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宁波1月16日电 今天,宁波奉化尚田镇的莓田里办起了“喜宴”,因为中国农科院的专家们要给丰收的莓田挑挑刺。在莓农宋宣叶的大棚里,头发花白、一身轻装的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专家谢云陆弯着腰,小心拨开一棵莓藤,一朵开谢的花儿露了出来。
“看,花蕊已经变黑,说明被冻死了。”谢云陆的眼里闪过一丝深深的担忧,他对跟在身后的莓田主人宋宣叶说,这样的枝条,肯定长不出草莓了。
说完,谢云陆开始了更细致地盘查,原本皱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还好还好,受冻只是个别现象,多靠近透风网边上。”他满意地说,这户莓农种植技术还是很过硬的,无论白果现象,还是水果甜分,都控制得很好。
听了专家的夸奖,宋宣叶喜上眉梢。她已经种了20年草莓,种过的品种不下十种,现在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今年草莓的价格很好,卖到20元一斤,专家给我‘诊断’一遍,我就放心了,产量肯定超过去年呢!”宋宣叶说,今年一亩农田估计能有个三四万元的收入。
刚刚从草莓大棚里出来,中国农科院原所长成卓敏又被另外一个莓农拉到自家的莓田里去了,而他身后,寸步不离地跟着一大群急于求诊的莓农。
“我们来了六七个专家,还是不够用呢!”成卓敏估算了一下,尚田全镇有5200多亩莓田,走下来肯定不可能,怎么办?
专家们灵机一动,搬来十几条农家竹凳,在大棚外十几米处搭起了露天的“小会场”,现场答疑解惑。
“我们家的果子为何长得形状不好?”说这话时,莓农宋宏良气喘吁吁。他是一路小跑去农田摘了几颗自家的果实,又快跑回来,端到专家面前的。
“草莓果型不正,就是因为灌溉量偏大,不是什么太难的问题。你可以做几个试验,比如,把灌溉逐渐减少,观察反应,找到最佳配方。”成卓敏轻轻松松就解了难题。
“草莓开了花,为什么不结果?”“果子头顶为何老是发白?”“果子上出现红白相间,色彩不均匀是怎么回事”……一时间,四面八方赶来的五六十位莓农把专家围得严严实实,原本紧跟专家的我,竟被人群一点点挤了出来!四五个小时之后,莓农们才一个个心满意足地散开……
- 2012浙江经济正能量:上陶村苗木成荫绿归来
- 调整结构更新技术规模种植 磐安食用菌走出新路
- 上市以来供不应求每天卖出万斤 下沙奶油草莓卖得俏
- 国家政策优惠 淳安毛竹种植户围炉夜话谈增收
- 近10周杭州菜价一路上扬 菜农称种植成本上升是症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