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8日讯 84岁的老人,60多年来痴迷研发播种机,直到现在还在坚持。这样的热情和执着,你有没有被感动呢?
这位老人叫杨斐娥,住在婺城区雅畈镇。17日下午,在杨斐娥的家里,我们见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架子,显然是有些年月了。杨斐娥说,这是十多年前做出的样品,没办法,资金不足,一直做不出像样的模具,但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是有价值的。
聊起自己发明的小型多功能播种机,杨斐娥就有说不完的话。她23岁那年,到了温州的一个农场,那时大家播种施肥都是人工作业,每一道程序都要来回运物资,不仅费人力,而且效率低。从那时起,杨斐娥就萌发了造一台多功能播种机的念想。于是她开始在地上画图纸。有人说她是神经病,饭都吃不饱,还造机器。还有人说她疯了,没什么文化还要造机器。杨斐娥不为所动。
后来杨斐娥随丈夫下放到了金华,可她想造播种机的想法并没有磨灭。因为对机械方面并不在行,杨斐娥开始四处向别人请教。她跑过农技校、机械厂、汽车修配厂,从画图纸开始。1999年,她做出了播种机的纸模型,并凭此申请到了实用新型技术的专利。
从模型到成品,又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因为家人反对,杨斐娥的模型一直未能全部完工。
“可是我觉得研制这个播种机就是能给我带来快乐。”杨斐娥说,即使苦点累点,也不要紧。现在,她只要晚上睡不着,就会开了灯在床上想想,然后画图纸,“我今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播种机造出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实训教师张金元之前一直默默帮助老人,杨斐娥有什么备件做不出,就会去找他。张金元说,这种小型多功能播种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山区,地势比较陡或者较小的田地,如云贵高原山区,大型机械进不去,小型的播种机就能派上用处。
“现在她就是缺一点技术力量和资金,如果有人愿意给她一点技术上的指导。一些经费,这个播种机还是可以造出来的。”张金元说,老人这么多年在这么大的阻力下,坚持研发,精神可嘉。这正是———
这个老太好执着,研发机器很忘我。
如有高人来相助,惠及三农好处多。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