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5日讯 1月12日晚,新浪微博网友@梅花山泉2世发了一条微博:黄泥岭,一条记载城南人进城的千年古道,一个月前被挖土机无情地挖开,惨遭破坏。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石板阶梯、新石材,平坦有余,失却了岁月的沧桑。你可以修防火隔离道,但这种古道,能不能绕开?古道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遗产,一旦破坏,还可复原?
这条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至1月14日下午,已有54次转发,跟帖评论26条。
记者核实报道:
1月14日中午,记者来到太平街道肖泉村后山,也就是“梅花山泉2世”所说的现场,发现情况确实如此。不过,新的石板台阶还没铺上去,从戚将军庙向上的一段山路,依然是老的石块路,而往上转弯后的山路则已被挖去了石块,看中间的黄泥还是松软的,上面落着枫香叶子等。有几段路上挖了后则盖着石块。
“早年,现城南镇的彭家、横山、沿坑、石桥、黄湾等地那边的人,到台州市区来赶集,担着番莳丝、花生、烂芝麻壳、盐等进城卖,都要经过这条黄泥岭,后来藤岭隧道打通后,黄泥岭这条山道才冷清下来。”几位村民告诉记者。
“如果本身路好就不做的”
台州太平街道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邵松说,这应当是在建设森林健身路径,是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组织,由市城市建设指挥部实施的。
市城市建设指挥部园林绿化科科长张永华说,“这条黄泥岭上边原来根本就没有路,如果本身路好就不做的。”
当记者追问想了解更多信息时,他建议记者与指挥部办公室联系。不过,记者随后拨打指挥部办公室的电话,虽接通却无人接听。
2012年8月10日的《温岭日报》曾以较大篇幅介绍了这条建设中的森林健身路径建设情况。据该文介绍:依照规划,工程将修建一条全长约40公里的健身路径,北起北山公园,沿虎山公园、梅花山麓,至藤岭、五龙山和石夫人。
当时,记者在采访中获知的是:“规划中充分考虑了景观和功能的设置,充分依托现有的自然景观,保留原有的植被、山形地貌,尽可能地减少人工雕琢,做到新建设施与保护自然环境相结合,突出城市风貌。如铺装的石料大多以就地取材的长屿石板和溪石为主,使健身路径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把最天然的景观凸显出来。”
黄泥岭这条山路,相当有历史
关于这条黄泥岭的历史,记者查找了《嘉靖太平县志》、《花山志》等有关图书,发现相当有历史。
《嘉靖太平县志》在写到天马山时提到,“天马山,昂首霄汉,势如行空。在县治南偏东……其支东北行,冈峦秀润,上有雁鸣塔,与天柱、兴文二塔并峙,望之如天外三峰。岭路通郭岙,名黄泥岭。故老云:旧本无岭,迁遣时界外人为官兵所驱,众潜避逾此,三日夜络绎不绝,遂成大路。”
郭岙即今城南横山郭岙(又名谷岙),迁遣指的是明朝初年,倭寇横行,明廷实行迁界政策。
《嘉靖太平县志》在写到乌沙浦时说:“国初因寇氛徙民腹里,筑木城为限,自塘下街东南至乌沙浦,下抵松门,并在界外。”
就是说,黄泥岭这条山路,原本没有路,界外人从这条山道偷越界线,三日三夜就成了路。
算起来这条山路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古道还能走,挖掉太可惜
@慕毅飞:现有的路接一下即可,老路才有韵味。
@晓露maggie要PASS:原先的路看着也不影响行走和观瞻,感觉被破坏了。
@盘峰居士:古道看起来还能行走,挖掉太可惜。温岭不是大做石文化文章吗?
@海角天涯1999:松门伏龙山后有一条驿道,年代不详,分很多层,应该有一定的历史了。据老人们说,这是条古道。石塘、箬山、淋川等地的古道情况,或被人遗忘或被修新道之名给挖掉了,古道现状堪忧。建议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及时保护。
@时有风吹:反省一下,我们所谓的城镇化进程之旅,多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悄无声息地离我们远去,古村落、古桥、古道、古河渠、古民俗,我们不能用含泪的目光与它们在凋谢之路上同行!
虎山论坛网友“小楫轻舟”:希望在修建健身步道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意毁坏原有的老路,那些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像连接太平到城南的石牛岭小路,看设计方案也是步道上山的一条路,现在岗下殿上去的那一段就已经被修成了水泥路。
- 建德淳安交界处遥岭古道 驴友乐此不疲前往
- 临海大泛村打响古道经济——古道变景点土货更赚钱
- 文成红枫古道名声越来越大 成为新的旅游亮点(图)
- 古道的枫叶红了——第二届红枫节在台州南屏乡开幕
- 文成万种“枫”情节开幕 登红枫古道品农家土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