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2日讯 岁末年初是各类侵财型案件高发期。骗子们不惜铤而走险,用各种手段发起攻击,“捞一把”回家过大年。为此,民警对近年来办案中碰到的各类骗术进行拆招,希望市民相互传递,防止上当受骗。
(一)“捡钱、捡首饰平分”诈骗。作案分子一般为1至4人,将假金项链、金元宝、大包假币等丢在路上,当路人经过时,作案分子即上前捡起并要求与路人平分,并以未带现金为借口,要求事主以财物作抵押,然后寻机逃走,使事主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要提高警惕,切记“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防人之心不可无。同时,要熟记骗子体貌特征,然后向警方报警,以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二)“短信、网络中奖”诈骗。作案分子随机群发虚假中奖短信或者通过“显号软件”假冒网络运营商、国家政府机关、行政单位、“非常6+1”、“中国好声音”等著名电视栏目给你打电话,以中奖要缴纳各种费用、银行账户信息被盗用等为由需将钱转入指定账号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在收到类似短信或网络信息后,最好跟亲友及合法商家及时取得联系,核实真伪,不要急着汇钱,发现骗局立即报警。
(三)“邮包毒品”诈骗。不法分子用打电话或短信群发方式寻找目标,如受害人接电话后,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司等国家工作人员,以事主账户涉嫌贩毒、洗钱等犯罪活动为由恫吓受害人,利用事主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让事主将自己银行存款转入不法分子指定的安全账户的诈骗行为。
警方提醒:民警办案不可能让受害人把钱存到民警指定银行,不可能在电话里办案。为此,市民一旦接到包裹里有毒品电话,不要理会对方,也不要将自身信息泄露给对方,要选择报警。
(四)“迷信消灾”诈骗。作案分子多选择文化水平低的中老年人为对象,目标确定后,骗子开始演双簧以找“神医”向受害人咨询,窃取受害人家庭信息,然后对受害人进行恫吓诈骗,以亲人出车祸、被绑架为由,急需用钱或者用钱财消灾等花言巧语诈骗钱财。
警方提醒:对于初次见面的人,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轻易向对方交底,切不可轻信而贸然行事,否则可能后悔不已。
(五)“QQ视频借钱”诈骗。作案分子一般先骗取QQ号主的信任,视频过程中偷偷开启视频录像并盗取QQ号码。而后通过虚拟视频软件与号主的好友视频聊天,以各种理由向好友借钱、汇款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市民QQ聊天时,涉及钱的时候就要多留一个心眼,可以通个电话,或者在QQ中问一下共同的朋友的近况等对身份进行核实。
(六)“汽车退税”诈骗。作案分子冒充车管所或国税局工作人员,电话通知汽车购买者,现有相关政策可享受退税优惠为幌子,诱骗事主将钱存入虚假账号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车主遇此情形应清醒认识到如国家有相关政策会通过权威媒体发布公告,可以“我就住在税务局旁边,我会亲自上门询问的”话语回应对方,往往会中止骗子行骗。
(七)“消费卡异地刷卡”诈骗。“顾客您好!您已经在某超市透支消费××××元,垂询电话×××××”骗子先用短信群发方式谎称受害人在异地,一旦受害人回电话,就容易落入骗子的圈套。
警方提醒:短信里留的电话,市民可通过114查实或向警方报警,不能轻易转账。
(八)“免费提供长期贷款”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手机信息或网站发布信息,称能够提供免担保货款。如果市民与之联系,不法分子会声称贷款必须先付保证金或者部分利息,并要求市民自己办理一张银行卡,并打进一笔“验资款”,然后开通电话查询功能供其查询。之后不法分子利用新办银行卡的初始密码把钱转走。
警方提醒:网络上办理贷款而且是免息贷款,市民要擦亮眼睛,要牢记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就不会上当受骗。
(九)“猜猜我是谁?”诈骗。骗子打电话冒充事主远方同学、同乡、朋友等名义,让你“猜猜我是谁”的冒充熟人诈骗案件。骗子先给事主打电话称是事主外地的同学、同乡、朋友或生意伙伴,以“你不记得我了、想想我是谁”等语音让事主自猜他是谁,并讲近期到XX来见面。由于事主在外地有很多同学或朋友,就误以为是某某人。后事主又接到该骗子电话,称在来XX途中某地因车祸需治疗费或因嫖娼被抓要交罚款等理由,向事主借钱为由行骗。
警方提醒:市民接到“猜猜我是谁”的电话时,不要去猜,应直接询问对方姓名,有条件的可以亲自前往或委托亲朋前往事发地,不要轻易汇出钱款。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无论骗子手法怎么狡猾,只要保持一份谨慎的心理,遇事心里多打问号,多向亲朋好友商量,做到听其言、观其行,以免上当受骗。
- 网上代购火车票在校生被骗200元 购票要警惕3种骗术
- 不高明的骗术 竟然诈骗到64万余元巨款
- "收藏达人"中了骗子的双簧计 老套骗术防不胜防
- "收藏达人"中了骗子的双簧计 老套骗术防不胜防
- 网购诈骗实在防不胜防 警方揭秘“网购骗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