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春季黄鱼咕咕叫,要听阿哥踏海潮。夏季乌贼加海蜇,猛猛太阳背脊焦。秋季杂鱼由侬挑,网里滚滚舱里跳。北风一吹白雪飘,风里浪里带鱼钓。”流传于舟山渔区的《四季渔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渔场的盛景。斗转星移,资源衰退的大黄鱼已被戏称为“出水文物”,作为当家品种的带鱼,其命运又将如何?
一航次只捕两条带鱼
去年冬季带鱼汛,嵊泗县枸杞乡“浙嵊渔07168号”船老大汤忠吉驾驶渔船在渔场作业。在一航次捕获的约5000公斤鱼中,带鱼只有两条。“那两条带鱼,一条被我送给亲家母吃,一条留着自己吃,都不能像往年一样送几条给朋友。”捕鱼30多年的汤忠吉说,现在渔船大而多,捕捞技术越来越先进,渔场却越捕越小,越捕越远。“但这三年来,很多渔民兄弟跟我一样感觉到带鱼一年比一年少了。再这样下去,阿拉捕鱼人就没有饭吃了。”
“带鱼像筷子,鲳鱼像扣子,大小黄鱼千年等一回。”渔民们会这样告诉你。
大黄鱼、小黄鱼、墨鱼和带鱼被称为舟山渔场的“四大家鱼”。几十年过去了,前三种鱼已基本绝迹,只有带鱼还“独木苦撑”,但其产量已呈连年下降趋势。
鱼类衰退,导致舟山水产品“群雄”座次也悄悄地发生变化,“虾兵蟹将称大王”。
酷渔滥捕是最大杀手
春季的沈家门渔港,万舸云集,一艘艘威武的铁壳大轮似在宣示着人类征服海洋的力量。
“从木帆船到机帆船到渔轮,舟山渔场渔业资源陷入危机恰恰是人为的过度捕捞造成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专家徐汉祥说,“捕捞力量的过猛发展,不但使单位渔获率渐趋下降,更使舟山渔场趋于超饱和状态。超强的捕捞压力使一些原已经被破坏的资源无法得到恢复,使一些品种出现种群退化迹象。”
由于捕捞压力的不断增大,渔业资源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出现所谓的“种群替代”现象。“直接表现为,传统鱼类渐渐在人们视野中消失,而稀奇古怪的鱼类大量出现。因为一种鱼类被替代意味着有可能永远绝迹,而新生鱼类生命力差,加上人为捕捞,很容易也濒临绝迹,直至鱼类完全绝迹。”徐汉祥把这比喻成恶性循环:捕捞效益下滑—增大捕捞力量和强度—资源破坏—单产下降—效益下滑—再增加捕捞力量和强度……
建立带鱼资源保护区
带鱼的现状牵动着渔区干部群众的心。今年省两会期间,舟山市政协委员周振海在省政协会议上,递交了《关于加强对带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的保护与资源跟踪监测的建议》提案,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帆张网和大型深水围网作业鱼类品种的跟踪监测;加强网具改革,严格控制网眼,严禁使用违禁渔网,促进鱼类资源再生和资源繁殖生长;要适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产卵带鱼保护区管理。
“通过设立海洋特别保护区、投放人工渔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人工藻场、优化休渔期制度和禁渔区制度等综合性措施,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和资源恢复力度。这样,舟山渔场再现往日繁荣景象完全可能成为现实。”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重点实施舟山渔场振兴示范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保护区、海洋牧场、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海藻场等4大建设项目。
为加大带鱼保护力度,近日,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了《浙江省2013年海洋禁渔通告》,首次将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的禁渔休渔规定列为禁渔通告内容之一。
东海带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约225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约72万公顷,室验区面积约153万公顷。《通告》明确规定:核心区4月16日12时至7月1日12时,禁止所有捕捞作业生产。这意味着,“东海带鱼保护区”走上了规范化管理。
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普陀东极岛渔民王岳定颇有信心地说:“鱼蹦虾跳,相信未来不是梦!”
- 浙江舟山电力局启动迎峰度夏准备工作
- 周江勇调研新城区工作:提升城市功能 支撑新区发展
- 舟山六横跨海大桥投资175.2亿 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 舟山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投入直达车 方便渔民出行
- 在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洗衣服 到底该由谁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