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2013说出你的愿景 记者街头拦访20名外来务工人员
2013年01月29日 07:23:14

   浙江在线01月29日讯  当2013年的钟声响起,当春节的脚步临近,城市里的人们开始互送礼物、看望亲人、预订年夜饭时,那些一年到头忙碌着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收获了什么?

  他们为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已成为维系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为此,他们倾其所有,也寻求着这个社会所能给予的回报。

  过去的这些年,他们追寻到了什么?未来的那些年,他们还在追寻着什么?

  在龙年年末,早报记者走近他们,倾听他们的年度收获,整合他们的新年愿景,记录他们的心路历程——

  累死累活都是为了孩子

  念得上杭州的学校是最大的希望

  王行来30岁重庆达州人

  来杭6年在洗脚店工作

  6年前,我跟老婆来杭州,和老乡一起进了现在这家洗脚店。我们在老家也做这个,不过在杭州赚得更多。

  这个活,真的很累,一身毛病。没办法,只会这个。走的时候,儿子才2岁,对我们的离开,还没概念。但2年后,他4岁,知道怎么回事了。那天,我们打包要走,他死活不肯,拉着妈妈的手,一直哭闹。

  怎么能不心疼呢?可有什么办法,为了多赚钱,肯定要出来。这,还不是为了儿子以后有好的环境。

  如果,儿子能带在身边,就好了。但是我们都没有社保,你刚说的那个(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政策,我是享受不了的。

  身边好多老乡,都没有社保。可是,总不至于为了一份社保,就连工作也不要了吧?

  其实,就算能把孩子接过来,也不一定好。洗脚店的工作,都在晚上。孩子晚上放学,谁来管?

  何喜莲39岁安徽安庆人

  来杭12年在服装企业打工

  我们夫妻两个,现在一个月能挣5000块钱,房租花掉600块,每个月还是能省下一些钱的。

  省下钱做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哎,要是我们外来打工的,能把孩子接来杭州读书就好了。杭州的教学质量比老家好不知道多少。读书有个好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

  我儿子13岁,在老家读初一,成绩一般般。平时住校,周末了爷爷奶奶接回去。农村的老人,哪会辅导作业啊,只要小孩不哭不闹不打架不出事就行。我们读书也不多,只好每天打电话监督他,但是没用啊,电话里应付一下,还不容易啊?

  要是有政策出来,外地户口的孩子也能来杭州读书。我肯定把儿子接过来,一边省吃俭用,一边监督他好好读书。要是他懂事,学习抓紧点,跟上城里的学校,应该还来得及。

  我们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头,希望孩子不要走我们的老路。

  何春莲40岁安徽宣城人

  来杭10多年是一名环卫工人

  做环卫工人有4年半了,风吹日晒,每天工作9个小时,一周休一天。一个月工资,也就1800元。

  脸上都晒出雀斑了,皮肤也变黑变差了,以前我很白的。现在,只要工作,我就穿上这件有帽子的衣服,可以挡风。夏天,就戴一顶阔边帽子,防晒。

  这么累又辛苦,为什么还要做环卫?哎,就看重它交社保。交了社保,孩子就可以在这里读书。我想,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后来,我把小儿子接到杭州。那年,他正好要上小学了。大女儿不愿意了,说我偏心。可是,她那会儿,我没有这么好的条件。那时,我在茅家埠的农家乐做服务员,老板没给交社保。

  希望下一年能涨点工资吧。超时工作,整日在外吹风晒太阳,基本工资就1310元,实在有点低。

  每月租房,五六平方米大小,就要600元,再加上一家三口人要开伙。一个月下来,开销不小,每次花钱,都是算了又算,能省就省。

  苏顺高42岁江苏人

  来杭18年废品回收人员

  我在杭州已经有了稳定的住所,老家也盖了新房子。前几年,大儿子读完书,也来杭州找到工作。现在就只有女儿要操心了。

  小女儿到了上学的年纪,我想让她在这里念书。不过,学费和老家比,相差太多了。我们这些外来打工的,毕竟条件有限,能省一些是一些。所以让老婆带着女儿回老家了。

  如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可以方便一些,学费也可以优惠一些,就好了。

  收入高了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李玉华45岁江苏连云港人

  来杭5年做医院保洁工作

  5年里,工资已经翻了两番,五险一金单位都帮我交了,逢年过节也有各种东西发。特别是夏天,我工作的地方有空调,仍旧有高温费发。今年还拿到了劳动先进,奖金赶上我半个月工资了。

  儿子22岁了,也在杭州,开了间平面设计的小店,明年打算结婚了。让小两口先租房吧,靠自己奋斗,总归能在杭州买得起房的。

  胡来义47岁安徽池州人

  来杭15年开了一家小饭馆

  从安徽老家刚来杭州时,随身只带了一只破皮箱,里面几套换洗衣服。我当过焊工,摆过摊,日子过得很艰难。

  一年后,老婆也来杭州了。我们在庆丰村社区的桥头摆了个摊,卖茶叶蛋,5角钱一个,一天赚不了几元钱,生活过得紧巴巴的。那时候,居委会干部经常给我送衣服,还帮了不少忙。遇到困难,也总会有热心居民帮我出主意……

  现在,我把一家人都接到杭州来了,小孙子还读上了这里的幼儿园,享受新杭州人的待遇。

  所以,我要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我把自己印刷的3000张总价6000元的爱心券,发给社区里80岁以上的老人、低保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请他们吃“爱心早餐”。

  这6000元早餐券只是第一批,如果经营情况好,我会发放第二批早餐券,尽自己的能力做点好事,回报杭州人对我的厚爱。

  吴天朝42岁河南商丘人

  来杭7年现为B4公交车司机

  当年退伍回家,老家那边工资低,一个月才挣700元左右。有个老乡在杭州开公交车,说杭州工资高,生活还挺不错。我就离了老婆和孩子,来杭州闯荡。

  考进公交公司,成了一名司机后,第二年,我把老婆也接过来了。她现在为杭州歌舞团做演出服。

  我们两个奋斗了一年,决定把儿子带到杭州来读书。在这里念书,学的东西多,对以后的发展比较好。现在老家的妈妈也过来和我们一起住了。

  我喜欢唱歌,除了上班,还会去一些商场的庆典、婚庆演出。一个月虽然能挣七千左右,但是杭州的物价不低。还好现在有医保、有公积金,看个病什么的也方便。

  在杭州定居?没敢想,房价太高了。早几年,借点钱可能还买得起,这几年就算咬咬牙,借钱也买不起。

  等我老了,还是回老家吧。孩子,就让他们在大城市发展了。

  周华英42岁重庆人

  来杭10年省人民医院保洁人员

  说起来,我们也算有车有房了。房子在重庆老家,是个小县城,已经买了两套房了。车子去年刚买的,是一辆小轿车。今年回家不用愁了,可以自己开车回家,不怕买不到车票了。

  儿子现在老家读高中,就盼着他早日考上杭州的大学,到时全家又能团聚了。

  如果有像城里人一样的医保

  在杭州生活就更有底气了

  王月红49岁台州仙居人

  来杭4年开了一家洗烫店

  来杭州那年,我已经不年轻了,有45(岁)了。为什么还要出来呢?想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我在老家、上海,都开过洗烫店。到杭州,找了个老小区,租下一间店面,一年2万元,吃住都在里面了。

  等我安顿好后,老公也随后到了。他当过运输公司的司机,后来下岗了。在杭州,找了份停车收费的工作。工资不高,好在有社保。儿子的上学,就可以解决。这个(外来务工子女入学)政策,挺好的。

  可是,我没有社保,因为年纪过大,交不了了。医保没有,以后的养老保险,也没有。

  在仙居老家,我有农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但你知道的,农村和城市之间,差距实在太大。自己全额付,回去再报销,能报多少,也不好说。农村养老保险,更是少得可怜,每个月只有80元。

  如果在社会福利上,能取消城市农村间的差异就好了。

  卢万辉42岁河南商丘人

  来杭6年浙江建工集团某项目部组长

  我到杭州后,先做了两年泥工,很快就组建了一支40个人左右的泥工组。

  家里人都不在身边,老婆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儿子在读大学,女儿去了深圳打工。现在我40多岁,生活负担不算大,所以想趁着还有力气,再打拼几年。

  目前唯一的困难就要数看病。是人总会有个头疼脑热的吧,我们都不敢上大医院,去一次就要花好几百。如果去老乡开的小诊所,只要花几十块钱。

  不过,如果有医保,看病能便宜,我们肯定选择上大医院。

  程九如58岁安徽人

  来杭6年开了一家裁缝店

  来了杭州,日子的确越过越好。可再做几年,我眼睛就吃不消了。最后还是要回到老家过日子,我一直在交养老保险金。

  我最怕的是生病,有些药要自己出钱。小病小痛不愿意往医院跑。

  如果能在看病这一块得到一些实惠,那在杭州生活就更有底气了。

  陈华全43岁重庆市忠县人

  来杭2年大龙建设集团木工

  七八个月前,我把老婆和儿子也接来了,住的虽然是工地上的钢板房,但一家人总算在一起了。

  我的大儿子17岁了,也在浙江打工,我已经替他在老家盖了4间3层楼房,他以后回家娶媳妇没问题了。

  小儿子还在牙牙学语,更让人操心。看一次小小的感冒,去一趟省儿保就得花五六百元,全是自己掏腰包。要是能像杭州人一样有医保,我的压力就会轻很多。

  房租太贵了物价也高

  生活成本能降低一些就好了

  彭艳20岁湖北武穴人

  来杭3年在服装企业打工

  我工作的厂子在康桥,住在勾庄。房租一个月才300多块钱,可是每天下班回去,只能看看电视,外面啥都没有。

  像我们这些小姑娘,都想平时有逛逛街、买买衣服、看看电影、喝喝东西的地方。可碰上休息天,要是睡个懒觉洗个衣服什么的,再搭公交车进城,天都已经暗了,没什么时间逛了。

  我很想住得离市区近一点,可是市区的房租太贵了,就算合租,也要八九百。我一个月才赚2000块钱。你说,明年的房租会不会便宜下来?

  洪继炳54岁安徽黄山人

  来杭9年在中国美院当保安

  我在杭州最大的开销就是房租了。工作的地方在美院南山校区,附近的房子都很贵。我租了一个房子在滨江,八九个平方米,每天坐公交车来上班,要花一个多小时。

  就这样,房租每个月也要330块,再加上水电费,一个月开销要400多。而且房子太小了,只好在门口搭个灶台烧烧饭菜。如果房租能再便宜一点就好了。

  石遥31岁上海市长宁区人

  来杭7年在杭做淘宝生意

  刚来杭州时,我做的是工厂仓库保管员,体力活,赚得少。后来,搞起了网上销售,收入高了很多。

  不过这几年的物价真是飞涨。现在一个月光酒钱,就要上百了,喝不起啊。希望新的一年里,物价能够低一些,让我们收入不怎么高的人,日子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梅盛雄47岁湖北人

  来杭13年在采荷一小钱江苑校区当保安

  我已经很多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今年还是打算在杭州过年。

  可在杭州过年,最让我头疼的是住的问题。我住在保安公司的公共宿舍里,才五六个平方,放一张床就满了。老婆和小孩都在杭州打工,也都住在厂宿舍里。放假的时候,一家人一个房间,实在太挤了。如果能有便宜点的廉租房,每个月两三百块,我们还是能承受的。

  闻世喜47岁云南人

  来杭5年现为园林绿化工人

  到杭州的第一份工作,就在花港管理处。后来老婆和儿子也来了,都在杭州的宾馆打工,女儿在北京工作。

  从没考虑过在杭州买房,想都不敢想。就算出去租房子,也是一大笔开销。幸好单位福利很好,我跟老婆就住在宿舍里,房租么,每个月象征性地收100元。单位还请了阿姨,给我们烧饭吃,一日三餐,顿顿吃的菜,都很新鲜。

  我们一家还会继续在杭州打工赚钱,希望宿舍能大一点,这样儿子也能搬过来,一家三口可以坐下一起吃顿饭。

  拼上几年咬咬牙

  在杭州买房期望归宿是市民

  王建东28岁江苏新沂人

  来杭3年现为市环境集团环卫工

  之前我在老家当司机,一个月千把块。经老乡介绍,我到萧山给一家公司开工程车,后来看环境集团在招人,就报名了。

  一年后,老婆和儿子也来杭州了。老婆在半山开了一家杂货店,生意挺不错,一个月能挣3000块钱左右。

  儿子7岁了,读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学校还进不去,因为我暂住证办晚了,不符合条件。我还是很感谢单位的,出面帮我跟学校解释,总算读上了。

  现在的生活挺安逸的,年薪有4万左右,房租330元一个月,水电费150元一个月,孩子每学期学费600元,一年下来能攒下不少钱。不过,以我们的收入,暂时还是买不起房。我打算再过5年,攒够30万,差不多可以付首付了,再加上公积金贷款,就在单位周边买一套房子。

  杨忠波33岁台州黄岩人

  来杭7年现任城管执法队员

  先前是在杭州当兵,一年前转业,才当上了城管执法人员。

  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讨了个杭州姑娘做老婆,她还给我生了个儿子,现在已经八个月大了。

  我们一家三口,都住在我丈母娘家里。我目前最大的目标,就是早点靠自己,在杭州买个房子。按揭也可以,小点没关系,就是希望一家人能早点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跟老婆甜甜蜜蜜地过日子,儿子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

  黎毅28岁建德大同镇人

  来杭9年现在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任经理

  刚来杭州时,我一无所有,现在我已经在这座城市立足了脚,去年还买了个房子。

  我的新年愿望就是让我住的地方尽快繁华起来。我的房子买在仓前,房价比市区便宜多了,但现在的环境还比较荒凉,找个超市都难,菜场也很远。

  再过一两年,我的孩子就要读幼儿园了。让杭州的发展再快一些吧,郊区也能过上便利的生活。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编辑: 陈铖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省政协委员卢李东:为小候鸟广设免费托管班
  • 浙江:外来务工者返乡行李不再有“标配”
  • 江西赣州的务工者 杨德:只想早点回到家
  • 台州:百名外来务工人员领到了返乡援助金
  • 杭州免费请春节期间仍坚守杭州的外来务工者看电影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