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团队正在分发早点。记者 徐佳伟 摄
浙江在线01月14日讯 昨天早上6点半,位于黄山路与新大路交叉口的火车票代售点已有二三十人在排队。湿冷的冬雨静静地敲打着雨棚,一声吆喝打破了快要被冻住的漫长等候。“热粥,热粥来嘞。”最早凌晨一点就赶来排队的外来务工人员们接过志愿者们送上的热粥、热馒头,犹豫了一下,腼腆地重复着“谢谢”。
“送粥奶奶”关爱行动延续
前年的这个时候,大雪。也是在这儿,当外来务工人员跺着脚通宵排队买票时,“送粥奶奶”陈杏娣出现了,她自发熬制的热粥温暖了很多人的心。陈杏娣的个人行动感动了人们,也鼓舞更多的人参与到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活动中来。经过去年的过渡,今年“暖冬行动”已扩展到志愿者300余人,他们主要来自新碶街道“满天星”志愿者协会、“送粥奶奶”国际志愿者、“红领之家”党员志愿者等8个志愿者队伍。
昨天早上,记者到现场时,陈杏娣已在现场。她依旧带了一早熬制的“爱心粥”,一杯杯地分发给大家。与奶奶的慈祥相比,志愿者陈军浩则多了几分活力,他拎着装满烫豆浆的水壶,穿梭在排队的人群中,吆喝着,活像个地道的店小二。而玉兰社区居委会的邬主任、芝兰社区的刘副主任一直忙着“打下手”,都忘了自己早饭还没吃。
“很开心,有这么多人来现场,大家比我做得更好,想得更周到。”陈杏娣说。
排在买票队伍的最前面的两人,一个来自重庆,姓王;一个来自安徽,姓徐。他们都在北仑排队买了七八年的票,年年都是凌晨来“苦熬”,但是总体觉得排队设施一年比一年好。
不过,徐大爷稍稍有点不乐意,嗔怪凌晨3点才来的男子王师傅占了自己“第一号”的位置。王师傅起先缩着脖子不吭声,吃了志愿者送上的热粥热馒头后,不知道啥时候也自觉退到了大爷的身后。随着热乎乎的早餐下肚,队伍里聊天的人也多了。
志愿者们准备的食物暖胃,热水袋暖身,每天早上从5点半开始服务,增设的4个火车票代购点也都有志愿者到位。此外,交通、城管、公安在现场也提供保障,为外来务工人员营造相对方便的返乡环境。“挺感谢的,他们也这么早。”一名来自四川广安的姑娘说。
对照前两年,记者发现今年排队买票的人少了一些,但服务品质依然高。“只要有人到现场排队,我们就会组织志愿者进行服务。顺利买到票是核心,其他都是外围服务。”新碶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林雪凤说,哪天不用排队了,那就真正成功了。
网络力量的生长
网络、电话购票方式的畅通,让很多年轻人不再选择排队买票。记者也发现,昨天在现场购票的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是不太懂电脑的,很多人都没有习惯从网上获取各类服务信息。他们大多选择最老式的购票方式,对QQ、微博以及论坛都很陌生。
“如果真有人替我们在网上买一下票,那真是开心死了,我们自己真不会电脑。”外来务工人员徐师傅听说社区可能开通这样的服务,感觉挺期待。不少人也表示,自己想通过电话订票,但觉得有点麻烦,需要“技术”支持。而这些,志愿者们已有考虑。
据记者了解,通过网络,一批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甚至个人已经通过代购火车票、开通火车票绿色通道、捐赠“暖冬行动”的爱心物资等方式,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回家。如巾帼志愿者、北仑欣源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安、夏培娜夫妇为外来工提供馒头经费约5000元;商家志愿者、东河路永和豆浆店老板娘张国萍每天为外来工提供豆浆供应服务;龙星物流公司出资为外来工购买热水袋300只;81890北仑分中心出资购买了手套200副、围巾200条等。而下一步,如何给不方便使用电脑,不会使用电脑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再次分流现场排队的人群,是志愿者们正在着手解决的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