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植物园里大树的身高都是靠左上角的扇形测高仪量出来的。
浙江在线02月01日讯 灵峰探梅、玉泉观鱼……偌大杭州植物园,伴随“70后”、“80后”的杭州本地伢儿们度过多少时光。
园子里的园史陈列室2月5日即将开放,57岁的植物园,终于有机会停下脚步,跟你一起,回头望望半个多世纪的时光。
陈列室里展出珍贵的老门票,还有各种老式工具。其中有个“扇形测高仪”,半个世纪前,园林工人就是用它来量出大树的身高。
30张老门票
讲述光阴的故事
园史陈列室位于韩美林艺术馆隔壁、科普馆二楼。灯光投射到30张泛黄的门票上。
票身斑驳、边角残缺,这30张门票,几乎包含了植物园从上世纪起开始出售的门票的所有样式。
“少女门票”,是现存最早的植物园门票。尽管从票身已无法得知具体年份,但0.15元的票价,足以彰显它的元老级地位。它通身绿色,醒目地印刷着植物园园标“苏醒”——手持银杏叶、婀娜多姿的美少女。
1992年的门票,从右至左写着“灵峰探梅”四个红字,右下角边框,几朵红梅俏皮靓丽。
当然,门票的看头,不仅仅在正面。比如1993年的第二届中国杜鹃花展览的门票,就有不少值得注意的细节。首先,这是杭州第一次举办国家级的杜鹃花展。还有,在这张门票的背面,是一则华联商厦的广告,上书“中央空调、自动扶梯”等广告语。虽然这个位于延安路的大厦已不复存在,但在这广告中,它的辉煌仍依稀可见。
如今,景区的门票按规定不再刊登广告,这样的历史,自然仅存于此。“年代久远的门票十分难找。有些是档案馆里寻来的,有些是老员工压箱底的宝贝,能够陈列于此十分不易,希望大家看到它们可以回忆起与植物园一起度过的时光。”工作人员说。
这些老式工具
打造出了今天的植物园
植物园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228.74公顷。望着园中树枝茂密,满目绿意的景象,很难想象当初这里曾是野草丛生、坟冢累累的荒僻之域。
而陈列馆里陈列的各种老底子的工具,多多少少可以告诉我们工作人员在这里倾注了多少心血。
“这个扇形的仪器是测高仪,那时没有电脑,科学技术也不发达,什么都靠工作人员一步步测量,一点点计算。而这个小东西,可以用来测量树木的高度。”植物园文职人员说,测高仪上标注着精准的度数,运用数学公式计算测量的数据,树木的身高便一目了然。
陈列室里还有老式的指南针,那时没有大屏幕手机,也没有GPS导航,靠它指南、选择向阳或背阴坡地栽种植物。
此外,灵峰寺古迹出土的保护文物等,也值得一看。
植物分布景观配置
都要十分讲究
工作人员介绍,植物分布、景观配置,都是十分讲究的活,来不得半点偏差。比如喜阳的植物,要种在向阳坡,才能茁壮成长;而不同种类的植物,还要根据它们的生长情况,给它们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
如今,这些老式工具已经功成身退。取代它们的,是一台测量古树名木的多功能精密仪器。
这台手提式仪器来自德国,只需极短的时间,便可精确测量出树木的年龄、直径、周长、身高等数据,作为园中每棵树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明。
园史陈列室写满过去,而于昨天落成的植物园新的第二课堂基地,则引领着未来。
由于正处于中小学生放寒假期间,新的第二课堂基地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张。不过记者昨天去探营,第一感觉就是这个第二课堂基地非常专业化——设置了专门的昆虫标本制作室、押花室、植物组培室、标本制作室、精密仪器观察室以及交流活动中心等。孩子们以后可以在这里享受第二课堂“一站式”服务,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植物贺卡、书签以及植物、昆虫标本留作纪念。
- 植物园“树灵通”冯师傅 打雪33年打出一肚子经验
- 北京的大学生每年要来杭州植物园实习
- 杭州植物园将热带和岭南的植物移入暖房
- 门票不涨价天气也不错 植物园菊花展今年很热闹
- 10万游客踏园赏菊 杭州植物园的纪录被刷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