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06日讯 冰天雪地里,很多人担心着街头背井离乡的流浪人员,可市救助站却面临着一个不小的尴尬:总有一些街头流浪人员,只肯接受御寒棉衣和食物,却不愿意住到救助站里来。昨天下午,迎着寒风,市救助站的寻访车又出发了。
“我来自东北,等天暖了再回去”
在迪荡欧尚超市附近的大桥底下,木结构的地板上趴着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身高一米七左右,穿着还算干净,此刻正猫着腰在地上铺被子,他还特意在被子下铺上了塑料泡沫纸隔湿气。雪后的下午特别寒冷,桥洞底下的穿堂风更是吹得呼呼作响。
当工作人员走近的时候,猫腰铺被子的男子抬头看了一眼。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前一天他们也来看过这名男子,“我们找了他两次,第一次来他走开了,晚上又来看,他也不知从哪里找来两把雨伞挡着穿堂风,一个人窝在伞后面避寒,我们跟他说话他也不理。没办法,我们就给了他被子和食物以及引导服务卡,上面有救助站的电话号码。如果想得到帮助,我们会赶过来。”工作人员说。
昨天下午,看着流浪汉身上的衣服湿了,工作人员又给他换了一件新棉衣,但流浪汉就是不肯答应去救助站。他还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把钱来自证明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记者看到其中有几张百元大钞。“我有钱,我不去救助站。”他说。
“为什么会来绍兴,又为什么不肯接受帮助?”面对询问,流浪汉的回答有些匪夷所思。他说自己38岁,来自吉林,有心脏病,平日靠领低保金过日子,但是自己在吉林没有房子,那里天寒地冻,零下几十摄氏度实在冷得受不了,所以才来到绍兴过冬,要等到三四月份天气转暖之后再回老家去。他说,自己平时就靠捡破烂生活。聊到他要捡食物吃,是为了可以省钱买包烟时,救助站包站长笑了笑,掏出烟给了他一根。
桥洞下已成了他们的家
在胜利大桥桥洞下,住着3个顽固的流浪者,年龄不大,但都是蓬头垢面,他们已经把桥洞当成了家。这个避寒点选得相对温暖一些,因为有暖气管道通过,所以桥洞底下不至于太冷,而中间圆形的桥墩又能挡住寒风,几位流浪者还找来破布,在通风口上装起了布帘。
这算是一个比较封闭又能遮风挡雨的窝,但并不干净。靠近桥洞时,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各种塑料盒子以及垃圾随意丢放,这里有点像个垃圾堆。“他们的行动很固定,白天出去,可能打点零工,晚上就回这里,救助站工作人员也给经常给他们送些食物和被子,但他们不太配合,拒绝交流。这两天他们甚至在桥洞底下养起狗来。”工作人员分析说,住到救助站后可能会考虑帮他们送回老家,所以他们拒绝帮助。
市民发现流浪人员要及时打个电话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因为救助站没有强制执行的权力,所以流浪人员不肯回救助站,他们就只能加强巡逻。“可以找到的流浪人员我们还可以照看,就怕一些躲在偏僻处的流浪人员还没找到。”
为此,市救助站增加了巡逻车的班次,除白天巡逻外,每天晚上6点到10点半仍持续上街搜寻流浪人员。“之所以安排从6点钟开始也有讲究,这个时间点普通市民都下班回了家,而流浪汉也开始寻找住处,所以在街上巡逻比较容易发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搜寻,也摸出了一些门道,比如在市区胜利路桥东、天光桥下、迎恩门附近、都泗门、建功中学桥沿、渡东桥、廊桥、廊桥走廊以及水务集团对面的廊檐、绍兴饭店背面的廊檐等地方,都是流浪乞讨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对封闭又可以躲避风雨。所以晚上巡逻的时候,他们对这些地方都要检查一遍。市民若是发现流浪人员,也可以拨打热线85133171及时告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