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萍摄
浙江日报杭州1月16日讯 这是一个安静又温馨的开场。
昨天上午,在位于萧山区的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仓库,储运科科长施国良已经带着工作人员忙活了整整3天。当天,省红十字会2013年“情暖浙江·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正式启动。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活动没有启动仪式,没有领导讲话,取而代之的是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提早把8大车慰问物资全部整理装运,直接发往11个市。
“装好一辆走一辆。”施国良的手一挥,一辆大卡车缓缓驶出仓库。与此同时,其他几个慰问小组也在初冬的薄雾中出发,驶向全省各地。
记者跟随其中一个慰问小组,前往建德市发放爱心物资。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上午10时许,我们到达目的地——建德市大同镇高桥村。
初冬的太阳照在村委会门口,建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已经提早把慰问物资卸载完毕,并准备好当天的爱心款物。在高桥村党支部书记、村红十字会小组组长洪小英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前往第一户困难家庭、该村村民吴根荣家。
这是一处简陋破旧的平房,里里外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床板上的棉絮不知盖了多少年,已经有些发黑。77岁的老吴和妻子郑银春,多年来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客人提着大包小包上门,显得有些惊讶,一时不知道该怎样招呼才好。
此时,省红十字会秘书长何乐琴主动上去拉起郑银春的手,与她攀谈起来。郑老太有些激动,一边搓着衣角一边与我们聊。从老人断断续续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本来生活就比较困难的家庭,去年老吴生了几场病,光医药费就花了两万多元。膝下一个女儿远嫁他乡,一个儿子智力有问题,却不愿去做精神鉴定,因此全家都未能享受低保,只能靠东借西凑和亲友支持勉强度日。
说到伤心处,郑老太眼角泛红。工作人员一边安慰,一边打开慰问包,里面装满了米油衣被等物品。大家帮老人围上温暖的围巾,在他们简陋的床上铺上崭新的棉被,还递上一个500元钱的新年红包,看到这么多人关心自己,老人一时语塞,感动得直抹眼泪。
“我们争取不让一个家庭在贫寒中苦苦等待。”大同镇红十字会会长罗建忠告诉记者,红十字会作为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其工作目标就是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
“吴根荣一家就是我们的关爱对象。”罗建忠说,大同镇位于建德市西部,是全市相对贫困的乡镇之一,像吴根荣家这样的家庭,几乎各村都有。虽然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的救助数额并不大,但能让他们在这个新年吃好一些,穿暖一点,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意义非凡。
在随同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到,这次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不仅给那些因病(灾)致困家庭带去了爱心款物,还让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家住大同镇徐韩村的马真兰就是其中一个。10年前,她丈夫罹患肝癌去世,3年后她自己又被查出患有肾病、糖尿病,日子非常艰难。现在儿子上大学,家中还有年过七旬的公公婆婆,几年来,马真兰常常感觉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
当地红十字会获悉这一情况后,主动与马家结对帮扶。除了年末的博爱送万家活动外,红十字工作人员还帮助其子联系助学基金,为马真兰破格争取该县中医院的肾病救助基金而四处奔波。
“能覆盖到的政策,尽量帮助他们全部争取。”建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方撮富告诉记者。一旁,马真兰激动地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她说,与爱心款物相比,更让她感动的是来自红十字工作人员的精神支持,是他们连续不断的帮助,让她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一直都在,让这个小家庭能有勇气坚持下去。
-记者感言
一直以为年底送温暖,就是简单的访贫问苦。不料在这次跟随红十字工作人员博爱送万家活动中,却深深感受到他们挑选受助者的细致与用心。
“要寻找并帮助那些在政府救助条件以外、却亟待帮助的人群”、“争取不让一个家庭在贫寒中苦苦等待”……行走在路上,当我听到这些基层红十字工作者说出的平常话语,刹那间深受触动。
因为细致,所以温暖。但愿今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细微而体贴的爱心。
-新闻链接
今年是省红十字会连续第14年开展“情暖浙江·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此前,这项活动累计发放救助款物价值约7100万元,救助困难家庭8.77万户。
2013年,省红十字会本级将投入慰问款物126.21万元,为1500户困难家庭和部分企业的困难职工送去温暖。各市、县(市、区)红十字会也将结合实际,陆续启动博爱送万家活动。预计今年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将投入款物1500余万元,慰问困难家庭22324户,慰问款物和慰问户数均创历史新高。
- 浙江红十字会将向2万户困难家庭送出1500余万元慰问款物
- 浙江省红会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 推动信息公开透明
- 浙江红十字救灾博爱基金成立 获捐100万启动资金
- 浙江设立红十字救灾博爱基金 将第一时间服务受灾地区
- 病危女婴从天台到杭州 警车一路护送爱心接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