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绩佳
刚“开张”的宁波航交所取得了好成绩。据了解,自去年9月成立至今,宁波航运交易所门户船舶交易注册用户275家,航运人才企业注册用户355家;船舶交易市场完成99艘船舶的入场交易,交易总额超过11.96亿元,航运人才交易次数达到3050人次;初步实现为航运实体市场交易提供供需信息、交易撮合、交易统计等服务功能。
作为“航运大超市”的宁波国际航运中心的强力吸附作用也已经显现。总投资4.2亿元于2009年2月1日投入运行的宁波国际航运中心,现已设立口岸通关业务审批窗口170个,汇集了几乎所有的口岸服务功能。一站式的口岸服务迅速吸引着航运物流产业在此集聚。目前,航运中心不仅吸引了各类大型航运公司、港航、船代、货代、报关等窗口企业进驻航运中心开展办公,还吸引了中国人保、海泰律师事务所等专业从事海事金融保险、法律服务的航运物流上游企业在此开设服务窗口。
此外,江东区依托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和丰富的楼宇资源,全区航运物流企业在区域内形成了独特的竞合态势。继成功打造海运港航运特色楼以来,该区的波特曼中心、嘉汇国贸、华宏国际等一批高端商务楼宇汇集了航运物流上下游企业近千家,吸引物流业从业人员5000余名。近年来,挪威船级社、韩国船级社、美国船级社等3家世界十大船级社,地中海航运、南美汉堡、日本邮船等10家世界班轮前20强企业、知名航运服务企业纷纷入驻江东,“航运物流在江东”的全市地位迅速崛起,宁波中心城区的航运物流中心雏形显现。
定位高端
全球港口海运业务重心已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转移,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在全球占据大半壁江山。近10年来,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递增13.5%,集装箱吞吐量年均递增37.8%。但有航运专家指出,目前全球港口的核心竞争力并不以吞吐量等实体物流指标论英雄,而是体现在高端航运服务业上。
航运专家表示,上海与伦敦、新加坡、香港等竞争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难度不小。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宁波,应从增强整个上海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出发,提升航运服务能级,转变港口功能,努力争取在高端航运服务业方面有所建树。
去年9月18日,被寄予厚望的宁波航运交易所在宁波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挂牌上市。宁波航运交易所集航运交易、航运信息、航运服务等三大平台于一体,以三大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航运交易服务试点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试点项目,亦为全国唯一的航运交易示范项目。
打造利器
宁波港航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在继续大力发展实体物流如港口吞吐量的基础上,考虑到宁波的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还处于低度均衡状态,因此要与上海错位发展,从已有条件最充分、最容易突破的行业着手。
基于此思路,宁波航交所旗下的三大市场正各自发挥自身的特点,稳步有序推进,意欲成为驱动高端航运服务业集聚的“利器”。
如今,宁波船舶交易市场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经营范围涵盖船舶代理买卖、市场投资经营、船舶进出口代理等10多项服务内容,并逐步建立完善了船舶拍卖机制,成为航运企业交流买船卖船的“无形集市”。
凭借国家发改委“航运交易服务试点项目”子项目的优势,国内首个由政府搭台的宁波航运订舱平台试水电子商务,开了宁波航运电子商务之滥觞,并在订舱等传统服务之外,还开展资信积分服务、信用卡海运费支付服务等多项创新增值服务,希冀推动航运金融发展,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航运人才服务市场则以打造宁波乃至华东地区一流的航运人才服务平台为目标,为宁波航运企业和人才提供船员劳务派遣、人事代理、船员培训、船员证书办理等服务,为宁波率先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打造国际强港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服务保障。“目前,我们可以培养国内干部船员,实习生的月薪就已超过3000元了。”宁波航运人才服务市场总经理姚兴说。
延伸阅读
今年亚洲港口吞吐量增速有望重回7%以上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数据预计,今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会保持温和增长,增速均在5%以上,亚洲港口吞吐量增速有望重回7%以上。
受累于环球经济持续恶化,2012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不足5%,集装箱吞吐量更跌破近10年均值。中国港口运营数据虽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亦明显放缓。
沪航研中心预计,世界各国相继加大经济改革的步伐,各国交通设施、房地产等基础性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东盟、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等区域合作深化。因此,预计今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会保持温和增长,增速均在5%以上。其中,欧洲港口有望止跌回稳,但增幅有限,将低于3%;亚洲港口在新一轮内需刺激政策作用下,增速将重回7%以上。
- 台州落实航运业发展有关扶持政策 加大支持力度
- 台州三大利好政策帮助80家航运企业过冬
- 促进台州航运业健康平稳发展 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
- 山海相连变通途 浙江航运复兴之路越走越宽敞
- 舟山边检站为世界航运界“航母”提供服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