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先生和他的家族史画册 记者 胡聪 摄
1月29日15:58,孙先生来电:过年,每家人都要聚一聚的,有些晚辈可能会给家里的老人买点礼品或者包个红包,因为我家里人口比较多,奶奶也还健在,他们的兄弟姐妹也都在世,所以我就把家里这么多年保存下来的照片做成了一本画册。
画册已经做了一个样本了,大概有两百张照片吧,一张张看下来真的很有意思的,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见习记者殷军领核实报道:孙先生比我想像的年轻多了,今年才28岁。叫他小孙更合适。
小孙老家在临安於潜镇徐村(现属天目山镇),2006年从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教育学院)中文系毕业,目前在杭州一家保险公司做管理。虽说到徐村也就一个多小时车程,但因工作忙,平时也很少回家。
2011年春节,小孙到外公家拜年,翻到一张2009年拍的全家福时,鼻子一酸,感慨万千。
这张照片共有18人,老人坐中间,家人围坐周围,前面站着牙牙学语的曾孙女,四代同堂,好不幸福。
“外公在2010年12月19号过世了,离过年和他的78岁生日都只有一个多月……”
也是从那时起,小孙暗下决心,要做一本家族史。
勤跑档案馆,问遍村里老人
整理完家族史,还写成10万字《徐村村志》
翻箱倒柜,寻亲访友,小孙搜集到了家族近百张照片,其中最老的一张摄于1959年。是姑奶奶(爷爷的姐姐)家的,当时姑奶奶家一共四口人,现如今已是四世同堂,35口人。
“家史里的文字资料都是我在临安市档案馆找到的。档案馆不能随便进,村里镇里都要开证明,最后才让进的。”小孙说,前前后后他一共去了8次,另外还跑了几趟省档案馆和图书馆,问遍村里所有上了年纪的人。
最让小孙兴奋的是,整理家族史的同时,他找到了很多徐村的历史资料——
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的一张地图上,他发现当时就有徐村了。
解放初期,因为大家心齐,徐村改叫齐农村。2008年,村里搞新农村建设,又重新沿用徐村村名。
“明朝书法家、第一孝廉进士阮子孝,就是我们这里的。”
手里资料越积越多,小孙又萌生了写村志的想法。去年10月1日,《徐村村志》手稿写成,近10万字,耗时3年。
昨天我看到了电子版,内容详实,体例完整,很多第一手资料,都是小孙一点一点从档案馆里找出来的。他打印了两份,一份交给村里,一份送到了镇文化站。
“2012年我做了两件有意义的事,一是做了这本相册,还有就是完成了我们村的地方志,有些东西如果现在不保存,将来就很难再找回了。”
爷爷的爷爷的妈妈
当时怀胎十月担心十月
这本画册,共记载了孙家7代人的家族历史,最远一代,要上溯到小孙的天祖(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爸爸)。
在画册前言中,小孙记述了当年家族这样一件“大事”:天祖去世的时候,天祖母正怀着高祖(小孙爷爷的爷爷),同族人告知太夫人,倘若生之为女,便没收祖产,若为儿子则继承孙家祖业。
后太夫人产下了高祖,家产未被族人所得,只取走一只锡制茶壶。高祖经常拿这段轶事,向后辈提及,意在告诫后辈,家族兴旺才是立家之本。
小孙解释说,孙家祖上做过清朝官员,到他天祖这一辈时开始经商,也算是当地名门望族,同族人众多。但当时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天祖母怀孕时,天祖已经过世,同族人威胁天祖母:孙家财产不能外传,如果生儿子,祖产由儿子继承;如果生女孩,早晚是别人家的人,财产都要没收,分给同族人。
怀胎十月,天祖母也担了十个月的心。
所幸,后来天祖母生下了高祖,家产才有幸保存下来。同族人气不过,临走的时候还拎走了他家一只锡壶。
难怪,高祖经常向子孙后辈们提及这段轶事,就是想告诫他们,家族兴旺才是立家之本!
数百年间,孙家几经坎坷终于延续至今。
祖上做过清朝的“九品芝麻官”
家族里还出过几位地下党
小孙做的画册共105页,长28厘米,宽25厘米,大红封面,正面上侧是一个吉祥结,左下角是一枝盛开的牡丹,封面上打上一行漂亮的宋徽宗瘦金体——家和万事兴。
画册一开头,就是一张很有“历史感”的照片——一个瓷罐、一个清朝铜制冠顶、两块银元,还有两个旱烟嘴。这些“文物”,都是2011年迁祖坟时留下来的。
小孙说,他上网查过资料,在清代,铜质冠顶是九品小吏。小时候常听爷爷说,祖上有人当过大官,在这一带很风光,“哈哈,是个九品芝麻官,不过好歹也是个官嘛,也算是我们家族的荣耀。”
到了曾祖父这一代,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族里还出过几位地下党员。
在临安档案馆里,小孙找到了一份外公的二伯刘乾光写于1985年3月23号的自述书:我入党后,晚上经常去宣传委员处开会……1945年清明以后,新四军到天目山,叫我给带路,是晚上的时候,带到黄泥岗。叫我不要嚇(害怕),与他们一起走。新四军对我很好,带到后叫(我)吃饭,我还给新四军送茶去白虎山,我自己一只水桶遗失。
后面还附有临安县委组织部“关于刘乾光参加地下党组织的结论”——经查:刘乾光同志曾于1940年夏在齐农村由叶志清介绍参加中共地下党党员,至1941年8月止,属中共於潜中心县委天目区齐农支部。
自述书最后写道:解放后,翻身当家做主人,一直务农,拥护党,热爱集体。
(注:史料记载,1945年1月中旬,天目山战役爆发。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苏浙军区部队在天目山地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的三次自卫反击战,共历时5个多月。刘乾光就是在天目山战役的时候为新四军带的路。)
每本画册制作成本460元
同事都说创意好蛮受启发
从1959年第一张全家福开始,每隔几年小孙家都会再拍一次,每次拍的感觉都不一样。人数在增加,幸福之感也在增加。
“每次都是过年拍,这个时候人最齐,不管平时兄弟姐妹有什么矛盾,那时候大家都得笑着很开心,毕竟都是一家人。”
每次打电话回家,小孙70多岁的奶奶总唠叨:谁家又娶新媳妇了,谁家又造了新房了,最后总不忘叮嘱一句:在外要多注意身体,工作别太辛苦……
每次过年回家,小孙总感觉家还是老样子。仔细看看,其实多了很多新面孔,少了不少老面孔,家,在一点一点地蜕变着……
前年小孙家建了三层小洋楼,去年妹妹嫁人又添了宝宝,今年奶奶身体依然安好,明年他自己也打算结婚……
现在家族里小孙这一辈已经出了7名大学生……
这本家庭画册,模板是小孙找美院朋友设计的,每本的制作成本要460元。
做好之后,小孙把画册拿给单位同事看,大家都觉得蛮有意思,很多同事受这个创意启发,说自己也打算做一本。
画册开始取名“全家福”,后来改成“家和万事兴”。
在画册后记,小孙写道:流水不因石而阻,亲情不因远而疏。虽然我们平时都忙于生活、工作及学习,但是一到节假日就会齐聚一堂,谈笑风生。亲情,永远是血浓于水,不管有多少年没有见面,不管有多少年没有在一起,相见的时候,总会显得很亲密、很亲近,在一起的感觉也总是那么的自然、随和与友好。
今年过年姑公(爷爷的姐夫)要过90大寿,小孙准备把画册作为祝寿礼物。“这比送其他礼物有意义得多,有图片有文字,真真切切地记录了我们家族的变迁,让大家更有家的感觉。”
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殷军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