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宁波市民政局的最新统计,2012年底,宁波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12.4万人,比上年增加51845人,老年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9.42%,已逼近国际上认可的20%中度老龄化临界点。
昨天政协的政情交流会就养老服务这一主题展开了两个多小时的讨论。
①养老机构的土地如何解决
金演宁委员提问市国土资源局:养老服务业由政府来主导,也需要社会力量介入,而土地问题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是否有解决的办法?
张南芬局长答:养老的土地问题,去年市政府专门发了一个文件,规定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符合城市城镇总体规划的,符合养老机构布局规定的,这些养老事业所需土地,会做到应保尽保,20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土地指标,都用市政府的统筹指标来解决。另外在土地价格上,能用成本法,尽量用成本法,尽量减少养老事业中土地成本的投入。
宁波丰元箱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超萍说:我老家在奉化溪口的小村庄,年轻人都出去了,留下140多名老人,村里没有资金安排他们。几年前给老人们买了一台电视机,至今仍在夸我好,但企业家想建养老院却无法拿到土地。
目前民营的养老机构场地等硬件设施不足,以租赁为主,限制了发展空间。在养老的问题上,应该坚持“民办公助”,民政部门要对硬件设施进行定期检查,没有达到要求的,政府帮助他达标,达标之后再给他床位补贴,而非任由他自生自灭。
②社区医院床位能否用于养老
费震宇委员提问市卫生局:老年人对于医疗的需求比一般人要大得多,如何发挥乡镇、街道、社区这些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另外基层卫生机构的床位利用率非常低,而养老床位却一床难求,有没有可能将这些闲置的床位用作养老床位?
王仁元局长答:医养结合的问题,在宁波是非常突出的矛盾,老年人患病率高,病情重,除了一般生活照料之外,还需要卫生医疗照护。全大市整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床位数1700张,市区里有康复功能的床位加起来也不超过300张,会有计划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增设老年人的医疗康复病床,使得康复级、后医疗阶段的老年人,可以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康复养老。
另外在中国要解决养老问题,一定是以居家养老为主,在这方面会推行签约式的家庭医生服务制,家属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之后,医生可以定时定点上门提供特殊的医疗照顾。
宁波钱湖医院院长,九三学社参政议政委员会副主任胡勤勇在提案中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最大的问题是医疗和养老两块职能由卫生、民政、社保部门多头管理体制所致。
根据我的数据分析,60岁以上老人中96%患有各种疾病,排名前五位的老年病有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脑血管病等。
宁波的医疗养老服务基础相当薄弱,全市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几乎没有专业的老年病专科和配套病房。目前市区有此功能的只有西郊、灵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高新区颐康医院三家,总床位不超过200张,医技水平并不高,却天天爆满,要住院得排队等上几个月。
宁波之所以没有专门的老年医院,是因为会亏本,但并非钱不好赚,而是医保政策所限,比如我们医院的平均医保住院限额是4000元,超过只能由医院自己来承担。老年人看病基本上都会超过这个数目,很多医院都不肯干;再者是因为开设老年医院风险较大,而医院承担责任和风险的能力是有限的。
这部分风险应该建立长期的护理保险制度和养老机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保险费用可由政府、养老机构和入住老人共同筹资。
另外为了鼓励,对于医疗机构老年护理床位符合养老资助条件的,也应该给予补贴。
③养老院病床纳入医保范围
社福与社保界别的委员陈海英提问市人社局:多数养老院没有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老人往返医院和养老院十分不便。目前南京、上海正逐步将养老院的护理床位纳入到医保范围,宁波在这方面是否有打算?
王晓光副局长答复:目前在市区养老机构中,纳入医保定点的有6家,有一家是民政局所属的宁波市福利院,它既有门诊又有住院,已经解决了医保。
另外5家机构的床位费确实还没有渠道解决,因为养老护理型的床位,省物价部门尚无收费标准,也没有列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地市一级没有权限。也曾经专门跟省人社厅建议过,在新的医疗项目调整中,能够重点考虑这个问题。
目前可以缓解的办法有,长期卧床的病人可以使用气垫床(可以由医保基金支付),而另外5家机构中,临终关怀治疗期间发生的床位护理费,可以按照家庭病床的待遇来处理。
科技界别的委员池逊在提案中说:将养老机构的床位纳入医保范围,可以减轻老年人的家庭负担,同时增加医院病床的周转率。
另外她也建议,对于户籍不在宁波的老人,目前还无法入住养老院的,应该降低限制条件,这同样也是吸引人才的有效手段。
据都市快报 记者 韩宇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