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26日讯 已经为人母的陈小姐曾经这样调侃自己:“医院外有男女之分,但是进入医院就不分男女了,特别是生过孩子后,进入医院就要把自己当成‘它’,所有的矜持都会在这一刻放下。”虽然是调侃,却道出了现在医院就诊不太注重患者隐私的一面。
不过,新年开始,到浙大一院和浙医二院看病的患者,都会发现一系列变化,病人的隐私正在被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从门诊叫号系统到住院病房,只要涉及到病人的姓名以及个人信息的地方,都会被人性化地隐去详细信息。
看病被同事看到名字显尴尬
对于看病的隐私问题,曾经到肛肠门诊就诊过的李先生深有感触。去年,他曾经因为便血到医院门诊,杭州各大医院都是把患者的姓名直接显示在叫号屏幕上,会清晰地写上某某某到某某科室就诊。
李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看完病后的第二天,同事问他是不是到医院看肛肠科了,再细聊下去,才知道当天同事恰好也在医院看病,正是在叫号显示屏上看到了他的名字:“很尴尬,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发现这个显示屏害人不浅啊,虽然不是什么大病,同事可能也是出于关心来问我,但是这种病挺尴尬的,不太想被人知道。”
对于李先生这种尴尬,浙大一院质量管理科科长赵彩莲非常理解。“各大单位都有体检,体检的一些项目需要躺在床上做检查,大家都是同性,也很尴尬,这种尴尬就来自于隐私被侵犯的不适感。”
“国内医院叫号系统详细列出名字和科室以及门诊号,为的是方便大家看病,这是多年来的传统,要改变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浙医二院门办主任徐翔说。
保护隐私还需要患者配合
虽然这种改变需要时间,但是浙大一院和浙医二院都陆续开始了尝试。浙大一院在叫号系统上用圆圈来替代患者姓名中的一个字,浙医二院直接用门诊序号替代患者姓名。
“我们从去年7月份就开始筹划这个隐私问题,按照国际医院管理体系即JCI的要求,要保护患者的隐私,要求很简单,具体操作就需要我们自己探索。”赵彩莲说,医院的措施就是在门诊以及住院系统上,对患者的具体信息进行保护。
比如门诊,除了叫号系统隐去全名,也对诊室进行改造,保证一个诊室一名医生。比如住院系统内,在护士台不再放详细的病人信息一览表。
“用门诊号来取代名字叫号,最开始我们还是有担忧的,怕引起混乱,所以从一个科室逐渐扩展到各个科室,整体推进还是比较顺利的,全院用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来推广。”徐翔表示,除了门诊,在B超等检查室凡是出现患者姓名的显示屏上,也全部用门诊号来取代,目前患者都已接受这种方式。
“不过保护隐私也需要医院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徐翔说。
比如门诊,虽然推行一人一诊室的环境,但如果患者不听劝阻,一定要进入诊室,就无法保证一个诊室一名患者了,也无法保证病人隐私。“我们希望患者也能理解这些规定,换个角度来说,保护别人隐私的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隐私。”徐翔说。
赵彩莲希望患者们能够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因为推行隐私保护措施后,医生识别患者的途径主要是病历号,这个病历号是依据患者的身份证及姓名等真实信息将所有就诊信息进行关联的,只要患者来就诊,医院就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把患者的过敏史、用药禁忌、就诊情况都显示出来。在给患者打针、发药或者做治疗的时候,都会通过电脑核对这些身份信息,希望患者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不要提供虚假信息。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