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节又快到了,杭城的各个汉服社纷纷相约。花朝节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
穿着汉服去赏花,粉桃与白衣相映成趣,提手抚一曲高山流水,饮一杯盛着花瓣的淡酒,岂不美哉?徐嫣然表示,这有点难度。
超高的回头率不说,被人误解为穿着韩服、和服不说,好不容易找到个僻静点的地儿,刚坐下就被人拉去拍照……古人赏花讲究个雅,这么一看,还真是很不容易。但她依然坚持每年和同学着汉服赏花,无论如何,这种仿佛时空穿越的景象让她觉得,古诗中的风雅离她并不太远。
用古人的方式赏花,有现代人感受不到的乐趣
又快到一年花朝节,杭城的各个汉服社纷纷联系,相约一同踏青。浙大城市学院崇正雅集华服社也是其中之一,作为老社员之一的徐嫣然几乎会参加每一次这样的活动。
“赏花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她今年读大四,对传统文化已经有些研究,“我们中国有花朝节,现在已经不过了,我真的觉得好可惜。”
在徐嫣然眼里,花事对于汉服社也非常重要。除了中秋、元宵、寒食等传统节日外,每年花好时,都是社团举行活动的时候。虽然整个社团有百来人,但赏花出游通常都控制在二十人左右,穿上汉服,带上古琴,挽一只装着饮食的篮子,从学校出发。
三月西湖边阳光正好,一群穿着华服的少年少女伴坐樱花树下,白衣胜雪,对诗打趣,谁背不出了,自罚一杯。那次就去了一个男生,女生们打趣,真像宝哥哥和十二钗对诗游玩,美哉。
秋日里上满觉陇,弱冠少年桃李少女手捧一杯桂花淡酒,还有心灵手巧的女生带上了自己做的绿豆糕、桂花糕,炮制一道玲珑小食。这边有人弹起了古琴,那边少女的酒杯里落了一瓣丹桂,仿佛时光倒流了两千年。
每次与社员一起赏花,徐嫣然最大的感想就是古人对赏花的重视,用古人的方式赏花,有现代人感受不到的乐趣。
每次赏花都是一期一会,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不能重复
崇正雅集华服社创立近三年,共有社员上百人,活跃的成员有三四十人,他们人人有一套汉服。除了学校的晚会、演出、茶会,社团举行最多的,就是关于花的活动。
汉文化非常注重传统节日,汉服社也不例外。参加的次数多了,徐嫣然发现,原来传统节日和花也是那么难舍难分。
中秋节时一同赏月吃月饼,学着《红楼梦》里说的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姑娘击鼓传花。花在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花成了节日游戏中的一件道具,这才真正是“传花”,玩罢手留余香,心中自有说不出的美意。
比如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他们在茅家埠订了一桌寒食,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身边玉兰、桃花次第开放,在一片茶林里,也不显得争奇斗艳,内敛静默了许多。
徐嫣然和她的同学们痛心的是,赏花这件风雅的事,会越来越失去它本身的意义。
“古人赏花,除了怡情,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维系感情,”她说,“我经常看到春游的时候同学们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各自玩手机,发微博,彼此间居然不说话。花这么美,只是拍几张照片传上网,就算看过。”
“日本茶道有种说法,叫一期一会。说的是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不能重复,所以每一次相会都变成仅有的一次。这样充满禅意的话语中国又怎会没有?只不过我们比较内敛,直白的话很难说出口。”徐嫣然有些无奈,“穿上汉服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妙,形式上的东西发生变化后,一切都会变得有些不同。我们的专注力放在‘赏花’这件事上,反而更能够感受彼此的心声,和对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
延伸阅读
花朝节赏花习俗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举行。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杭州日报)
- 赏花的季节来啦 花事播报:梅花和兰花渐入佳境
- 【今日早报】97号汽油破8元 元宵夜车主不赏花灯忙加油
- 【今日会生活】2月25日:元宵夜,车主不赏花灯忙加油
- 97号汽油破8元 元宵夜车主不赏花灯忙加油
- 【新闻鲜晨多】2月25日:97号汽油破8元 元宵夜车主不赏花灯忙加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