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6日讯 一个礼拜前,我们挤爆了杭城的超市商店,为的是在行囊中能多塞进一份给家乡亲人们的年货。
一个礼拜后,我们陆续踏上返程之路,本已清空的行囊中,却又不知不觉被父母和亲朋们重新装满。
昨天下午,记者在绕城西线入口、彭埠进城口、城站火车站,冒昧拦下了多位刚刚回到杭州的游子,请他们为我们分享一下鼓鼓的行囊中装了点啥?
不一样的行囊,一样的关爱:我们看到了保温袋里做好的海鲜,看到了嘎嘎叫着的活鸭……这些东西也许并不值钱,也许哪里都能买到,但它们又不一样,因为这重新被装满的行囊里,承载着的是父母和亲人一片暖暖的心意。
缙云人老李:带回来的东西虽土但心意“超重”
归途的行囊:各式山货、两只活鸭、半箱土爽面、四五十斤的土猪肉、妈妈做的粽子
土特产几乎出现在每个返程之人的后备厢中。老李的车中便是如此,不仅后座上放着各式山笋、蘑菇等新鲜山货,后备厢里还放着两只活鸭。
老李是缙云人,每年老李都会带着满满一车的年货回去,亲人们也绝不会让他空着车回来。
在老李的后备厢中,还有一个大箱子。箱子里有几只粽子、半箱缙云的土爽面、四五十斤的土猪肉。
粽子是母亲亲手包的,因为知道老李喜欢吃。土爽面则是半年前就准备好的。
说到土爽面,老李的嗓音有些哽咽:“杭州的面都是以扁面为主,我吃不惯,以前和爸妈不经意地说起过。”没想到随口一说,父母却放在了心头,早早就为他备好了大半箱,“这些东西虽然土,但心意太重了。”
昨天临行前,老李的哥哥说让老李带点土猪肉回去,拿了老李的200块钱帮着买来。可老李一看,这哪里止200块钱,“肯定是哥哥嫂子他们自己贴钱买了。”
扬州人王秀珍:带着老家的东西回来这才像过年
归途的行囊:两大箱小笼包、风鸭
出站口的人群中,王秀珍(音同)阿姨一个人提了两手东西,因为实在太重,她有些吃不消,拼命耸着肩,门口接他的女婿赶紧迎了上去。
听说我们要采访她,王阿姨停下了赶路的步子,“今天怎么有这么多记者采访我,我在扬州火车站的时候,就有电视台过来,我还不好意思呢。”
原来,王阿姨的老家在扬州,过年特地跑过去拜年,回来带的都是扬州的特产,光是小笼包,就是满满两大箱,“扬州的小笼包最有名气了。”女婿在旁边介绍说。
王阿姨干脆打开行李,拿出一个袋子介绍说:“这是扬州特产风鸭,记得下次去扬州买来吃吃,味道很好的。带着老家的东西回来,这才像过年嘛。”
80后小夫妻:吃了7天还不够妈妈给我们“续桌”了
归途的行囊:妈妈做的海鲜大餐
“估计你会失望,我们车里东西可不多呢。”昨天下午,7天里来回婆家娘家两地,在丽水和宁波之间奔波了两趟的潘女士终于回到了工作生活的杭州。
在这对年轻小夫妇的后备厢里,只有一些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以及一袋子烧熟的海鲜。
潘女士是宁波人,丈夫胡先生是丽水人。这是一个典型的“80后”家庭,平时在家里也不开火。
不过,细心的妈妈昨天一大早就跑去了菜场,趁着小两口还没起床,做了一顿丰盛的海鲜大餐。这顿海鲜大餐小两口还没吃成,妈妈给严严实实地包好放在了袋子里,叮嘱他们晚上回家热热吃,“晚上不准出去吃了。”
母亲的“严辞”里,透露的却是满满的爱意。潘女士笑道,“无论我们多大,其实在父母面前永远都是孩子。”
嘉兴人老吴:带回来的,都是沉甸甸的惦念
归途的行囊:4只土鸡、4大袋粽子、青鱼干
吴森林和老伴,每年都从杭州到老家嘉兴王江泾过年,这些年几乎没有间断过。
“哎呀,家里的亲戚、朋友送我太多东西了,我提啊提不动哪。”说着,老吴打开了其中一个大袋子,又掏出一个小袋子,“你看看,光是本地土鸡,就送了4只。每次回家,我都是大包小包提回来的。”
仔细数了数,老吴和老伴总共带回来6个大袋子,有4个大包都装着年货。来接他的同事,一接过行李就问起来:“怎么这么重,30斤估计有的,是啥东西啦?”
“全是老家包的粽子啊,每年都要带回来的。”说着,老吴拉过老伴,提起一大盒青鱼干来合影,老两口自始至终都笑得合不拢嘴。来杭州工作30多年,他们坚持回家过年:“长辈都在那里,肯定是要回去的。这里面不止是吃的,更是亲戚朋友们的惦念。”
河南妈妈陈甲娟:站了14个小时带回家乡的味道
归途的行囊:大豆包、红枣一箱、绿豆面条、大肉等
在城站的出口处,穿着蓝色外套的陈甲娟蹲在地上很是惹人注意。从河南老家回来,她买的是站票,和儿子站了14个小时才到了杭州,这一下车就累坏了。
陈甲娟说,她已经10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回家过年真好啊!”她指了指带回来的行李,三四个袋子还有两个大箱子,“看,这是我最喜欢吃的,大豆包。十年了,终于吃上家乡的味道了。”
一提起过年,陈甲娟的音量提高了很多,“我从儿子一岁起,就再也没回家过过年,这次可了了心愿啦。”
富阳人吕先生:空空的车里装满的是父母的欣慰
归途的行囊:两个文件袋
昨天下午4点20分,吕先生从老家富阳回到了杭城。听明白记者的来意后,吕先生露出了笑意,也不多说,便打开了后备厢。
出乎意料,在吕先生的后备厢里,一无他物。他从置物箱里拿出了两个文件袋:“我就带了这两份东西。”
一个袋子里装着一些公务文件,一个袋子里装着许多红包袋。这个空空的后备厢,其实藏着吕先生的故事——为了这次空车返程,吕先生奋斗了十五年。
吕先生告诉记者,空车返程的想法是30岁那年萌生的:“那一年我妈又把年货塞满了我的后备厢,我执意拒绝,可我爸说,你钱还没赚到呢,装什么阔气。”
那一年,吕先生立下了而立之年的第一个愿望,“过年的时候必须‘装一回阔气’,并让父母认可。”
很快,吕先生的公司有了起色。今年过年时,吕先生终于说服了父母不再给他塞年货。
回忆起父母默认他空车回来的眼神,吕先生感叹了许久,他拍了拍后备厢,“塞满回来,载满的是父母的心意;空着回来,载满的是父母的欣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