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云南山村的甘泉缓缓汇入西湖
浙江在线杭州12月14日讯(记者 潘杰 郎豫风)昨天下午,两大瓶“飞越千里”的井水缓缓地流入西湖,一段因为梦想和泉水牵起的缘分自此相融,世代长流。
“我的梦想,是把西湖搬到我的家乡……”——这是12岁云南旱区女孩张大存暑期前写的作文内容。由此,浙江在线发起大型新闻公益行动“甘泉泽校”,呼吁网友集聚社会爱心,为旱区的孩子们打一口井。
四个多月后的12月9日,海拔近2700米的凳子山村迎来了第一口水井,她和伙伴们告别了放学后背水的日子。
用爱浇灌的梦想,能超越距离,润泽人心。
浙江狮子会的志愿者在摄像机前为孩子们送祝福
装泉水的饮料瓶曾用于孩子们背水
“今天,凳子山村的井水和西湖的水流到了一起,孩子们,我们的心也和你们在一起。”
“孩子们,希望你们永远保持美好的想象力。”
“凳子山村的小朋友们,愿你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正式将水汇入西湖前,浙江狮子会、本网招募的志愿者纷纷在摄像机前、面朝西湖送上各自的祝福,剪辑刻录好的视频将寄往千里之外的凳子山小学。
装泉水的是两个看着有点旧的大饮料瓶,正是孩子们平时放在竹篓里的装水器皿。12月9日,随着水泵马达的转动,村头刚打的井涌出了清亮的泉水,这是来自地下178米的“温暖”,自此村里的孩子们再也不需要赶着骡子背着篓去数里外运水了。
志愿者们当时就用这两个很有纪念意义的饮料瓶接了刚涌出的泉水,准备把他们带回杭州。两个瓶子翻山越岭,历经七八个小时,从禄劝县则黑乡来到昆明,在办理了托运手续后来到西湖边,前后共飞越了近3000公里距离。
两次自费赴凳子山村查看打井情况的郑狮兄笑着说:“我打算留一点井水,然后煮好泡一杯龙井,请没去的狮友一道品尝。”
志愿者们将翻山越岭而来的甘泉注入西湖中
甘泉不但便民 也解放了孩子们的天性
“浙江的叔叔阿姨,看到你们援建的水井已经‘咕咚、咕咚’涌出的清泉,我感觉‘西湖’真的来了!”
在12月9日的出水仪式上,凳子山村小二年级的代学斌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些天,他和家人、村里的邻居都已经用上了从井里流出的泉水。
为了节约电,减少损耗,目前水井的电泵每天只运转一次,抽出的井水引入旁边的蓄水池,要用时直接来池里挑,最远的村民也只需要走十来分钟。
凳子山村四组组长尤天长告诉记者,从九月中旬到现在,山里几乎就没下过雨。这两天山上也一直都是晴天,最高达到20度,空气很干燥,但是因为有水,大家都不像以前那么焦虑。
根据计算,这口水井的日均实际稳定水量113吨,远远超过预判的60吨,足以解决村民用水问题。
以前每逢双休日或放假,“小机灵鬼”尤超都会在几公里内的主要取水点来回跑,好让妈妈能少排队、快一些驮到水。现在水井打好了,在乡完小念书的尤超回来,就能多陪陪妈妈了。
出水仪式前,浙江狮子会、本网志愿者还给凳子山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课外读物、跳绳、羽毛球拍等物品。校长说现在放了学,孩子们都会留下一起跳跳绳、打会球,而不是急着赶回家帮着去找水。
泉水起初会有些涩味 月余便能消退
在出水现场,记者仔细观察了泉水,清亮,无杂质,装在矿泉水瓶子里,几乎分辨不出来。尝一口,清凉甘冽,略微带些铁的味道。在禄劝当地打了20多口井的刘光兵说,新井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正常的,因为水管是崭新的,一直延伸到地下近两百米,泉水经过水管被抽取上来,自然有些淡淡的味道,待过了几天的缓冲期,铁味就会消退。
为了保证村民和孩子们的饮用水安全,凳子山村的这口水井打通后,负责施工的禄劝恒源水利工程安装公司将在井深128米处取到的水样送到了云南地质工程勘查的权威研究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H值、菌落总数等都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砷、汞、铅等重金属含量远远小于国家规定的限制,符合饮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