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唐海萍正在进行捐髓(采集造血干细胞)。
浙江在线03月19日讯 近期,台州骨伤医院护士唐海萍赴杭捐髓救人的感人事迹经有关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唐海萍是我市第7例、浙江省第125例骨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在我国,每年约有近3.6万人得白血病,大多数年龄在30岁以下,其中15岁以下的人群占50%以上,骨髓移植是唯一能使他们获得新生的希望。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骨髓资料库,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捐髓存在着误解,认为骨髓移植就是“钻骨抽髓”,因而对这一善举望而却步。
“最美护士”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今年33岁的唐海萍,1999年毕业于台州卫校,现为台州骨伤医院骨一病区护士长。2005年7月,唐海萍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经工作人员介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去年年底,她从省红十字会那里得知自己和一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据悉,非直系血亲之间相合的几率在几万甚至几十万分之一,这10年来,全省也只出现过100多例配对成功的。
唐海萍要拯救的对象是河北的一位同龄男性白血病患者,对方身高1.82米,体重83公斤,需要的造血干细胞量比较大,要进行两次的采集,但唐海萍没有临阵退缩,还是义无反顾地决定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她告诉记者,在她的村里有一个跟她同龄的人患了白血病,由于找不到配对的造血干细胞,结果没两三个月就走了。这件事对她触动很深,也再次坚定了她捐献的决心。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其实她更懂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
3月1日,唐海萍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家属的陪同下专程赴杭捐髓,通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她首次捐献了170毫升造血干细胞。3月7日,她再次捐献了140毫升造血干细胞。
她见义勇为、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不求回报的行为和崇高精神感动了社会,被誉为台州“最美护士”。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无害
很多人对献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说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则不太明白,甚至心生恐惧。
台州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盛金桥说,人们之所以会恐惧,是因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没有充分了解,要想消除误会,首先要做的就是知识的普及。
以前的捐献骨髓,现在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都是采集造血干细胞,只不过两者采集方式不同。前者是通过骨髓穿刺抽取骨髓血,目的是提取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所以叫捐献骨髓。后者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和普通捐献成分血过程相同。当然开始需要将大量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所以现在称捐献造血干细胞。
据介绍,每次采集总共大约10克的造血干细胞,含部分血液成分,一般是50—100毫升。比一次献全血的血量还少。而且人体对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死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至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记者从台州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2800例成功纳入骨髓资料库,这个数字预计到明年会增加至3000多例。“唐海萍是我市成功配对的第7例,首例配对成功的在2006年,从对这些捐献者的走访来看,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人的身体是无害的。”盛金桥说。
如何捐献造血干细胞
据了解,凡年龄在18—45岁的健康者均可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志愿者可以到台州市中心血站或者各县(市、区)献血点,由工作人员抽取5毫升静脉血作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分型检查,并将检查资料输入骨髓资料库;当有病人需要骨髓移植时,在骨髓资料库中寻找与其相匹配的供者。
初配成功后,通知您进行身体检查,并做高分辨。高分辨结果相合,则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你的资料与病人相同,那么你就可以实现自己捐献骨髓的愿望了。
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设于全国各地的捐献者服务机构将会通知你被接纳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并经常与你保持联系。而作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还应注意,当你或你联系人的电话、地址发生变化时,希望及时通知登记部门,以便在需要时能很快找到你,使患者的疾病及时得到治疗,并保证你实现救人的愿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