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2年,浙江经济迈出了重要一步: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46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3266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
人均GDP过1万美元,标志着浙江的社会生产力整体水平已接近世界中等发达经济体,具备了向更高目标攀升的实力。
这一突破,是在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取得,来之不易。突破的背后,是浙江经济一年来的爬坡过坎、奋力突围。
新速度新内涵
【数字】2012年浙江GDP同比增长8%,人均GDP同比增7.7%
【专家解读】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杰:去年以来,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浙江经济在全国率先企稳回升。人均GDP破1万美元,意味着浙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浙江科学发展的新成效。
但不可忽视的是,人均GDP的增长也意味着要素成本会随之上升、意味着要素需求的进一步增大,意味着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要求更为迫切。
【记者素描】人们记得,去年一季度浙江7.1%的增速几乎创下了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甚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稳增长措施的发力,此后在全国增速逐季下降、总体下行态势下,浙江经济呈现二季度止滑企稳,三、四季度小幅回升向上的态势,最终跑出了高出全国增速0.2%的新速度。
对此,省社科院最近发布的《浙江蓝皮书》认为,在省委、省政府“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思路下,浙江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转型升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较早遭遇“成长的烦恼”的浙江,对摆脱过去粗放式增长的要求更为迫切。越来越多的浙企体会到,单纯量的扩张越来越难以为继,开发新产品、搞技改、拓展新产业……质变在萌动:
制造空调制冷器件的三花集团进军新能源,在以色列研发出世界首个超临界并联塔式太阳能发电的示范样机;杭州宏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高速智能化喷印装备,喷印速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喷印实现产业化生产;瑞教集团去年投入2000多万元研发高端RJ精英笔,从笔尖的精细化设计到外形材料,拿下了40多项国家专利。难怪董事长陈瑞教不担心增速,“今年RJ精英笔的销售估计还能增长5倍以上”。
在促进工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建设20个工业强县试点和12个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举措的推动下,去年浙江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7.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60.5%,较上年提高了22.9%,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增至2.04%,新产品产值率高了,劳动生产率高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技术领先”替代“成本领先”,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改造提升后的传统产业盈利空间不断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成为工业经济的新增长点。
海归丁列明和他的团队自主成功研发的全球第三个、亚洲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凯美纳上市仅仅7个月,销售额就突破亿元,开创国内新药销售史新纪录。2012年,凯美纳年销售总额已经达到3.6亿元,今年预计将破5亿元。
转型升级带来节能减排新进展。2012年浙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左右,高能耗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在下降……
与增速相伴的,不仅是工业企业的“变”,还有三次产业结构的“调”。鄞州的一块百亩方以963.65公斤刷新了我国超级稻亩产新纪录,更多的高效生态农业故事正在111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54万亩各类现代农业园区里演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加大,2012年浙江的三次产业比例由上一年度的4.9∶51.2∶43.9调整为4.8∶50∶45.2。
强动力强未来
【数字】201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7096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项目投资11870亿元,增长23.6%;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10579亿元,增长22.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1.9%
【专家解读】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吴红梅:21.4%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地区,改变了近十年来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省投资逆势上行,能达到这样的增速实属不易。
当前消费和出口都较为乏力,相比之下,投资就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正是省委省政府鼓励浙商回归、扩大有效投资等一系列举措,才实现了多年未见的这一增势。投资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今天的投资质量就是明天的经济质量,而投资的质量取决于投资规模、投资结构和投资效益三者的统一。浙江未来的投资还应继续把重点放在“有效”上。
【记者素描】这一年,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给予了浙江这块投资热土更多的养分。四大建设造就的新平台成为各路资本充满希望的新大陆。
一个个整车项目落户杭州湾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产业成为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的重点新兴产业,未来将替代传统的“轻纺老大”;临安青山湖科技城要建“硅谷”……从杭州湾到瓯江口,从东海之滨到钱江源头,央企、世界500强纷至沓来,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气象万千,成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其中,央企合作项目去年新增到位资金1247亿元,同比增长62.3%;实际利用外资达131亿美元。
与此同时,在发展机遇的召唤和各地的真情邀请下,杭商、温商、越商、甬商等各路浙商加快了回乡步伐。去年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达1298亿元,同比增长43%。
宁波江北区得知海归博士金亚东一项新兴产业创业计划,立即登门请贤,两周谈妥合作意向。尽管立项时间比同类的日本三菱苏州项目晚了半年,但开工投产时间却足足早了一年。从打桩动工到正式投产,长阳科技仅用了11个月时间,就建立了一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集成9个国家设备的PET光学薄膜生产线。因为投产速度快,企业的PET光学薄膜已经赢得市场先机。
2012年,浙江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3万个,同比增长29.1%,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30.4%,占投资总额的35.4%。这些项目,将成为浙江经济再度发力的强劲引擎。
美城乡更幸福
【数字】2012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5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55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01年起,已连续12年仅次于上海、北京,居全国第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自1985年起,已连续28年位居各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7年的2.49倍缩小到2012年的2.37倍
【专家解读】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副总队长陈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但从增长速度看,工资外收入增长更快,主要原因是我省连续多年提高各类离退休人员养老金。2008年以来的五年间,农村居民来自家庭二、三产业的收入也保持每年10.2%的增长速度。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非经营性收入也大幅提升,其中养老金收入5年增长了4.5倍。
从200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看,由于浙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完善支农惠农机制,加大投入,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加上近年来浙江部分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工数量增加、农民工薪酬水平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总体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
【记者素描】浙江科学发展的成果,正转化为惠及全体浙江人民的红利。
浙江各地,“乡”到“城”的转变正在进行中。在诸暨店口镇,6万当地居民和近6万外来务工人员和谐共居。白天上班,晚上逛街看电影下馆子,外来工也住上了安居房……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带来的是城乡居民脸上洋溢的幸福。
生活远比数字丰富,新型城市化的“再造内需”效应不容小觑。省发改委调研课题组曾对我省27个小城市试点镇做过这样的分析:一户农民过上市民生活,家庭消费将增长50%,保守估算每人每年多支出1万元。
55岁的下岗工人陈一平最近终于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房子位于临海当地投资数亿元建设的廉租房小区景莲家园,40平方米,配备了电视、洗衣机和炊具。在浙江,越来越多像陈一平这样的人,已经住进了各式各样的保障性住房。2012年,浙江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建设16.16万套。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和城市旧住宅区(危旧房、城中村)改造组成的比较完善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正逐渐形成。对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阶层来说,“我有一个家”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政府之手在为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的生活托底。60岁的乡村医生田央毛现在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上班。行医44年,老田由过去穿梭在田间地头的赤脚医生变成如今的社区医生,对农民看病的变化感触尤深:“现在卫生服务站都实行药品零差价,农民只要交了新农合医疗保险,就能享受便宜的药品。”
“美丽”已成为浙江最具诗意的构建目标,这个概念所包含的科学、绿色、和谐等要素,在今天更是人们幸福感所在。在衢州,浙赣铁路改造后,原来穿过城市中心区的100多亩铁路路基地,成了房产开发商眼中的香饽饽,但最后这寸土寸金的百多亩土地,政府没有用来开发房地产,也没有造商业设施,而是用来种树。城在林中,人行树下,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又增添几分。
- 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省政协委员提出GDP要有质量
- 金华入围大陆创新能力最强城市 GDP总量排名第25位
- 浙江2013年GDP增长将确保8%以上 CPI涨幅约为3.5%
- 浙江GDP五年年均增长9.6%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一万美元
- 金华居民人均收入破三万 GDP增长10.2%位居全省第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