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郑兰香在《对课》里扮演的“白牡丹”剧照,当时她22岁,很有名气。
浙江在线12月14日讯 在网上,关于郑兰香的资料非常少,不过在戏曲界随便一问,没有人不知道她,说起来,都一脸敬意。
和越剧、京剧相比,婺剧并不算热门戏种,但内行人知道,婺剧剧目丰富,影响深广,有徽戏“活化石”之称。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曾这样赞过婺剧:“京剧的前身是徽剧,京剧要寻找自己的祖宗,看来还要到婺剧中去找。”
而从某种程度上,郑兰香已经成了婺剧的代名词。人们一提起婺剧,脑海里同时蹦跶出的三个字,就是郑兰香。
她是位名演员,演过许多经典婺剧。
她将不同身份、年龄、性格的妇女,演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特别是她所扮演的白牡丹(《对课》)和小尼姑(《僧尼会》),更是经典之作。
除此之外,她还是一位受人爱戴的校长。2001年,她在武义创办了“兰香艺校”,这是我省第一所以梨园名角名字命名的学校。
十多年来,兰香艺校为社会输送了600余名演艺人才。在浙江省青年演员大赛上,被称为头牌女武生的季灵萃,就是从艺校出来的。
如今,75岁的郑兰香,居住在上海长宁区的一栋老式楼房里。她的家在一楼,记者去拜访的时候,是个阴沉沉的雨天,光线不好,她开着小台灯,正跟先生聊着天。
她和记者打招呼,率先印入眼帘的,是那双传神的眼睛,她笑起来的时候,眉眼都带笑,让人感觉很舒心。
在郑兰香的家里,找不到当年一代名伶的任何痕迹,没有大幅的演出剧照挂在墙上,没有行头,没有相册。在这里,她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
“东西都在金华,我是这两年才过来跟先生团聚的。”在这之前,为了婺剧事业,郑兰香一直跟先生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一个在金华,一个在上海,一过就是40多年。
郑兰香是温州人,和记者是老乡,可她的口音已经完全没有了温州调。唱了这么多年的婺剧,她已经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金华人,她喜欢吃金华菜,拿出来招待记者的,也是当地有名的特产“金华酥饼”。
跟记者聊天时,她的先生、上海戏剧学院的丁加生教授,在一旁的房间里收拾行李。下午三点,他们就要赶到金华,去看看艺校的情况。
“学校里的事情,现在基本不管了,不过偶尔还是会去看一下,放心不下啊。”郑兰香说。
从艺45年,郑兰香演过的戏数不清。
吊顶大灯一亮、铜锣鼓一敲——时光便仿佛倒退半世纪,刹那间妙龄青春、戏服着身的她,是观众面前惟妙惟肖、聚艺传神的女旦角。
她在舞台上塑造过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形象。如《双阳公主》中美丽多情、能文善武的双阳公主;《对课》中聪明伶俐、善于应变的白牡丹;《僧尼会》中向往自由、情窦初开的小尼姑。
她说自己从小就想当演员,如果不学婺剧,也许会去学瓯剧、越剧。
著名艺术家刘厚生曾这样评价郑兰香:“她对角色的设计和表现,完全走着角色自己的道路,因而流畅自如,朴素而有光彩。这是艺术才能和艺术品德融合一致的体现。”
(以下记者简称“记”,郑兰香简称“郑”)
【名角】“我喜欢听唱片,学习各家所长”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演员,如果不学婺剧,也许郑兰香的名字会出现在瓯剧、越剧的舞台上。”
记:您是温州人,怎么跑去金华学婺剧,温州不是有瓯剧、越剧么?
郑: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演员,如果不学婺剧,也许郑兰香的名字会出现在瓯剧、越剧的舞台上。
只是当时,浙江婺剧团来温州招考,相上了我,就去了。去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是去学婺剧,那时候连婺剧是什么都不知道。
当时婺剧团到温州来挑苗子,在马路上看到我,就一直跟着我,据说后来跟丢了,还想着找到我。
很巧的是,第二天的招考我去报名了,马上就要我了,也许是注定的吧。
记:学婺剧要学金华话,听说学方言跟老外学汉语一样难?
郑:对,很难,我年龄又偏大,乡音很重,很难改。团里的领导就要求我们几个温州招来的学生,见面时不许讲温州话。
每次我们在食堂碰到,就使个眼色当打招呼,那场面很滑稽。
为了学方言,我们经常要含个珠子在口中,或者用筷子压住舌头,练习正音吐字,这才慢慢改过口音。
过了一年,我回家乡演出,我爸问我演什么戏,我居然不能用温州话说戏名了。
记:听过您唱戏的人,不管观众还是专家,都夸您的音色好,说听您唱戏是一种享受,有什么秘诀吗?
郑:我喜欢听各种唱片,昆曲、京剧、评弹、越剧、绍剧、歌剧等,都听。特别是名家的演唱,更是来来回回,听了又听,学习各家所长。
比如,我的咬字是得益于昆曲和评弹,而气息控制和上高音的音色,得益于京剧、绍剧;高亢的声腔,是吸取了河南梆子耍腔的特点。
【校长】“厚着脸皮去请老朋友”
“办学校招生难,我一个个地方跑,到处给人递名片:‘我们正在招人,如果放心的话,让我们把您的孩子带去,保证送回来。’”
记:您在婺剧舞台上奋斗了45年,2000年退休,本来可以陪先生在上海享受天伦之乐,您怎么又想到去办艺校呢?
郑:之前也有人聘请我办学校和剧团,我一直没同意。
有一天,我的老同事楼敦传(原浙江婺剧团一级作曲),领着郑洪明(原武义婺剧团导演),来找我“出山”办艺校,才有点儿动心。
郑洪明和楼敦传走遍了11个市级婺剧团体,发现这一行,人才太缺了。我觉得这事必须要做。
记:听说,刚开始招生也挺艰难的?
郑:为了招生,我到缙云、武义的一所所学校去找苗子,那里的孩子肯吃苦,又从小受着婺剧的熏陶,容易出好苗子。
有一次,汽车路过一家小饮食店,我看到店里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眉清目秀,马上招呼司机停车。
我给女孩的父母递上名片:“我们正在招人,如果放心的话,让我们把您的女儿带去,保证送回来。”
女孩父母一看名片,就笑呵呵地让女孩跟着我上了车。大家高兴地说:“半路上捡了个小兰香。”
记:兰香艺校的地理位置有点偏,当时交通也不发达,条件也不好,听说很多老师都是冲着您的面子来的?
郑:当时条件真的很艰苦,到了夏天,学校寝室蚊子很多。最难的,是到哪里去请好老师?
我就厚着脸皮去请老朋友,一些戏曲界的好朋友都很给面子,国家一级作曲家楼敦传、国家一级演员张世铮、戏曲教育家周雪雯等,都来给孩子们上过课。
那时,我们很穷,就意思一下,一个月,给他们发个一两千的工资。当然,跟他们在外面讲课,这个数字是拿不出手的。
记:现在的艺校学费都很贵,你们是多少?
郑:我们的学费是一个学期一千多一点,不贵。不过很多孩子是农村里来的,家庭清苦,实在不行,就减免呗。
那会,我经常厚着脸皮去领导办公室“诉苦”,后来,横店集团的徐文荣资助了我们——10年,一共200万。
记:兰香艺校办了十年了,培养了不少好苗子吧?
郑:这十多年来,兰香艺校为社会输送了600余名演艺人才,培养了像巫文玲、季灵萃、梅林、程子明等一批优秀学生。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05年,台州乱弹面临灭绝,我们马上输送了30名优秀的演员、演奏员,帮助他们重建剧团。
后来,我们又再次向台州乱弹输送了10几名优秀学员,现在他们剧团,比以前好多了。
【妻子】“两个女儿小时候都是我先生带的”
“我与先生两地分居这么多年,一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
记:您的先生也是文艺界的,是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的教授丁加生,你们怎么认识的?
郑:当年,丁加生被学校派到金华帮浙江婺剧团搞《双阳公主》的舞台设计,我又是主演,一来二去我们就认识了。
记:您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在结尾他是这样写的:“婺剧可以没有兰香,兰香离不开婺剧。”
郑:是的。他知道我喜欢婺剧,离不开婺剧。我与先生两地分居这么多年,一直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我的两个女儿小时候都是他带的,后来我当了团长,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我到上海演出时,他就抱女儿到剧场看戏,大家才能见上一面。
记:您丈夫一直很支持您,这很难得。
郑:我很感激他对我工作的支持。其实,他对我的帮助也很大,我的很多戏,都是他搞的舞美设计。前几年,我搞艺术回顾展时,舞台的事,都是他管的。
他对婺剧事业也很关心,经常介绍我们团的小青年去上海戏剧学院进修,给浙江婺剧团培养了一批舞美人才。
浙江现在很有名气的灯光师周正平,当年也是他介绍去学习的。
记:听说您办学校时,您大女儿刚开始很反对,希望您退休在家,可以有时间好好陪陪家人。
郑:她是很反对。我当团长的时候,就叫我不要当了,别说办学校当校长了,不过我真做了,她也没办法。
那会儿,我先生特地让她送地毯、取暖器等到学校,她看我很开心,也就不反对了。
没有郑兰香,婺剧会失去不少魅力
讲述人:龚和德,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我第一次看到郑兰香的表演,是1962年,在北京。我看了两出戏,一出《僧尼会》,一出《对课》,都是她的经典作品。在我心中,她是我们那个时代最美的戏曲演员之一。
郑兰香的自然条件很好,加上周越先、徐汝英等老师的倾心传授,很快就成了婺剧明星。
她的经历,跟很多电影演员一样,很传奇,是“星探”发现的。
当时,她被招生老师偶然在路上发现,一直追踪,可见她的先天条件相当不错。后来,她果然成了第一代婺剧演员中的佼佼者。
她的先生丁加生,是我的校友。为了婺剧事业,他们常年两地分居,她先生又当爹来又当妈,非常不容易。而郑兰香,又是主演又当团长,只有每逢假期才能去趟上海,跟家人团聚。
郑兰香演绎的许多艺术形象深入人心,试想,如果没有郑兰香,婺剧应该会失去不少魅力和光彩吧。
- 婺绣工艺面临失传 婺剧戏服恐成华丽的绝唱
- 77岁老音乐家黄吉士再推衢州婺剧研究新著
- 永康民间艺术家的独门秘技:一个人包办吹拉弹唱
- 带着好戏来走亲 金华"婺剧精品折子戏"在衢州上演
- 前郎婺剧角看剧 去石柱喝不老泉 赏美丽乡村山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