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8日讯 27日下午,绍兴圣诺超高温晶体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拿出一块“棉花”,记者用火柴点,火柴熄灭了,“棉花”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这种‘棉花’叫氧化锆晶体纤维,在空气中达到2460℃的高温下仍保持完整的纤维形态!火柴根本奈何不了它!”企业总经理章宝土道出了原委。
“这种‘棉花’娇贵着呢!每公斤的‘身价’2500元!”章宝土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产品主要应用在军工尖端科技领域和民用工业领域,航天科开集团下的航空一院、航空三院和国防科大等都采购了这种“棉花”。而民用领域主要是高温炉、LED衬底、玻璃公司等。
不到6“岁”的绍兴圣诺超高温晶体纤维材料有限公司缘何能生产出如此高科技的产品?
早在2007年6月,这家企业的董事长陈建新就与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姻”,花120万元购买了一种叫氧化锆晶体纤维的3项技术专利。
据介绍,氧化锆纤维是一种在航天、宝石炉、单晶炉和超高温电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超高温隔热材料。然而,由于氧化锆纤维的制备极其困难,被公认为是一项世界性技术难题。长期以来所获得的氧化锆纤维仅为毫米级的短纤维,且强度低,大多仅能放在托盘中,稍加震动,就会变成粉状,不能满足生产应用的要求。再加上这种纤维在军工尖端科技上的特别价值,各发达国家都对此严加控制,国内市场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如何尽快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山东大学以技术入股的形式,专门派出以许东教授为首的5名博士,经常飞赴企业,进行技术攻关。
目前,企业“年产25吨氧化锆晶体纤维生产项目”已进入产业化生产,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近日,自主研发的氧化锆纤维通过了省级科技新产品鉴定。专家称,这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的新材料。因为进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的“笼子”,国家有关部门拨出了110万元的专项资金。
由于这种“棉花”科技含量高,包括中科院在内的一大批实验室均抛来了“红绣球”。
- 弹棉花的老章手艺好良心更好 传统手艺面临失传
- 棉花质量虽好量价却齐跌 温岭棉农望政府扶持盼补贴
- 老手艺做棉絮 弹了40年棉花的武义老师傅想招徒弟
- 镇海一棉花加工厂突然起火 整整烧了7个小时
- “潘永泰棉花店”父子俩的心事 为办执照跑断了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