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4日讯 上个周末,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城南社区的居民雷振荣带着温州的朋友来到景宁畲族博物馆参观,“虽然自己是畲族人,但朋友问起畲族的起源和文化时,我也回答不了那么全面,正好有畲族博物馆,可以让他们详细了解畲族文化。”雷振荣说,博物馆已经成了他展示自己民族文化最好的窗口。
景宁畲族博物馆自去年3月正式免费开放以来,努力践行“文化富民、文化安民、文化扬名”的理念,积极打造群众“文化会客厅”。据了解,博物馆共拥有藏品1800余件,类别有生产生活用具、畲族服饰、文献、祭祀道场用具等,成为人们了解畲族人文历史,解读畲族民俗的重要窗口。
“这是畲族服饰,那是狩猎器物,这些都是博物馆里的特色藏品。”春节期间,来自该县实验一小五年级的学生郑子含作为“小小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观众们讲解。博物馆馆长梅丽红告诉记者,共有来自全县各小学一至六年级的40余名学生参加了“景宁畲族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活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小小讲解员们”的形体礼仪、讲解基本功、语言技巧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让广大少年走进畲族博物馆,了解畲族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我们不仅培养了一批合格的讲解员,也培养了一批合格的观众。”梅丽红说,博物馆的教育不仅是知识层面的,更应该是意识和习惯的塑造;不仅是教育好进入博物馆的观众,更要致力于培育下一代合格的参观者。畲族博物馆作为“学校第二课堂”,可以利用资源优势,加深学生对畲族文化的认知,感召学生树立“文化遗产、人人传承”的信念,在发挥博物馆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文化的进步。
“没想到我的意见这么快就被采纳了。”奇石收藏者潘明高兴地说,“感谢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个‘以石会友’的机会,弘扬了奇石文化。”今年1月,博物馆开展了“我为畲馆献一策”活动,当时潘明建议博物馆能提供场地,给他们这些民间收藏者办一场展览,没想到在月底博物馆就举办了一场畲乡奇石特展,展出了各类奇石100余块。
梅丽红告诉记者,博物馆要吸引观众,就要做到常换常新。“自免费开馆以来,我们举办了10多场个性鲜明的主题展览,共吸引了21万人次观众前来参观。”梅丽红说,在保持基本陈列的基础上,他们利用好博物馆的空间布局,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
编后: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建馆容易守馆难”现象,许多观众来了一次就不愿再来第二次,很多博物馆在热闹一阵以后依旧回归门庭冷落。针对这一情况,景宁畲族博物馆在基本陈列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馆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改变“重展”不“重教”的思想,形成与学校长效性、规模化的教育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使博物馆成为孩子们愿意去的地方。同时,与外界形成良好的互动,以“请进来”的方式,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目前,博物馆不仅成为了外地游客了解畲乡文化的必到之地,增加了人气指数。也成为了当地百姓展示畲族文化的一个场所,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真正成为了“精神休憩地”和“文化会客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