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垃圾分类在杭州试行的第三个年头。
截至去年10月,杭州市区已实施垃圾分类小区共计1047个,占市区生活小区总数的85.7%,实施垃圾分类居民户数近60万户。
昨天,记者从市城管委获悉,根据刚刚印发的《2013年杭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今年,主城区范围内(除滨江)将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不仅生活小区要进行垃圾分类,事业单位、学校、企业,甚至是车站、码头、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酒店宾馆等也要进行垃圾分类。
另外,还有多项举措也将惠及民生。
关键词1:全覆盖
不仅小区要分类,商场超市也要分类
市城管委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垃圾分类全覆盖的范围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杭州经济开发区,“我们要求能进行垃圾分类的生活小区都要开展起来,发动居民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2013年9月,计划高新开发区(滨江)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50%,萧山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40%,余杭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
不仅是生活小区,全覆盖还包含社会的各个层面,如市区范围内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企业,还有车站、码头、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酒店宾馆等窗口单位。“我们会对各个单位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考核,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让每个人都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关键词2厨余垃圾
要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快速减少厨房垃圾含水量
日常生活中,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比例高达55.45%。在杭州,这意味着每天要产生200吨左右的厨余垃圾。
目前对于厨余垃圾的处置,一般也只能填埋或焚烧。由于厨余垃圾含水率高(80%-90%),因此填埋会造成不易压实、渗沥液处理量增大等问题;焚烧则会消耗大量能源。
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开始,会尝试用生物处理的方式来处理厨余垃圾,使其变成绿色有机肥,“变废为宝”。
其实,这个“新花样”去年9月在西牌楼小区曾搞过小实验。
方法:在小区内放一个不锈钢大柜子,居民将厨余垃圾扔进去,经高速发酵,8-24小时分解后,90%左右的垃圾转化为水蒸气、二氧化碳及热量,经配套的水、气处理装置净化后,以气体形式从管道排出;而约10%的残余物则完全转化为无有害菌、无公害的绿色有机肥料,经脱水、干燥后从出料口排出,能为居民家庭养花、小区绿化长期提供上好的有机肥料。
昨天,记者回访了西牌楼小区负责环境卫生的庄大姐。她说,实验并不顺利,2个月后便结束了。原因很简单,管道排出的气体有异味,居民接受不了。“厂家继续去研究改进了。但生产出来的肥料很不错,拿回家在盆景内稍微放一点,就很有效。”
庄大姐说,“我感觉,排气管和居民楼靠得太近也有关系,这个管道就在建南小区3幢边上,因此居民意见很大。”她感觉,至少要离开居民小区30米以上才合适。
庄大姐的说法,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相关人员也表示理解。他们表示,这一技术还在完善中。
据悉,这一技术今年将首先在5家餐饮企业和5家企事业食堂中试点开展,之后会逐步推广至生活小区和其他地方。
另外,对于厨余垃圾水分量大的弊端,今年也有新的解决方案推出——各个城区都将试点建立一个以上厨房垃圾压缩减量试点项目,采用压缩方式,快速减少厨房垃圾含水量。
关键词3可回收垃圾
政府出面,高价回收纸箱瓶罐
每个老小区,每天都会有收垃圾“游击队”光顾,大伯大妈积攒的纸箱、报纸、瓶罐拿下来卖给他们,赚点零花钱。
但收废品的价格时高时低,都是“游击队”说了算,没有统一的标准。
家住体育场路的潘大姐说,废报纸的价格这几年跳水很厉害,最高的时候0.8元一斤,现在只剩0.5元一斤。“其他废品价格更低,最近几天,纸箱每斤0.4元,易拉罐每个0.1元,大的牛奶罐每个0.1元。”
住在转塘的张小姐说,那边收废品的价格更低。“一斤纸板箱的价格为0.3元,易拉罐3个可以换0.1元,好一点的铝瓶子是0.1元一个。油壶要看大小,现在市面上都不怎么愿意收了,价格在0.1元到0.5元之间。”
“今年,将会选择几个成熟的小区作为试点,由政府来收居民的可回收垃圾,高价收,一定比‘游击队’高。”市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管中心透露,今年开始,政府将加大对废旧物品回收市场的指导和培育力度,建立物业小区废旧物品回收体系。
也就是说,居民可以统一将纸箱、瓶罐等可回收垃圾卖给政府,统一标价,统一回收。政府收集后,再直接卖给回收企业。“这个试点项目不为了赚钱,只要求不亏本。我们和商贸局合作,统一联系回收企业,省去中间环节,提高回收价,不让居民吃亏。这样也能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提高回收效率,让垃圾在源头减量。”(杭州日报)
- 下沙开发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成果丰硕,略有不足
- 老三区7月起 各选一个街道示范垃圾分类
- 湖州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垃圾分类知晓率超95%
- 宁波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
- 嫌麻烦、无资金、缺制度 宁波垃圾分类步履艰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