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香港演出的《玉簪记·秋江》
浙江日报讯 一大早,72岁的章华琴就来到新昌调腔剧团的排练室里,她和调腔剧团团长丁黎鸿一起复排“古戏”,“这是大工程,我们一定要做好。”
新昌调腔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古戏”是指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的遗存剧目,而清中晚期及民国时编的剧目称为“时戏”。1958年入行的章华琴手头还保留着从师父那里传承下来的100多个“古戏”曲谱手抄本,新昌调腔剧团挑选出了其中20多出“古戏”复排。
因为,新昌调腔终于要走出地方剧种的地域局限,迈向更广阔的天地了——今年7月,这20多出调腔“古戏”将第一次走上香港的舞台,连演三天三夜。之后,调腔还将走出国门,目前,法国已有意向邀请新昌调腔剧团赴法演出。
“新昌调腔以往都只在浙江省内演出,去过一次北京、一次四川外,再没到省外别的地方演出过。”章华琴是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先生是调腔剧团乐师吕月明,两口子相守了一辈子,陪伴他们的,还有调腔。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一段调腔飘入,两个靓丽的身影转进了排练厅。
这是章华琴的两个学生,“她们已经是第七代传人了,2007年的时候,我们一批老艺人呼吁要开调腔训练班,精挑细选了30名学生组建了新昌艺校调腔五年制中专班,去年,这批学生毕业进了调腔团。”
王嘉瑜是这30个孩子中拔尖的一个,她跟着章华琴走起了《北西厢》的台步,虽然没有妆容,但唱腔婉转,活脱脱一个“崔莺莺”,梁晶娜扮演的“春香”也毫不逊色,与王嘉瑜一唱一和。
调腔的传承,始终是章华琴这些老艺人心里最牵挂的。
1959年进调腔训练班的王秋华如今虽然离开了调腔剧团,但对调腔的历史了如指掌,历史上,新昌调腔演出活动十分频繁,明代《新昌县志》中记载:“正月望前,市人俱出钱做灯,又做戏文通宵达旦,至十六七才止。”说的就是当地人争看、争演新昌调腔的盛况。王秋华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昌当地还有20多个专门的调腔班,新昌镜岭镇下潘村一个村里就出了19个调腔演员、7个调腔乐师,“年终封箱,艺人回乡,说声做戏,即可开场”,这民间谚语说的就是当时调腔艺人在新昌人数之多。
排练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演女小生的石林芹是1987年那一批进调腔训练班的,她说:“调腔的声腔与表演风格很独特,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人启齿、众人帮接的演唱风格,还有耍椅、变脸、背身踢靴等特技绝招。”现在,新昌调腔的演员大约还有七八十人。
下午,新昌调腔剧团团长丁黎鸿采购回了一批调腔团赴香港演出所需的装备,“我们希望调腔能为更多的人知道。”
调腔,这块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活化石”,在“传、帮、带”的咿呀唱声中,着上新妆,迈开新步,向着明天高歌而去。
- 一台草根戏 引发群众对好干部的众多期盼
- 59岁环卫老大哥 从新昌江里救起一名轻生女子
- 新昌一茶农被眼镜蛇咬伤 惊蛰过后蛇伤病人渐多
- 新昌有户"雷锋之家" 章利军与父、女成就"好三代"
- 新昌农户茶园一游被蛇咬 医生建议不要惊慌处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