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夜值班干部来到萧家宣传拆迁政策,萧根华老婆坐在厨房,静静地听。
傍晚6点,桐庐富春江镇已漆黑一片,这时候的一点亮光,尤其亮眼。
这点亮光来自“住夜干部值班室”,镇干部童金伟、何春林正在收拾文件,准备出门,前往20多公里外的石舍村。
童金伟分管镇里林业,何春林负责国土管理工作。
从去年6月有了住夜干部制度后,忙完了白天的日常工作,童金伟都要去石舍村转转,那里计划开发一个旅游项目,将对石舍村下辖的一个组进行整村搬迁。他们要做的,就是动员大家搬迁。
“白天村民们有的在厂里打工、有的到田里干农活,只有晚上才得闲,才会听我们讲政策,向我们反映生活困难。”童金伟说。
路走多了熟
人走勤了亲
石舍村是富春江镇最偏远的一个村,下面分为长洲、茶叶坑、盘坡等小组,56平方公里的面积,和一般的镇大小差不多。
我们到达石舍村时,已是晚上7点多,村口没有路灯,远处黑黝黝一片,只有几间窗户透出昏暗光线。
石舍村依河而建,地势较低,童金伟打开手机,借助手机屏幕的光线,带我们走进村委会的办公场所,这里正在举行一个交流会,镇里的、村里的干部,用方言讨论着当前工作遇到的新困难和解决办法。
2012年,石舍村附近开始打造富春江(芦茨)乡村慢生活体验区,根据规划,石舍村将全村整体搬迁,保留下来的老房子,由杭州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投资开发“y在石舍”项目,一期投资1.2亿元,引进民宿餐饮等业态,让游客体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
“搬迁的实际利益都要解释清楚,尤其对老人要耐心些、仔细些”。开完碰头会,童金伟继续到其他村民家转转,主要是拉家常,问问有没有实际困难。
村里的道路极少有路灯,且大多弯弯曲曲,但童金伟熟门熟路带着我们走,还不时提醒这里有台阶、那里有个坎。
“路走得多了,自然就熟,这和人是一个道理,走得勤了,人也和你亲。”说着这话,童金伟像老邻居一般,自然熟络地走进村民萧根华的家。
萧根华正和家人围着火炉烤火,看到童金伟到来,笑呵呵地招呼他坐下。
“多亏了这些住夜干部了。”萧根华说:“我女儿是领养的,户口问题一直没解决好,看着她一天天大起来我心也越来越急,没户口怎么上学呐。”
办户口需要牵涉到多个部门,流程多、周期长,童金伟陪着萧根华光桐庐民政局就跑了三趟。
现在,户口办下来了,萧根华白天在镇上水电厂做工也更有劲头了,对镇里各项工作也更支持了。
既要应付突发事件
也要全天候为民服务
在桐庐,像这样白天做好自身本职工作,晚上再深入村民家中,听取民情民意,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的干部,一共有2329人。
“住夜值班制度,一直以来桐庐都有,尤其在偏远乡镇,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我们要求乡镇干部必须及时出现。”桐庐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朱红亮说。
而从2012年以来,住夜值班制度更成了“基层走亲”的一项重要内容。
县委书记毛溪浩说:“密切干群关系是县级党委政府最基础性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良知,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农户家中去,从而让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
乡镇干部从“走读生”变为“住夜生”
在“基层走亲”过程中,桐庐县委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先后到革命老区、偏远山区、少数民族乡等30多个村,为基层解决40余个发展难题。
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海拔在400米以上,每到秋季,400多户人家就会因季节性干旱而临时缺水。去年年初,县委书记毛溪浩在当地“白访夜谈”时,了解到这一情况,联系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反复商讨解决方案。去年9月底,一条从4.5公里外洋坞溏水库引水的管道,直接通到新丰村,解决了村民的喝水问题。
在县领导的带动下,桐庐县机关县管干部入户访民情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走访群众不少于5户,每年重点结对联系群众2户。
乡镇、街道干部在值班住夜基础上,每月还要入户访民情不少于2次,每次走访群众不少于10户,实现行政村和农户走访全覆盖。
目前,全县14个乡镇(街道)全面建立了干部住夜值班制度,把为民办事的时间从8小时延伸到24小时,从5个工作日延伸到7天全星期,让乡镇干部从“走读生”到“住夜生”,真正实现为民服务“全天候”。
- 杭州将探索拟提任干部财产公示试点 完善干部监督
- 桐庐干部住夜农户 为村民服务就好比走亲戚
- 为民服务全天候 余杭铺开镇街干部住夜值班制度
- 磐安县召开领导干部节前廉政教育大会
- 嘉善“五访联动”动真情、办实事 转作风贴民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