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6日讯 西湖美景,三月天。
原本这个时节,站在集贤亭里,赏春光,最是惬意。无奈,半年前的一阵风,吹倒了亭子。好在,日前,集贤亭正式开始重建,预计最快下个月底,我们又能在亭子里赏景了。
昨天,有读者私信@钱江晚报文艺家,担心地问:“这次集贤亭重建好了,不会再倒了吧?”带着读者的疑问,记者专访了杭州园林设计院和浙江省古建筑研究设计院的专家。
中国古代建筑里,最漂亮的部位,当属样式繁复的屋顶。而它的美丽,还可以霸气地单独拿出来欣赏——没错,独立的屋顶,就是亭。亭子体态优美,观赏性高,但是在设计师眼里,它却是古建筑里比较难以保存的。
“亭子只靠4根或者6根柱子支撑。从盖开始,把力传到梁上,梁传到柱上,再一直传到最下面的柱基上,而集贤亭建造在湖边,需要在湖底打木桩子,这最后的力传到下面就分散掉了。”昨天,杭州园林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周为透露,集贤亭有6根柱子,湖面风大,一旦风向紊乱,就非常吃亏,“最美好的景观,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但中国古代木构建筑里,也有保存上百年的榜样,为啥它们可以屹立不倒?记者很疑惑。
“房子有墙,互相之间推牢支撑。亭子却是孤零零的,相对脆弱一些。”周为说,上千年的房子可以纹丝不动,但历史悠久的亭子几乎不太有,“在杭州,保存50年以上的木构亭子,我还真想不出来。”这一次重建,外貌和原来的一模一样:双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下面是六根柱子。唯一的不同,就是当初被吹断的木梁柱,换成了坚韧的钢,“会有接近木材的感觉,更纤细、挺拔,和屋盖的木结构,很协调,而且,它的耐久程度,比木材要好,也不易腐烂”。集贤亭建在湖上,潮气很重,因此,建造前必须对木料进行防腐、防白蚁的处理。周为说,在修复古建筑或建仿古建筑时,木料必须经一个月以上的桐油浸泡,再晒干,“如果药水只在表面涂一涂,木头只要裂开一个小眼,水汽一进去,就完了”。
浙江省古建筑研究设计院院长黄滋告诉记者,古建筑牢不牢靠,要过三大关。首先是构造合不合理,再是材料好坏,最后一点很重要,就是后期养护和修缮。“就算换成钢结构也有隐患,它的连接处,隐蔽部分一定要防潮,还要防火,不然一烧也会倒。而木构的屋顶,要防漏,以前的宫殿建筑时常要翻漏和岁修。”
而周为也提到,如今城市气候环境条件越来越差,酸雨尤其会对钢有腐蚀性。“这就要求日常排查必须到位,对建筑来说,没有一劳永逸的事。”
- 上德立交西侧上下匝道将拆除重建 施工10个月到1年
- 维护公民基本人权 胡季强呼吁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
- 集贤亭昨起复建 新亭能抗超强大风 4月底建成开放
- “亭湾骑射”将重现 西湖边倒塌的集贤亭开始重建
-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公平 领导现场督查拆违工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