从淘米、拌米、灌米,到粽叶清洗,再到自动扎线……粽子生产正在由手工操作迈向机械操作。真真老老公司总经理邵建国告诉记者,传统裹粽由工人选用粽叶,将其打成漏斗状,然后手工加入底米、馅料、盖米,接着称重,再加减米量,直至满足重量要求后再成型、扎线,由主要7个工序21个手工动作完成。目前,该公司有7个动作实现了机械操作,仅标准灌装环节就可节省30%的人工。
真真老老是全国粽子行业第一个使用机械操作的。2007年初,真真老老公司投资200万元,与上海一高校联合研发粽子自动灌装流水线,当年3月研制成功,并申请了发明专利。邵建国说,自动灌装裹粽工艺由自动灌装机按产品要求添加粽体,将粽体装入特制的杯中,通过流水线送至员工的操作台,裹粽员工只要将粽叶打成漏斗状,然后将粽体倒入,成型、扎线即可。据了解,该公司已向全国粽子生产企业销售此类机械30多台。
“让传统生产更传统,让机械生产更现代。”邵建国表示,即便生产过程能够全部实现机械操作,但裹粽环节仍将实行人工操作。据介绍,该公司在嘉兴市区设立的粽子专卖店全部实行手工生产,让市民零距离感受粽子文化的魅力。
被誉为粽子生产行业龙头老大的五芳斋集团副总裁赵建平认为,人工裹粽具有“传统味道,中国底蕴”,这一技艺今后还将发扬光大。
嘉兴粽子生产举起“全国第一”大旗
事实上,作为百姓喜爱的食品,粽子不仅仅是一种美味,更多的还延续了一种精神文化。与会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吃粽子已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节日文化,每年的产量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如何把粽子这一产业做大做强,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天上午召开的座谈会上,参加会议的专家及生产企业代表纷纷建言献策。翁洋洋抛砖引玉,认为粽子不能走月饼发展路线,切忌过度包装和同质化竞争,最为关键的是要突出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邵建国胸有成竹,认为无品牌的销售比重越来越小,有品牌的销售比重越来越大,打造品牌是长远之计。深圳合口味公司负责人深有同感,认为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不创品牌肯定没有出路。此外,要通过行业自律,抓好食品安全,粽子产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下去。湖南湘潭红星龙公司负责人郑重提出,粽叶多样化、馅料多元化非常重要。
随着人们对端午节日认知的深入,粽子也越来越被百姓所喜爱,这也是粽子做大做强的坚实支撑。翁洋洋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到目前全国粽子销售收入已达100亿元,同比增长20%,嘉兴粽子所占的比例最大。赵建平告诉记者,今年,嘉兴粽子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例高达40%至50%,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均位居全国第一。
- 嘉兴一患者去医院切除阑尾 却被误缝了输尿管
- 嘉兴首届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热闹进行中
- 嘉兴华庭街非机动车停车收费不规范 市民质疑
- 嘉兴街头人力三轮车改装之风为何愈演愈烈?
- 嘉兴教育学院全方位构建实验学校体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