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士满一家在门口烤火。
记者雪天走进海拔500米的乐清山区
小店问冷暖
浙江日报乐清1月5日电傍晚,车子沿着4米宽的盘山路慢慢向上爬行,积雪让蜿蜒山道平添几分危险。司机放慢车速,记者的心也渐渐提了起来。从乐清市仙溪镇政府到山上的福溪社区,往常只需20分钟的车程,我们今天足足行驶了40分钟。
到达福溪社区湖岙村,已是傍晚5时30分。天灰蒙蒙的,远远看到几座农舍散落在大山里,屋顶的瓦片已被白雪覆盖。房顶上炊烟袅袅,清洌的空气里,仿佛传来柴火劈啪作响的声音,地冻天寒里传递出一丝温暖。这是在浙南山区,雨夹雪仍在下着,地上已经结了一层薄冰,我们已无法接近那些农舍。
湖岙村村口的杂货店早早亮起了灯火,68岁的叶士满坐在门口烤火。“下雪了,还不关门么?”记者走进小店问老叶。“往常都是7点关门,今天也等到7点吧。”老叶一边说一边往火盆里添着木炭。老伴陈招凤正在清扫门前雪,“现在要勤扫着,要不明天结成冰,门口就不好走了。”
看记者冻得直跺脚,老叶和老伴儿赶紧放了个小板凳,招呼记者在火盆边坐下,“这是山区,要比市区气温低个五六度。”
“这样的雨雪天,明天您还下山进货吗?”记者问。“明天肯定没法进货了,不过看天气冷成这样,今天我进货的时候已经多备了一些。”老叶说,他一般每天早上都要去山下的大荆进货,路况好的话来回也要两个多小时,偶尔也会让城乡巴士捎带一些货物进山。
老叶告诉记者,温州市区很少下雪,但在海拔500多米的山区福溪,倒是每年都要下雪的。老叶已经养成习惯,看看要下雪的样子,就会在雪前多备些货,“不能断了村民的供应。”湖岙村有800多人,老叶的杂货店和村里一家小超市平时要照顾这么多人的副食品供应,责任重大。
记者站起来,细看杂货店的角落里,堆满了袋装的大米,西红柿、花菜、茭白等新鲜蔬菜,还有带鱼、猪肉一应俱全。老叶说:“蔬菜都是今天刚进的,中午已经卖出去不少了,现下备的货,三四天的供应还是够的。”下雪天,杂货店的物价是保持平稳的,老叶绝不涨价,“这时候不能多赚村民的钱。”
老叶说,村民们来买些新鲜蔬菜,自己家里有常备的番薯丝。“现在就算下雪,断粮也是不可能了。”夜幕低垂,雨雪霏霏,夜晚的山区格外寂静,山上的农舍,灯火都已经点燃了。
- 杭州市电力局输电运检工区雪后特巡查隐患保供电
- 绍兴电力众志成城搏击冰雪 确保极端天气送电安全
- 金华电业局启动蓝色预警 全力保障雪天电力可靠供应
- 宁海县供电局22支抢险队奔赴高山雪域保供电
- 衢州电力局喜获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