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8日讯 3月2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19年来首次突破6.21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当天上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触及6.2095元,创下1993年底人民币结束汇率双轨制以来的最高水平。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692,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上涨19个基点,创下两个多月以来新高。
“什么,破6.21了?”26日,记者联系绍兴县一家纺织出口企业负责人钱先生时,他愣了一下,随即一脸苦笑,“这几年,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幅度很大,对我们做出口生意的影响很大。现在听到人民币升值,我都有点麻木了。还能怎么办?只能去适应呗!”
钱先生告诉记者,他做生意10多年,汇率从8.8一路升至6.21。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国外客户用相同的外币能买到的货减少了,如果客户不肯提价,却想买到同等数量的货物,也就意味着国内企业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压缩。
钱先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的公司一年出口约为300万美金,如果按照去年2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1∶6.3来折算,约为人民币1890万元,如今汇率接近1∶6.2,300万美金折算成人民币为1860万元。跟客户要求提价,对方也不愿意承担,因此同样的货物数量,利润一下子就“蒸发”了30万元人民币。“现在是薄利时代了,但企业没得选择,因为一提价,订单可能就跑到外地甚至国外去了。”钱先生无奈地说。
“作为出口企业,如果想减少汇率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快进快出。因为,汇率的变动不会很快,但如果过一个阶段去看,差别就大了。”不过,即便是快进快出,仍然得承担一定风险。因为外贸企业每笔订单定下后,还要确认价格,然后将订单交工厂生产,最后交付产品时才能收钱。一般一个周期最少要2个月,其间如果汇率出现变化,损失还得由外贸企业来承担。
不光是美元贬值,放眼望去,日本和欧洲不少国家对货币都实行了一些定量宽松(QE)的政策,导致本国货币的大幅贬值。如去年9月下旬,100日元还能兑换到8元人民币,然而在安倍晋三上台后,日元大幅贬值。26日,日元兑人民币为15.1848,相当于100日元只能兑换6.586元人民币,其贬值速度之快和幅度之大都让人惊讶,也让不少产品出口日本的中国企业蒙受了惨重损失。
近期的欧元也一直处于大幅震荡中。由于欧洲经济增长继续疲软,欧元区一直把欧元贬值当成是刺激经济的“强心针”,一旦危机无法收场就打上一针。这轮欧元贬值从意大利选举开始,如今,小国塞浦路斯的存款税风波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欧元区恐将陷入市场动荡的担忧。不久前,“末日博士”鲁比尼认为,欧洲央行终将被迫再度降息,为使欧元区外围国家恢复竞争力,欧元应当贬值30%。“欧元、美元等货币都在贬值,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考验。相比之下,欧元不如美元安全,我们公司虽然产品主要出口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但我们还是采用美元结算,我身边很多产品出口欧洲的企业也都选择美元结算。”绍兴泽磊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女士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疲弱的情况下,美、日等发达国家希望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QE的推出直接导致货币贬值,并增加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和出口优势,也扰乱了我国出口贸易的正常环境。从目前情况来看,发达国家货币贬值的趋势仍有可能延续,我国出口企业只能及时关注外汇变化,更灵活地签订出口合同,运用一些汇率避险产品,尽量减少汇率带来的贸易风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