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春回大地忙农事,我省的广大农民又着手春耕备耕,田野里到处可以见到农民们挖坑积肥、整地忙碌的身影。
今天,本报与省农业厅等部门共同举办的助农增收送服务活动启动。记者随同农业部门来到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与当地种粮大户、蔬菜种植户们座谈,倾听他们对农业生产的意见、建议和期盼。
晚稻盼能入订单
田垄上的叶菜抽着绿芽,传递着大地复苏的讯息。金华白马畈粮食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李玉成也开始盘算着今年的农事安排了。
种了10多年粮食的李玉成去年获得了丰收。他承包的700多亩田地,平均亩产达到了550公斤。其中,单季晚稻的亩产超过了750公斤,这也创下了李玉成自己的单季晚稻历史最高纪录。
但增产并没有带来增收。据李玉成介绍,由于单季晚稻并未列入我省稻谷订单收购计划,他们的晚稻只能卖给市场上的收储公司,难免遭受被“压价”现象。“去年单季晚稻价格从收获初期每担135元跌到了后期的128元,“这个价格我们损失不起,现在还有晚稻存在仓库里。”李玉成说。
针对李玉成的问题,省农业厅负责人说,我省的订单稻谷奖励政策,确实有效地提高了我省农民种植早稻的积极性,各地也应该因地制宜增加对晚稻谷的收储。另外,今年省政府也将进一步提高“订单”杂交稻种子奖励标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农业用工盼保险
“用工难、用工贵,这些问题不仅工业企业有,我们农业也常碰到。”塘溪镇厚大村的粮蔬种植户刘惠芳开门见山地说。
承包了650亩耕地的刘惠芳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户,蔬菜种养需要人手较多,但因为当地农村外出青年较多,刘惠芳只能请留在村里的老农民“搭把手”。
人年纪大了,手脚不灵便,农忙时节雇工多,也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刘惠芳说,因为目前仍没有关于农业季节性用工的保险制度,她们只能自己赔付所有的医疗费用,“风险太大了。”
“保险条例覆盖的对象确实是只有法人,但我们给你出个主意。”参加座谈的省农业厅负责人说,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与种养大户的最重要区别就是前者是经工商登记的法人,而后者是自然人。
记者获悉,今年,省农业厅将与省工商局会商,择机对我省的家庭农场给予企业登记,如果种养大户们积极向家庭农场转型发展,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设施用地盼落实
“到我了,到我了!”看到前面几位大户的问题当场有反馈,来自金华市蒋堂镇洪村的洪建华也迫不及待地抢着发言。
“我最怕的就是农忙时候,我们全村都没地晾晒稻谷。”洪建华说,他承包了远近村子的1400多亩连作晚稻,收割之后苦于没地晾晒,经常要跑到其他镇的种粮大户那里,求他们帮忙烘干。
但农忙时,大家都很忙,人家也要先顾好自己,加上他所在的丰华粮油专业合作社偶尔也要帮社员晾晒稻谷,“僧多粥少。”洪建华说,他也想过建水泥晒谷场,或者烘干机,可他们合作社就在粮食功能区内,土地审批几乎不可能。
有相同烦恼的还有来自寺平村的戴天德。早稻收割时候大多是梅雨天气,湿嗒嗒的稻谷不晾干,时间长了很容易坏,戴天德说:“我们多想建个仓库和烘干机,解决晾晒问题又节省人力,可就是批不出来。”
“现在可以了,我们带来了最新的政策。”省农业厅负责人说。省国土厅和省农业厅刚刚出了一项“新政”:对规模化种植的附属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种植面积的1.5%以内,但最多不超过7亩。
而据记者了解,今年我省还将计划再建87个烘干中心,重点扶持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烘干中心建设。同时,种粮大户或合作社购买一台烘干机,还能按照不超过60%的资金比例享受购机补贴。
品牌营销盼服务
“我们的希望就是今年葡萄的销路好点。”金华市汇鑫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胡新洪说,眼下不少高端的农产品都经历了价格下跌、或销售迟滞等难题,“这种现象可别发生在我们葡萄身上。”
来自婺城区琅琊镇水碓村的胡新洪,承包了500多亩葡萄园,去年生产的葡萄超过800多吨,大多是供应杭州、上海等地的集团客户。
为了避免销售出现困难,年初胡新洪就已经开始打算把他们的葡萄品牌“世外萄园”好好打造打造。不过,胡新洪也知道,自己种了这么多年葡萄,质量是上去了,但品牌营销一直没搞起来。
胡新洪的苦恼也引起了陈薇的共鸣。2009年从学校毕业的陈薇,如今已是金华陈薇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了,今年她正打算向粮食深加工转型。
“粮食生产我可以说是半个专家,对源头可追溯大米的生产也有了成熟的一套方法。我也已经注册了‘薇农’商标,过几天,我们的加工、包装生产线也即将抵达金华。”陈薇说,但是,对品牌的设计、市场推广她一直没有很明确的思路。
“目前,我们确实有些农产品遭遇了价格下跌等困难,但从长远看,这也有利于倒逼农业部门和农业主体加快转型,走市场化道路。”省农业厅负责人说,市场的变化需要农民朋友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的性价比,生产适应大众消费需求、货真价实的价值型产品。同时也要加强农产品的公共营销,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春耕备耕五大服务活动】
活动采取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方式,发动全省农业系统万名农业干部和农技专家,结合实际采用举办科技咨询、上门走访、座谈交流、实地指导、现场培训、蹲点办公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农资、送信息、送服务,帮助指导农民群众抓好春季生产,解决实际问题。
(一)送政策,增信心。采用发放明白纸和政策宣讲、解读、咨询等多种形式,在第一时间将中央和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传达到基层、传递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稳粮增效。要重点加强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全省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粮食生产各项补助政策和优惠措施的宣传,发动种粮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努力多种粮、种好粮。特别要把确保粮食生产计划任务落实作为重中之重。
(二)送科技,强支撑。推介发布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组织开展科技下乡和科技培训,深入推进千名高级专家万名农技人员进乡村、入“两区”,与生产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开展结对服务,指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和高效生态种养新模式,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特别要把提高粮食单产作为科技服务的重要内容。
(三)送农资,维权益。组织放心农资进乡村活动,展示展销优质农资产品,宣传科学使用方法。加大对农资质量检查和市场监管,打击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帮助农户识别采购放心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增强农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
(四)送信息,拓增收。运用农民信箱、农技110、网络及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惠农政策、品种技术、病虫防治、农机作业、农资价格及农产品产销等各类信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增强市场意识,提供品种、技术、生产、市场等信息服务,促进产销对接,实现增产增收。
(五)送服务,促生产。帮助种养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筹划春耕备耕,科学制订全年生产计划,优化种养结构,搞好生产布局及农机具的维修保养,争取各类扶持,改善农田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广大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扩大经营规模,创办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组织,大力推行统一育供秧、统一机插和实行统防统治统施,推进服务规模化,实现增产增收、节本增收和提质增收。组织开展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安全。
- 浙江助农增收送服务 2013春耕备耕掀热潮
- 丽水莲都借山水发展特色产业 美丽乡村助农增收
- 填补各处“短板” 安泰笋竹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 夏宝龙:全力抓好春耕备耕和安全度汛各项工作
- 浦江:育秧中心专家会 指导春耕备耕工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