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做水果生意的建德人王剑锋——
小草莓有大智慧
春节长假,正是草莓销售旺季。客户一天来几个电话,王剑锋忙着组织货源,从泰州发往无锡。
王剑锋掘到人生第一桶金就在无锡。1993年,18岁的他只身闯荡无锡,在当地市场贩卖水果。他将老家建德的草莓和金华的葡萄运到无锡,凭着脑子灵光,再加上不怕吃苦,不到一个月就赚到了7万多元。
当年,手握“重金”的王剑锋想到的不是买房置业。他盘算的是,如果要赚更多的钱,代销不如自种。随后他在张家港投资70亩地,耗时两年,结果却失败了。2000年,王剑锋辗转来到泰州市姜堰区,在科技园区做草莓种植试点。几年摸索,虽然没赚大钱,种植技术却日趋成熟,草莓果园也像模像样。
走进王剑锋位于泰州市区的草莓大棚,只见满眼葱郁,一畦畦田埂上体态丰腴的草莓,懒洋洋地耷拉着脑袋。每一个大棚里都有一个蜂箱,基地所有草莓都是蜜蜂天然授粉。几个工人正忙着采摘草莓,打包装箱。
“开头几年的苦没白吃,现在销路好的几种草莓,就是那几年种的。”王剑锋说。
尝过赚钱的甜,也吃过滞销的苦,王剑锋总结心得:会种不如会卖,会种更会卖,才能赚大钱。
随着草莓培育及销售成功,去年王剑锋又加大投资力度,兴建了“泰州果珍鲜合作社”,现在正准备申请“果珍鲜”商标。如今,单是泰州这个占地60多亩的草莓园,平均每年纯利润就达180多万元。而他在姜堰区的草莓园,也已扩大到600多亩。(见习记者 刘乐平 发自江苏泰州)
在江苏当记者的江山姑娘严小娟——
新闻人总在路上
“祝福新市民们过个团圆年,这是本台记者严小娟发自现场的报道。”除夕,在江苏张家港电台新闻部办公室里,严小娟将剪辑好的稿件上传到采编平台。她的微博状态随即更新:“今天过年,可以早点收工啦。”
小严是江山市贺村镇贺山头村人,2011年6月,25岁的她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作为引进人才成为张家港电台一名记者。
办公楼和宿舍楼紧挨着,忙是她一年多来的常态,加班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常事。小严告诉记者,远离家乡,“只有忙起来才有充实感,才不会想家”。
除夕这天早晨,由于临时接到一个采访任务,小严退掉了回家的车票。
大年初一下午4时半,她颠簸了近10个小时才到家。“没能和家人一起守岁,挺遗憾的。”小严充满歉意。晚餐桌上,严妈妈给女儿准备了3样主食。“我们这里初一早晨吃年糕,中午吃米饭,晚上吃面条。我前两顿没在家吃,妈妈一定让我补上。”小严说。
“回家就想和家人聊聊天。”小严在外面读了7年书,工作也在外地。在家这几天,除了走亲访友,小严还喜欢到山上转转。“家乡变化很大,村里自来水都通上了”。
2月15日,族人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小严的“个人问题”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话题。“这个不急。”小严涨红了脸,“等闲一点再说。”
次日,弟弟就要回衢州打工了,小严马上也要回江苏上班。饭桌上,小严郑重地敬了他一杯酒。“小时候家里穷,你把上学的机会给了我,谢谢你!”小严说着,眼睛湿润了。(见习记者 肖艳艳 发自江苏张家港)
- 多彩江南缤纷梦想 记者新春走近在浙江的异乡人
- 远赴重洋探望异乡亲人 漂洋过海去过“团圆年”
- 在衢19年捐赠善款5万余元 异乡客情系乡村贫困户
- 浙江人在利比亚开中餐馆 今年终于开始赚钱了
- 理财软件看花销浙江人最爱血拼 你的钱都花在哪里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