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6日讯 新年伊始,严重的空气污染让全国33个城市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下。温州虽不算被雾霾影响的严重地区,却也有几天出现中度污染甚至重度污染,让人对空气质量产生担忧。温州的灰霾究竟发生得有多频繁?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灰霾天数节节攀升?昨天,记者走访相关部门和专家,追问“十面霾伏”的成因和现状。
现状:
三天中两天是灰霾天
根据市气象局自1978年开始以来的历年观测资料统计,温州市区有霾的观测记录总体呈增加趋势。市区灰霾天气出现天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5-6天/年,激增至2008年的108天/年,增加了近20倍。
每年的“6·5世界环境日”之际,温州环保部门也会出一本白皮书,公布上一年的环境状况公报,根据实际状况,最近几年的环境公报新增了浮尘和灰霾的内容。据近两年的公报显示,2010年温州市区灰霾天数为87天,2011年跃升至209天。也就是说,三天中差不多有两天是灰霾天。而从时间分布来看,市区灰霾天气多出现在冬、春季节,夏秋出现较少,其中冬季最为频繁。
成因:
PM2.5来自燃烧及扬尘
市环科院副院长宋跃群表示,近年来,温州灰霾现象频发,是PM2.5污染问题与气象条件综合造成的。市环科院正在启动编制《温州市PM2.5污染研究报告》,用于PM2.5的监测数据分析。有关研究表明,PM2.5大部分来源于火电燃煤、机动车燃油、工业使用燃料等燃烧过程,还有来源于城市扬尘及其他。
去年以来为配合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温州突出以PM2.5为重点的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整治提升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消除主城区营运的公交车黑烟,防治扬尘污染,做了不少工作,但空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建议:
生产生活方式亟待改变
当“毒雾”锁城,我们除了做好防护,还需要改变些什么?
宋跃群说,PM2.5成因复杂,治理PM2.5超标,从大的方面应尽快调整工业结构、能源结构等,改变工业生产方式。
也就是说,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是降低PM2.5的必由之路。当前受温州产业结构的影响,企业是PM2.5的主要制造者之一,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就是要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清洁生产,少排放或不排放废气,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此外,专家建议,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改变,毕竟PM2.5还来自于生活中的汽车尾气、燃煤排放、城市扬尘等。其中,汽车尾气大概占了二成份额。环境破坏容易,恢复却需漫长时日。“毒雾”面前,付出了代价的我们都应该反省,哪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了“环境负荷”?而少开一天车,减少机动车尾气,多种树保护生态,都是市民们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可以减少污染的举措。
短评>>>
谁窃去了我们的星空?
康德说:“世上最美的东西,是天上的星光和人心最深处的真实。”仰望星空,这是我们儿时天真烂漫的愿望,当能见度这个词语距离我们很遥远时,这种“奢侈”的生活唾手可得。当灰霾遮天,我们再抬头时,数星星或者将成为回忆。
生活在温州的百姓很清楚,房间一天不擦拭,就会布满灰尘;衣服在外多晾一天,又得扔回洗衣机“回炉重洗”;每到下雨天,雨刮器总能刮出带着灰尘味的脏雨水。
诚然,空气污染,我们是受害者,然而我们自己也难辞其咎。朝地上吐一口痰,往河里丢一点垃圾,有车一族排队拥堵,这些小小的行为于己方便,却给环境种下了恶果。是时候好好反省了。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别让灰霾掩盖蓝天,更别让星空灿烂只是童谣中的一句歌词。谁都不希望将来只能对着课本上画着的满天繁星,为自己的孩子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