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雪后的冬日早晨,山间起了浓雾。蓝仁亲启动面包车,小心翼翼地上路了。从景宁县城到敕木山的这条路,他已经走了33个年头。
盘山而上,我们脚下的道路逐渐从宽敞的省道变为狭窄的柏油路,直至驶上如河床般坑洼不平的黄泥土路。1个多小时后,汽车在一道陡峭的石阶前停了下来。“接下来,要靠走了。”蓝仁亲说。
车上装着20公斤大米,还有紫菜、海带、腌菜等食品,再加上几斤豆腐和猪肉,这就是蓝仁亲夫妻俩在敕木山顶半个月所需的口粮。49岁的蓝仁亲用扁担挑起这些食物,开始爬山。
敕木山海拔1500多米,山顶上坐落着景宁县唯一的广播电视转播台。全县17万居民收听、收看到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一套等广电节目,就是从这里转播出去的。蓝仁亲从16岁开始就在转播台工作,至今坚守。
1991年,转播台从半山腰搬至山顶。那时蓝仁亲和妻子蓝文聪已经结婚数年,都在这个转播台工作。夫妻俩二话不说,选择上山坚守岗位。根据职责,蓝仁亲夫妇每次上山,要在转播台坚守15天,再和另一班职工换岗,回县城休整半个月,中途不得离岗。因此,上山时要一次性带足所需的食物和日用品。
向我们述说着几十年来的往事,蓝仁亲的步履放得缓慢而沉稳。“以前,从县城到山顶,全靠一双脚板。上山就是一条土路,手脚并用尚且吃力,我还挑着一副担子。走一趟,要七八个小时。”蓝仁亲对记者说,“赶上下雨天,我就戴斗笠,穿蓑衣。光蓑衣就好几斤重呢。”
山顶转播台刚刚落成的时候,没有水,没有煤气,没有厕所,甚至连张桌子都没有,两口子是蹲在地上吃饭的。生活用水要靠蓝仁亲挑着水桶到山腰打来。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天,他在严寒中走了两个小时,挑着一担水回来。快进门时却一跤滑倒在台阶上,水泼了一地,水桶“咚咚”往山下滚。这个性情朴实的汉子,忍不住坐在石阶上大哭。
在没通电话、没有手机的年代,在山上的半个月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陪伴蓝仁亲夫妇的只有飞鸟和流云。“台里如果有急事通知我们,会直接通过广播呼叫。”暑假的时候,孩子们可以上山探望他们,这就是两口子最开心的时光。
说话间,已经到了这一段山路风景最美的所在。举目四望,一片云海中,群山若隐若现。然而,再美的景致,在守望了三十多年的眼睛看来,也变得十分平淡了。工作起来,蓝仁亲并没有看山水的心思。他要实时监控转播信号,发现受到干扰要马上报告;更重要的是,他要防备恶劣天气对设备造成的损害,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山上的气候多变,春天要防雷击,夏天防台风,秋冬防冰冻积雪。“一年之中,恶劣天气超过300天。”蓝仁亲说。1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一天之中发生了几十次雷击,炸雷连环在转播台上空响起。蓝仁亲趁两次雷击间隔时飞快拔下设备的电源插头,可还是被紧接而来的雷击中了。“当时只觉得眼花耳鸣,倒在地上半个小时缓不过神来。”蓝仁亲说,“后来被诊断为耳膜穿孔。所以你现在和我说话,得大声点儿。”
走完石阶山路,敕木山转播台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蓝仁亲说,现在转播台的条件已经大为改善:电网接入,告别柴油发电机;装备了水泵,再也无需自己去打水,厕所也修起来了;电话接通,和外界的联系通畅了。以前徒步上山,现在通了公路,他购置了摩托车、面包车,上班方便多了。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日复一日的冷清寂寞,远离亲人朋友的陪伴。
根据轮岗的规定,蓝仁亲夫妻连续5年在敕木山顶度过除夕之夜。看着山脚下县城万家灯火的温暖景象,夫妻俩也会在山顶的空地点几束烟火。那一刻,也许很少有景宁人会意识到,自己能在荧屏上收看到央视春晚的清晰画面,是因为千米高山上蓝仁亲夫妻的默默坚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