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3月21日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繁荣,由消费纠纷引发的诉讼案也有增多趋势。记者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法院系统采访时了解到,其中绝大多数的纠纷案,与商家缺乏诚信、甚至恶意欺诈有关。
消费纠纷多失信是导火索
宁波市江东法院民一庭庭长张晓霞说,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是造成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的重要诱因,涉及家具、房产、旅游等多个行业。比如江东法院受理的一起涉及家具经销商的案子,其在广告宣传中以纯实木为卖点招揽眼球,而实物却是复合板或实木与其他材料的混搭体,存在欺诈行为。
住在江东的江阿姨,去年年底向一家家具经销商订购一批实木家具,并付清了所有货款。家具送到后,江阿姨却发现所购家具乃实木、细木工板、胶合板的组合家具,而非约定的实木家具。前不久,她到法院起诉,要求销售商返还货款15万元,并赔偿15万元,同时追究家具城连带责任。
经过法院调查,家具经销商承认这批家具确实存在问题,如数退还了江阿姨的家具款,江阿姨则返还了家具,家具城并补偿她7000元。
张晓霞说,目前有关房地产经济纠纷的案件也有增多趋势,其主要原因就是房地产商的售楼广告、样板房与实际交付的房子出现差异。如近日有件商品房诉讼案,原告业主拿到新房后发现,原本空荡荡的客厅中间突然出现了一根立柱,实在是大煞风景。最后经法院调解,开发商认错,赔付给消费者14万元的损失费。
预付式消费成诚信重灾区
预付式消费近年来发展较快,这种消费方式商家可以快速集资,消费者可享受到一定的优惠,本是互惠互利的好事,但这需要建立在双方互信的基础上。而目前的情形却是商家携款关门跑路、服务缩水等事情频频发生,给消费者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也让预付式消费成为诚信的重灾区。
宁波市海曙法院最近受理的一个合同纠纷即与预付式消费有关。位于宁波海曙区的一家理发店前阵子搞优惠办理储值卡活动,经常来这里理发的小胡就在店里办了一张卡并充值三百元。没想到卡里的钱还没消费过几次,店主丁某却卷款跑路了,接手的新店主赵某成了冤大头。包括小胡在内的诸多消费者都手持储值卡要求在他的新店里消费,赵某不干了:这钱不是我收的,活却得我来做,于是双方告到了消保委。
经海曙工商粗略统计,储值卡一共办出去400多张,消费者实际充值金额约12万元。在消保委协调下,消费者们和赵某各退一步,达成协议,由赵某退还了绝大部分费用。但赵某咽不下这口气,一纸诉状将老店主丁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自己违约金。海曙法院虽已受理此案,但是被告丁某下落不明,法院到时就算缺席判决,也难以执行到位。办案法官告诉记者,有关预付式消费的纠纷案,近年来有快速增加的趋势。
针对预付式消费,法官建议,消费者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办卡前应该对商铺的规模、经营情况有所了解,不要盲目办卡,更不要过于贪图所谓的优惠而大笔充值。
面对商家失信消费者当长心眼
一位资深法官介绍说,近年旅游行业的消费纠纷增多往往也和商家失信有关。如事先说的是坐头等舱,结果临出发告诉你是经济舱;承诺5星酒店,最后发现是“当地五星”;所谓的“大餐”,变成了普通团餐。这类问题比比皆是,吃亏的只能是消费者。
王先生是位退休医生,去年春末和几个老朋友一起报了个旅行团,并与旅行社签订了旅行合同,还交纳了一笔订金,双方约定夏初前往东北三省十日游,并明确了旅游费用和行程安排。
出发以后,王先生才发现,自己的这个旅行团的费用与同行的另外一家老年人旅行团竟相差一半。在游览了几个景点后,王先生终于意识到,年逾六旬的退休老人在旅游景点可以享受门票优惠,对方比自己便宜的费用,大部分出在门票上。
这一点,旅行社在签订合同时并没有提醒过他,王先生一方有些上当受骗的感觉,拒绝支付剩余的款项。双方协商未果,旅行社便将王先生一方告到宁波市北仑法院。
庭审时,王先生一方认为旅行社有意隐瞒老年人优惠政策,没有区别对待,收取全额价款,是有意欺诈。旅行社认为王先生一方在签合同时没有提出异议,如今却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实在说不过去。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王先生一方酌情支付旅行社500元费用。
办案法官提醒出门旅行的游客,签订合同前,务必了解清楚旅行费用具体包含的服务项目,对行程、住宿等有疑问应及时提出,旅行中发生不满意的情况时,要及时沟通,沟通未果的,应注意保存证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