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台湾老"昆虫"留下珍贵影像 讲述20年前传戏经验
2013年03月12日 05:40:11

   浙江在线03月12日讯 昨天,浙江昆剧团的演员们,正在排演根据《浣纱记》改编的新戏。

  记者在一群帅哥美女中,发现了一位老者的身影——和白先勇并称为台湾最著名的“昆曲义工”,70岁的台湾一所大学中文系教授洪惟助。他作为《浣纱记》的编剧,特意从台湾飞到了杭州。

  本报曾经报道过浙江昆剧团保存着一批录像(详见本报2月6日C2)。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位资深“昆虫”,花了1000美金,在各大排练厅,蹲点拍下的“传字辈”艺人的珍贵戏码。这个人,就是洪惟助。

  “这里我太熟了,20多年前,我一年最多要来6次,就是为了逼老先生给我演戏!”洪惟助告诉记者。

  “威胁”雷子文——

  你如果不演,这戏可传不下去了

  银丝边眼镜,花白的头发,黑色羊毛大衣,衬衫纽扣扣到第一颗,一丝不苟。在排练厅坐了一上午,他的肩膀有些痛,轻轻起身,敲敲肩膀,又捶捶背,“都是年轻时扛机器扛的。”

  洪惟助今年70岁,他口中的“年轻时”,是1992年,那时,他49岁。

  那一年,刚开年,洪惟助扛着一个双肩包,装着摄像机、录音机、照相机等器材,带着8个人的临时摄制组,从台湾出发,先到浙江昆剧团,又转到上海昆剧团蹲点,录了二十多出折子戏。

  昆曲,讲究口传心授,所以,影像资料很重要。但洪惟助并不是第一个意识到这点的人。1986年,就有人录下了“传字辈”的演出片段,只是后期条件有限,没有好好保存。“那年,传字辈健在的,还有16人。”洪惟助记得很清楚,6年之后,他再来拍摄时,只剩下了8人。

  当时,昆曲发展停滞不前,角们没戏可演。于是,洪惟助一家家剧团跑,看到老前辈,就做三个动作:鞠躬、作揖、微笑:老师呐,我请你演戏,帮你录一场。

  看到这么一个执着的人,追着他们跑,前辈都很高兴,也演得卖力。“北昆的侯少奎,整天在家包饺子,一听到我这么说,马上给我演了一出《夜奔》。”

  懂戏的洪惟助,要求还很高。

  湖南昆剧团的雷子文,是行里有名的“傲腿”,他在《醉打山门》里,演鲁智深,有一场戏,单腿独立,打一套十八罗汉拳,二十分钟屹立不倒。当时,雷子文已经50多岁了,他觉得有点难,不想演。“我当时就‘威胁’他,你如果不演,以后这戏可传不下去了。”于是,成功地搞定了这位前辈。

  搞定俞振飞——

  《百花赠剑》戏服,收藏在学校

  从杭州、永嘉、武义、遂昌,到南京、北京,只要有昆曲的地方,洪惟助都要报个到。在南京,他甚至连住两个月。写《中国昆剧史》的胡忌一看到他,就“烦”:“你怎么又来了,我见你比见邻居还多。”

  录戏之外,洪惟助还做了一件事:访问。他身兼采访、录像、摄影,只带了两个学生做助手,一连采访了100位昆曲艺人和学者。

  那时的火车,慢悠悠,人挤人,还常常蔓延着一股汗臭加方便面的味道。有一次,他们坐卧铺去郴州,24小时,只能缩在两尺宽的板床上。

  好在,收获总是满满的。每次回家,他都要搬几十公斤重的行李箱。这一次,是沈月泉先生的手摺、曲谱,下一次,就是俞振飞、周传瑛的戏服。

  这个“搬运工”,把每一趟收获都存在了学校的一个房间里,如今叫“戏曲研究室”,里面还有一个恒温恒湿的“冰箱”,用来保存当年的胶卷。

  他采访过俞振飞两次。老人90岁生日时,洪惟助说,要成立一个昆曲博物馆,是否能送他一套戏服。老人答应去找找看。之后,便没了消息。老人去世后,剧评家贡敏去祭拜,回来时,交给洪惟助一件戏服。“这是余夫人托他转交给我的。老人生前交代,要把这件戏服,交给洪惟助。”

  湖蓝色的缎子,绘着手绣的纹样。这是俞振飞演《百花赠剑》时的戏服,如今,正静静躺在“戏曲研究室”的柜子里,一尘不染。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马黎 编辑: 陈中志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境外旅行团半团人买奶粉 台湾地区成奶粉代购"新秀"
  • 红安端掉一出租屋内传销窝点 以售台湾产品为名
  • 台湾游客杭州丢包 永康好人捡到归还
  • 台湾游客丢了包失而复得 半年后终于找到好心人
  • 湖州:两岸合资引入台湾农产品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