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07日讯 “这下雪天的,真没想到你们这么会就到了,‘车轱辘’转得够快啊。”1月5日6时32分,家住杭州萧山城厢街道崇化社区的唐海峰报修后等了不到10分钟便迎来了95598抢修车。“‘车轱辘’就好比我们的双腿,它的快速运转支撑起了我们抢修的快节奏。”杭州萧山供电局市南供配电营业所抢修队队长王勇告诉笔者。
据了解,近日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萧山气温持续走低,并出现了连续降雪的情况,城区积雪达到了10.2厘米,1月5日该区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糟糕的路况,对电力抢修车的出行带来了不便。另一方面,寒冷的天气,使用户对于电能的依赖性更高,一旦发生电网设备故障,抢修人员、抢修物资急需通过“车轱辘”送达故障现场。因此,“车轱辘”成为快速抢修中的关键一环,如何使“车轱辘”更好的串接起整个快速抢修链,成为萧山供电局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重要课题。
为此,该局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实时掌握“雪”情动态,按照“早预知,早预防,重管理”的原则,开展车辆管理工作。针对抢修车辆均为柴油车,气温低于0℃柴油容易发生凝固而导致车辆“罢工”的情况,该局提前购置柴油降凝剂,发放至各驾驶班,确保不因抢修车辆“受冻”而影响出车,并在所有抢修车辆上均装备了防滑链。与此同时,该局在各驾驶班均设立了车辆“安检员”,“安检员”每天都需会同驾驶员对抢修车辆的传动系统、制动系统以及轮胎磨损情况等进行“全面体检”,并填写《抢修车辆车况登记表》。一旦发现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立即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修理,确保“病车”不上路。此外,该局依托GPS系统,对所有抢修车辆进行实时定位,根据故障点的位置,就近安排抢修车辆前往,并对雨雪天气时的抢修路线进行了专项设计,综合考虑路程、车流量、上下坡路段等因素,制定《雨雪天抢修最优路径表》。驾驶员只需根据故障地点,查找相应的抢修最优路径,便能以最短的时间安全到达。
“有了快捷的‘车轱辘’作保障,我们抢修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王勇说道。据统计,自今年下雪以来,萧山供电局已累计安全出车150余次,行程总和超过1万公里,抢修时间同比缩短12%。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