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明父子在自家的草莓基地里忙碌。
农场主:余志明
农场主要成员:余志明夫妇、儿子余科、35名工人
农场占地面积:600亩
年利润:56万元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于年前发布,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这是“家庭农场”首次在一号文件中出现,颇为引人注目。
事实上,“家庭农场”在浙江已不新鲜。如宁波慈溪市的“家庭农场模式”已践行十年,如今该市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1030个,50亩以上的规模农场占了近一半。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慈溪市几个“家庭式”的农场。目前他们的收入如何?生活状态又怎样?和过去的传统农业相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注册商标是对自己产品负责
关于“明美农场”的由来,50岁的余志明自豪地告诉记者,“是把我名字里头的‘明’和老婆名字里头的‘美’合在一起,所以得名。”
这家占地有600亩的农场,基本靠余志明和妻子两人起早贪黑地亲自打理。天还没亮,余志明就起床分配农活,到自己的地里转转,一家人的心血都化成了在大棚里蓬勃生长的蔬菜瓜果。“哪怕是过年期间,正月初一也是如此。”他乐呵呵地说。
余志明的右手有残疾,付出的汗水自然比一般人要多。他农场里的35个工人中,17个是残疾人,帮着做些简便的活。
13岁起就有务农经验的余志明说,虽然一辈子都在地里种田,但他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农场。
2006年余志明在工商部门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农场,“农产品的质量对我来说很重要,工商注册登记后,从我这卖出去的蔬菜瓜果都带有农场的商标,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我,我现在也意识到工商登记不仅是对我自己负责任,也是对消费者负责。”余志明说。
去年一年,除去各种开支、人工费用和成本,余志明说一年农场的净利润有56万左右。
每年赚到的钱,余志明都会继续租一些耕地扩大农场的规模,从2006年的100亩土地,到去年的506亩和今年的600亩,他说:“我喜欢一步一步地改变,踏踏实实地做下去。”
随着农场经济效益越来越好,余志明想方设法要把农场的设施水平提高,“你看,光是这些简易大棚的投入就要四五十万”。
采访的过程中余志明手机响个不停,原来是地里收割西兰花的工人忙不过来,催他送包装袋过去。
“明美农场”位于慈溪市桥头镇,一排排简易的白色塑料大棚整齐地铺在道路的两边,里头是成千上万颗草莓,正在悄悄地生长。另一边,两三个工人正在准备收割即将上市的西兰花。
见到穿着沾满泥巴的雨鞋、皮肤黝黑的农场主余志明,一眼就能认出他就是这里的主人。
余志明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农场配套房,有场长室、会议室、工具室等,一应俱全,他略带腼腆,又掩饰不住兴奋地开始向记者介绍自己办家庭农场的故事。
儿子攻克技术难题,称自己“现代农民”
采访余志明时,站在他身边的一位清秀的小伙子,一直腼腆地微笑着。一问,原来是余志明的儿子余科。
从2009年开始,余志明的农场在种植技术上有了突破,这些改变得益于他的儿子。今年27岁的余科长着一张工科男生脸,鼻梁上架着副眼镜,很斯文。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他一直想去大城市找份白领的工作。
不过,在父亲的再三邀请下,余科决定回家做一个“农民”。“大学里学的专业是数控,跟农业毫不相关,也从没想过要回来种地,但我现在逐渐爱上做‘农民’了。”
现在的余科俨然是个农业专家,为了恶补农业知识,他还去中国农业大学进修。他说:“我经常向宁波农科院、省农科院、县市的专家请教,有时候碰到种蔬菜的问题后,自己想办法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余科常常把从专家口中听来的新技术新品种,在自家的农场实验。自从他成了农场的“技术总监”后,农场的效益大大提高了。
“比如我研发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让草莓番茄等蔬菜水果增产10%以上,利用沼肥,西瓜嫁接技术等,也可以让亩产倍增。”
开发水果采摘游、论坛发帖、上网寻找新的技术,都是余科的日常工作。这给余志明的“明美农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余科说,他喜欢称自己为“现代农民”。和很多“80后”男生一样,他喜欢篮球、崇拜科比。天天泡在农场的他,生活虽然单调却很充实。“家庭农场得到国家关注,我挺兴奋和开心的,我就想踏踏实实地办好农场。”
“我的理想就是以后家里的农场可以一代代传下去,而且要越搞越好。”父亲余志明说话时充满了期盼。
郑涌森和他新投资的育苗房。
农场主:郑涌森
农场主要成员:郑涌森夫妇、20多名工人
农场占地面积:1000多亩
年利润:100万元左右
今年44岁的郑涌森皮肤黝黑,却红光满面。作为涌森蔬菜农场的场长,他透露这几年收入不错。在两口子的经营下,去年净利润就有100多万元。
“快尝尝这草莓,自己种的,无公害。”郑涌森夫妇端出好多盘草莓摆在桌子上,记者发现草莓的个头比平常的大,味道也相当甜美,“这是今年引进的新品种,叫红颊,经济效益很好,能卖30元一斤,比市场价贵一两倍。”
干净整洁的办公区域,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郑涌森的农场看上去俨然是一家有模有样的企业。
“最多的时候我有1600多亩地,后因土地流转到期和自己产业调整,现在农场里有草莓20亩和蔬菜1000多亩。”郑涌森透露,农场里的大事小事都是老婆管着,相当于技术顾问。他则负责投资新项目,把农产品销出去。
郑涌森的农场现在雇了20多个工人,忙的时候也会请些临时工。农场里生产的蔬菜瓜果主要销到宁波。
郑涌森从事农业有十多年,高中毕业后就去台资企业做农副产品收购,在台资企业学习了更为先进的农业技术后,2003年他自己注册了商标,办起了农场。
10年来,郑涌森的农场一直在扩大,“基本上一块地赚来的钱,立刻又投入到下一块地的开发,去年一下子又投了300多万在精品园的项目上,所以去年赚的钱又全都拿出去了。”
郑涌森说做品质做品牌,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标,对引进的品种要求也颇高。“因为好的品种,能带来更好的效益,像这个草莓,亩产2000斤的话,就可以比一般的品种多赚2万元一亩。”
“虽然精品园项目投资大,包括无土栽培技术的育苗房等,一个玻璃房就要投入50多万,但没有投入就没有更高品质的农产品。”他说,听到人们说他的产品好,就是他所追求的。
农产品价格常常涨跌不定,在郑涌森看来,对家庭农场来说却有一定的优势:“价格高与低都是正常的,像西兰花,前两个月还是两块五一斤,现在两块钱能买一公斤了。因为家庭农场一般不只种一个品种,抗风险能力比较强,价格涨跌几年均摊下来,也不会受影响。”
不过郑涌森透露,作为一个“农场主”,他也有些许担忧。
“中央一号文件提到鼓励家庭农场,我们也备受鼓舞。不过,我想也因此会有更多人想要投身到农业,现在土地流转的期限比较短,我现在第二期的年限就快到期,面临一个续签的问题。但农产品生产都是长期投入的产业,如果土地年限只有5年,比如梨和桃要3-4年才投产,一投产(土地)马上就到期了;有机蔬菜得3年不施用化肥才能土壤达标,一达到标准(土地)又到期了。”他坦言,土地流转的稳定性,也许是大多数“家庭农场”最殷切的希望。
做个职业农民,务农也能致富
“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引起各方关注。
新鲜说法背后有怎样的远景?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省政府咨询委三农发展部部长顾益康、慈溪市农业局副局长段明权等人。
解读问题一:
“家庭农场”和传统农业大户
有什么区别?
根据农业部给出的解释,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其实家庭农场就是过去的‘农业大户’的转型升级版。”省政府咨询委三农发展部部长顾益康告诉记者。
他解释说,家庭农场的说法,也是从国外借鉴来的。“在发达国家,是有农场,没有农村的,比如美国的家庭农场都是几千亩地,几万亩地。原来我们的农户只有几亩地,没法叫农场。”
“这是一个和国际现代化农业接轨的提法。家庭农场相对来说,有比较大的规模,有企业化的管理经营水平,以家庭夫妻作为主要的生产经营者,部分规模大的家庭农场会雇佣一些工人。”
解读问题二:
发展“家庭农场”有何意义?
首先来说一说我国农业的现状,根据“三农专家”顾益康描述,目前发达国家两个职业农民可以养活100个国民,而我国60个农民才能养活100个国民。
这样的差距缘何而来?“因为我们的农业生产比较低效,土地利用率不高,生产方式又比较传统,无法达到规模化生产。”
“从国际的经验来看,家庭农场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顾益康表示,家庭农场对于中国目前的农业主体来说,意义很大。
“首先,培育家庭农场是一项基础性工程,生产农业的主体如果不现代,农业怎么可能实现现代化呢?”顾益康解释,这是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的关键,这不仅可以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务农不能致富的状况,使农业成为致富的产业,还让“农民”成为社会尊重的职业,促进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
“一方面搞农业的农民减少了,而家庭农户的规模不断扩大。或许家庭农场发展到未来,中国也可以实现几个农民养活100个国民。”
其次,如果一个农户只有三亩地,对科技的需求就不高,而有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对先进的农业装备则更加渴望,就会在生产中引进先进的机械装备,为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更重要的是,发展家庭农场更加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安全保障。“有一定规模,并且登记注册商标的家庭农场,会比较重视自己的品牌,操作也更规范,由于农产品可以追溯到根源,他们会更注重食品的安全。”
解读问题三:
慈溪的“家庭农场”模式
为什么能推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慈溪市目前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共有1030家,其中50亩以上的有506家。慈溪市农业局副局长段明权透露,慈溪市65万亩耕地中,有15万亩被家庭农场覆盖。这些农场已成为慈溪农业的生产主体,并且经营的效益都还不错,“每千亩地的平均年利润可以达到100万元左右”。
为什么“家庭农场”的模式在慈溪能够得以推行呢?
记者发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慈溪的加工工业就比较发达,许多农民弃耕地去工厂打工,有大量闲置的耕地,从而为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创造了条件。
“慈溪的土地流转率估计超过65%,这使得家庭农场能够得以自然发展。”段明权解释。
我们时常也会发现,一些地方名为“农场”,实际已经演变成了农家乐为主,生产为辅的“农庄”。在慈溪的“家庭农场”是如何做到“专心生产”的呢?
“有些地方搞农场,因为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效益不高,最后只能依靠农家乐来创收。在慈溪我们是不允许农场做农家乐的。”段明权透露,慈溪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星罗棋布,早期引进的外资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家庭农场”提供了下游销售渠道。因此,慈溪从“家庭农场”到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
为支持家庭农场等农业主体的健康发展,从2004年起就设立“中小农场发展基金”,引导家庭农场发展。去年,慈溪市每年用于农业生产的财政补贴超过1亿元,对家庭农产的产业扶持资金占了40%以上。
“新创办的农场50亩以上,就有0.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比如一个农场如果招聘一个大学生,我们就补贴3万元每年。”如今,通过各项政策的补助,慈溪已有81名涉农大学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就业。
“年轻的农场主越来越多,据统计,初中以上学历的占30%,40岁以下的占60%,我们也一直引导大学生在家庭农场创业和就业,提高农场管理水平。”慈溪市农业局产业科陈科长介绍说。陈科长透露,一味追求规模效应,并不适合人口密度高的浙江,慈溪市一直以来提倡培养适度规模的农场(50亩-1000亩之间为主),“同时还提倡农场搞生产,合作社搞服务,加工企业作为生产的配套。”这也有效避免了工商资本进入农业与“家庭式农场”形成不必要的竞争。
-记者手记
给未来的“中国式农场主”画个像
说起国外的农场,我们常会有这样的印象:风景秀美,占地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用工很少。说起国外的“农民”,仿佛都是生活品质高,“富得流油”的富人。比如英国草地音乐节(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音乐节)的“教父”,就是当地的一名牧场农场主。
摆脱“穷”字当先的印象,中国未来的“职业农民”或者“农场主”,又将走过怎样一段路程呢?
这些年我们担心,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务农者后继无人。不过当看到自称“现代农民”的“80后”余科放弃大城市的白领工作,回归“土地”,沉下心去攻克原本从未接触过的种植技术难题,不禁觉得心生敬佩,原本的担心变成了希望。
这几年,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吞噬了人们对于食品生产商的信任。但当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农民纷纷注册自己的商标,并自豪地对记者说,“我要对自己的品牌负责,只要我农场生产的水果蔬菜,我负责到底。”一个小小的商标注册,让我们重新对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有了更多的信心与信赖。
顾益康说,培育家庭农场,能让“农民”成为社会尊重的职业,让农业成为致富的产业。
我不禁在脑海中给未来的“中国式农场主”画下了一幅画像:几千亩的农场上,蔬菜在无土栽培的温室中悄然生长,一边是笑意满盈的农场主,动一动电脑的鼠标,控制着大棚里的光照、温度和湿度。农场中出产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后,贴上国际质检认证标签,销往世界各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