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0日讯 在海西州采访期间,我们深深感受到,有一个名字在这里叫得很响,有一种温暖在这里传进了千家万户,这就是“浙江援建”。
天峻县浙江援青园——雪合勒小区,一幢幢住宅楼拔地而起,挂起的标语上留有“浙江援建”身影;乌兰县蒙医院异地迁建项目工地、德令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工地、大柴旦中心幼儿园等,都印有“浙江援建”标记……
在这些“浙江援建”中,自然不乏舟山元素。
项目援建,安居强基富民
这几年,海西州天峻、都兰和乌兰3县游牧区的1400多户游牧民,陆续从寒冷、潮湿的帐篷搬进温暖、亮敞的定居房,告别了以往“一年四季一顶帐篷、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
3月8日,记者来到乌兰县柯柯镇怀灿吉村李贵斌家。90多平方米的房子,用电、供水、供暖设施一应俱全,室内装修大方典雅。李贵斌说起“浙江援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援青干部帮游牧民建造了新房子,让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怀灿吉村是省援青指挥部指挥长、海西州州委常委、副州长、舟山市委常委张明的联点村。2012年,援青指挥部争取了500余万元资金帮助该村改善住房条件,并全程参与建设工作。“怀灿吉村的新农村建设能够顺利推进,离不开浙江方面的大力支持。”柯柯镇党委副书记张有璀说,下一步村里将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到村民致富上,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
去年8月初,海西州图书馆援建项目投入使用,新图书馆的接待量比过去翻了一番。作为该项目的具体负责人,舟山援青干部张国华在项目建设中搞对接、做协调、抓进度,最终用4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图书馆内部装修和附属配套设施建设。
舟山籍的省援青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厉仁军介绍,两年多来,浙江省共先后下达6批43个援青项目,已有27个项目投入使用或竣工。其中,舟山援青干部负责实施了州本级的5个基础设施项目,还邀请了舟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帮助设计海西州教师培训中心内装修工程和州委党校学员宿舍楼工程。
产业扶持,增强造血功能
产业扶持是增强海西州经济综合实力,提高自我积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为有效的援助方式。舟山援青干部依托省援青指挥部,积极帮助海西州政府及各市、县、行委在浙江举办产业对接、项目推介、经贸洽谈等活动,为海西州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今年4月15日,位于海西州格尔木昆仑开发区的青海联大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即将建成投产。这个总投资4.2亿元的企业,年产硝酸钾可达20万吨。
公司副董事长余荣权是位浙商,在温州瑞安经营一家老牌的钾肥生产企业,其原材料主要来自格尔木,近年来因运输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下降。2011年,通过省援青指挥部的牵线搭桥,余荣权把企业搬到了格尔木。“现在,我们站到了生产链的最顶端。”余荣权告诉记者,企业可就近从盐湖里获得原材料,生产出来的硝酸钾可用于农业,也可用于光伏蓄电设备。目前格尔木的光伏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下一步将大力发展光伏蓄电设备。“标准蓄电站需要28000吨的硝酸钾,我们的产品市场需求很大。”余荣权表示,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生产中的废料将得到循环利用,以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
青海联大公司落户海西州只是浙江产业援青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浙江省企业与海西州签约项目21个,签约资金达67亿元。此外,通过援青干部的牵线搭桥,海西州还成功引进了太阳能光伏新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11个,投资金额34.6亿元。“产业援青,既增强海西‘造血’功能,又促进我省企业‘走出去’发展,实现浙、青两地的互利共赢。”厉仁军介绍说。
智力援助,赠“鱼”更要授“渔”
3月6日,记者来到素有“骏马之乡”之称的海西州天峻县。天峻县平均海拔约4000米,是海西州重要的藏区,全县90%以上为藏民。去年8月,在浙江援青指挥部的帮助下,该县40名藏族学生到浙师大附中免费学习,每名学生能享受当地政府探亲、生活、住宿等各项补贴1.6万元。
今年放寒假,天峻县副县长雪莲特地去火车站接这40名学生。“我发现每个孩子眼神里充满了自信,这种自信将改变他们的一生。”雪莲说。
智力援助是增强海西州自我发展能力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针对海西州各领域专业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援青干部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和交流平台,在省内各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先后在浙江大学、浙江省委党校、各地市委党校、省内医院、中小学校建立培训基地。
其中,舟山市卫生局接收了7名海西州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进修;根据全省统一安排,舟山市委党校举办了20余期海西州党政干部培训班。据统计,截至去年11月,海西州共有5599人接受培训、挂职和进修。其中,赴浙江培训、挂职和进修1899人,在海西州当地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700人次。省援青指挥部共安排智力援助经费1400万元。“通过开展智力帮扶活动,使医教人员提高了理论和技术水平,使青年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使普通群众提高了就业技能和创业意识。”这是当地参加过培训的人员对智力援青的评价。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