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5日讯 举着红皮证书,一脸憨笑的王金根,还不适应专业照相机的闪光灯。一身朴素的着装,黝黑的肤色、粗糙的皮肤以及平头下面的抬头纹,让王金根在台上很好认。
王金根是杭州桐庐阳山畈蜜桃合作社的一名农民,昨天他手里揣的大红证书,是杭州市政府给201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颁发的证书。包括王金根在内拿到这笔2万元一次性津贴的“特殊人才”一共有50位,这是杭州市政府第四年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者多与西装革履、金丝眼镜的形象大相径庭,跟王金根这样来自基层、来自生产一线的面孔不在少数。
种蜜桃一年收入30万,也是一门好行当
王金根凭啥拿津贴?因为他种蜜桃很拿手,而且还领着周围170多户桃农一起成立了合作社,当上社长后把桐庐阳山畈的蜜桃种出了名气,“种”成了浙江省著名商标,带动了整个桐庐的蜜桃产业。
“我今年51岁,种了30年桃子。”王金根聊起蜜桃时眼中充满神采,种过的十五六个品种的蜜桃名字,说得比获奖感受顺溜得多,“以前很多人都觉得种桃子太累,没钱赚。”
真的没钱赚吗?王金根带领的这个由170多户桃农组成的合作社,去年种蜜桃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这个数字比2011年增长了近25%,跟以往8000~9000元/年的种桃收入相比,收入已经翻了个跟头。
王金根本人总共承包了60多亩地种蜜桃,去年他种蜜桃的纯收入达到近30万元,不比很多企业的高管差。这段时间,王金根又在研发一个名为“晚脆”的蜜桃新品种,交成熟期避过了传统的梅雨期,这个品种的口感更脆、甜度也更高一些。“这样的新品种,价格自然也能卖得更高。”
“尽管如此,家里的小孩也不愿意回来种桃子,现在干这行的年轻人太少。”王金根说合作社里目前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人在坚持种桃子,他希望今年能在合作社里培养出更多年轻农民,“估计年收入再翻一倍,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
名字命名操作法,他更习惯穿工作服
与王金根一样,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班组长章飞龙昨天也领到了杭州市政府颁发的特殊津贴。他穿着西装站在台上,下台后却悄悄告诉记者,自己是一线操作工出身,更习惯穿工作服。
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以他名字命名的“章飞龙阿卡波糖液化操作法”、首席技师……默默在一线的章飞龙,这些年已经拿过不少的荣誉。他的工作室里,目前有10位徒弟,6个一线员工,4个研究生,学历最低的是师傅章飞龙。如今,章飞龙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这是他1988年刚站上生产线时想都想不到的,当时他的月工资只有80多元。
同行都很难相信,目前从事和研究着微生物发酵制药的章飞龙,只有初中毕业,拿的专科学历还是进公司后辅修的。
这个来自一线工人的创新,却带来了大效益:这款用于二型糖尿病的药物阿卡波糖,在发酵过程中,每个生产药罐的产出从2~3公斤一下子增长到170公斤。这么多年下来,合计给公司降低了近3800万元的成本,这款产品销售额达到7亿元。
据介绍,杭州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选拔从2006年以来,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不超过50人。今年是第4批,而像记者在颁奖现场这样捕捉到的来自基层的面孔,在这个平台上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同伴。
杭州湖畔居茶楼茶艺师赵时明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基层岗位同样能走出大师。”在这茶楼里干了15年,赵时明昨天也登台拿到了杭州市政府特殊津贴。她从最基本的服务员做起,做成了茶艺师和品茶师双技师,如今也当上了茶楼里的总茶艺师。
记者手记
英雄何必问出处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这两句话,不仅被摆在《杭州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管理办法》的醒目位置,也让一批批来自基层的突出贡献人才站到舞台上。
2万元的一次性补贴,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涨过,但从这些上台领取证书的特殊人才脸上,读到的更多的是被尊重、被理解和被认可。
“政府特殊津贴,除了‘高精尖’人才,更是要鼓励这样从基层奋斗起来在平凡岗位上的特殊人才。”杭州市人力社会保障局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多年来,对于选拔对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必须是在杭州市工作两年以上,近五年来在专业技术(技能)岗位上取得显著业绩、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技能)人员。
无论国企还是民企,无论实验室的科研先锋还是田间地头的农民,只要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创新创业,做出突出贡献,都应该有机会成为这样的“特殊人才”。
一些可喜的变化正在逐渐出现。根据统计情况,此次入选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入选者平均年龄为46岁,绝大多数来自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及工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与市民、患者、学生等面对面,用自己的突出表现做着重大贡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